南京農業大學校長陳發棣:農業科技創新來源於田野之間

「世界農業強國的共性特徵之一是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強,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達到80%左右。2022年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62.4%,提升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強勁引擎,也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關鍵所在。」在11月2日召開的世界農業科技創新大會上,新京報採訪了南京農業大學校長陳發棣。他表示,現代農業早已不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模式,科技的發展,正在不斷地推動著農業生產模式的變遷,「我們紮根田野里,在生產中做科研,也連通世界,學習一切先進的知識和技能,為保障人類的食物而努力。」

南京農業大學校長陳發棣。受訪者供圖南京農業大學校長陳發棣。受訪者供圖

科技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關鍵

新京報:我國是農業大國,但還不是農業強國,你認為農業強國的建設中,科技創新起著什麼樣的作用?

陳發棣:近年來,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當前,我國農業科技整體實力進入世界前列,整體上形成了少量領跑、多數並跑和跟跑的農業科技基本態勢,主要農產品產量和單產水平在世界範圍內位居前列。但也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目前仍然只是農業大國,還不是農業強國。世界農業強國的共性特徵之一,就是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強,科技對農業的貢獻率達到80%左右。2022年,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62.4%,農業科技創新還存在一定距離。去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依靠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我國作為傳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邁進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的根本要求。農業強國建設任務重、涉及範圍廣,農業科技創新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強勁引擎,也是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關鍵所在。

新京報:在農業科研中,你認為高校具有怎樣的特點和優勢?

陳發棣:農業農村現代化關鍵在科技,在人才。在科技創新層面,尤其是上遊的、源頭上的原始創新,大學具有很大的優勢。60%左右的全國重點實驗室建在高校,60%以上的基礎研究和80%以上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由高校承擔。加強農業領域的基礎研究,增強原始創新驅動力,解決核心種源、關鍵農機裝備等「卡脖子」技術問題,是農林高校的天然使命。從人才的角度,人才培養是大學的核心職能,大學也是人才的聚集地。我們有高層次領軍人才的頭雁力量,有青年骨幹教師的中堅力量,也有龐大的碩士生、博士生等科研後備力量,這也是大學的優勢之一。

農業科研要立足本土連接世界

新京報:在推動科技創新方面,南京農業大學有哪些做法或成果?

陳發棣:農業科技創新,南農一直堅持「四個面向」,以需求為導向,以問題為導向,服務於國家戰略、地方產業、農業生產等各個方面的需求。在具體的操作層面,平台是基礎,人才是關鍵,改革是動力。首先是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台,學校目前有114個國家和部省級科研平台,以此為基,培養和彙集一批有戰鬥力的、可以攻堅克難的人才隊伍。這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促進機制的改革創新,不斷構建多學院多學科協同創新機制,集智攻關,做有組織的科研。南農近年來通過「對象+」「團隊+」等科研組織形式的創新,推動交叉融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從成果上來說,我們攻克了粳稻條紋葉枯病「癌症」難題,選育出大豆新品種60餘個,保障糧食安全;通過生物有機肥改良土壤,攻克鐮刀菌病害防治的世界難題,服務綠色發展;將北鬥導航、信息技術應用於作物生產全過程,引領農業生產方式變革;我們還實現了肉品加工技術的進口替代,培養出了中國第一塊「人造肉」。

新京報:服務本土生產的需求和加強國際交流,如何協調?

陳發棣:科技創新的國際化與本土化是相輔相成的。中國與全球共享發展新機遇,我國的農業也加快融入世界的發展新格局,可以說,中國的問題也是世界的問題,世界農業的發展離不開中國農業的進步。加強農業科技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不僅是向世界展示中國農業的飛速發展,在世界舞台發出中國聲音,拿出中國方案,也是借鑒吸收國際先進的經驗啟示和科學技術,服務於中國的農業農村現代化,更是彙聚全球農業科技創新力量,在全球糧食安全、氣候變化、人類營養與健康等領域,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南農一方面服務於國家和區域的農業生產,同時主動融入並參與全球糧農治理,響應「一帶一路」倡議,與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70多所高校、研究機構保持合作關係。共建全球健康聯合研究中心,亞洲農業科教創新聯盟,建設首個「中非農業發展與減貧示範村」等。

創新來源於田野,服務於產業

新京報:科技創新最終要服務於農業生產,但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里,一直都是難題,如何破解這樣的難題?

陳發棣:我一直覺得,科研的問題和項目,應該是在產業中發現的,在一線的生產中,生產者有什麼樣的困境和難題?這正是我們凝練科研問題、科研項目的起點。在這樣的基礎上去攻關,完成創新,最終再回到生產中去,解決生產中的問題,這就形成了一個產學研轉化的閉環。所以我們一直鼓勵科研工作者,特別是年青人要多到田間地頭,多到產業一線,只有瞭解產業的問題和需求,才知道科研攻關的方向,最終的成果才能真正有價值、真正服務於需求。

新京報:有沒有具體的例子?

陳發棣:以菊花研究為例,我們研究的問題來自於產業,比如為什麼不少菊花品種在高溫下會褪色?為什麼在低溫下花瓣形態會發生改變?我們的研究成果又服務於產業,比如選育的菊花品種不僅觀賞性要好,生育期也不能過長,不然會增加生產成本,這樣就有效破解了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兩張皮」的痼疾。再如攻克水稻秈粳雜交不親和的難題,這看起來也是一個基礎研究,但在這個研究的基礎上,培育出新的、具備秈稻高產和粳稻優質雙重特點的水稻新品種,自然會受到農戶的歡迎,為農民增收提供幫助。

在山水林田湖草中培養「新農人」

新京報:這樣的研究應該非常艱苦,如何讓年青人有動力去走進田間地頭做科研呢?

陳發棣:農業研究週期性長、條件相對艱苦,一個品種的育成,一個難題的攻克,往往要在田間地頭努力很多年。但是農業作為立國安邦的根本,確實很重要,國家也很重視,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現代農業並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也可以是「高精尖」「高大上」的。我覺得還是要呼籲社會更進一步重視農業,瞭解現代農業,同時在科學評價、待遇保障、農科生招生就業機制等方面作出更深刻的改變,讓年青人更有動力紮根田野,在田野中實現科技創新。

新京報:科技創新,核心是人,在人才培養方面,如何才能育成更多有創新能力的人才?

陳發棣:我們國家對創新人才的培養非常重視,也採取了很多鼓勵措施和政策,比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首次試點青年學生基礎研究項目,開展對博士生的直接資助。南京農業大學也做過許多探索,比如在很早就開始實施本科生導師製,SRT大學生科研訓練計劃,讓本科生在二年級就可以選導師,通過導師的科研支持、師兄師姐的帶領,儘早地接受科研訓練,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能力。同時在產學研結合、耕讀教育等方面,也做了很多嘗試,讓學生走出教室,走進山水林田湖草,用最前沿的科學技術引領學生,最實際的產業需求引導學生,培養了一大批走在世界前沿的農業科學家和農林牧漁一線的「新農人」。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