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卡」高鐵二等座的女孩:希望大碼人士能「被看到」

今年26歲的付豚豚(網名)笑起來時眼角和嘴角都會上揚。在網上廣泛傳播的一條影片中,身高1米7,體重286斤的付豚豚,穿著粉色印花的長裙,把自己擠縮在高鐵二等座的一角。她笑稱,「卡住」「很疼」,肉是「液態」的,有一點佔到旁邊的位置了,「大碼女孩真的太難了。」她在影片中說。

很快,「286斤女生坐高鐵二等座引爭議」的話題登上了熱搜,她也因此遭遇了網暴,指責、謾罵她的留言、私信不斷。「豬腳飯」「就是懶」「建議坐集裝箱」,也有人建議她買商務座,有評論說「如果設置一個胖子專用座,會不會有人說是歧視胖子?」

生活中,付豚豚與「胖」帶來的指責鬥爭的時間更長。付豚豚稱,她患有甲減等病症,身體長期發胖。「有人認為胖就代表人格有一些問題,比如說暴飲暴食、不愛運動、懶。因為我胖,就好像被完全否定了,找工作也遇到了很多困難。」自己也曾陷入過很深的自我否定之中,她試過各種減肥方法,也損害過自己的健康。

「我想要展現大碼人士生活中遇到的種種不便,不是希望被特殊對待,相反是希望被正常對待。」付豚豚說,她希望更多的人看了她的影片後,可以瞭解大碼人士生活的不容易,給予更多的包容,平等對待所有的身材。

今年,付豚豚挑戰去坐高鐵二等座。受訪者供圖今年,付豚豚挑戰去坐高鐵二等座。受訪者供圖

因上熱搜被網暴

新京報:平時會經常坐高鐵出行嗎?

付豚豚:很少坐的。我上次坐高鐵是在兩三年前,我當時的體重是220斤左右,坐二等座,覺得那個座位有點擠,但沒有影響到旁邊座位的人。當時坐在我斜對面的一個男生,用我們當地的方言大聲笑話我說,「大肥婆」。我不敢當面反駁,自己回家偷偷哭,之後我就不敢再坐高鐵了。

其實我自己生活中因為害怕影響別人或者被人用不好的眼光看待,很少出門,包括坐地鐵,人多的時候我很少坐下,怕佔據太多的位置;因為我愛出汗,身上黏黏的,也會刻意避開人群。

這次我和朋友在做大碼女孩的100個挑戰系列影片,聊我不敢做的事情,我提到我不敢坐高鐵。我朋友就陪我一起坐。進站時也有一個小插曲,一位陌生的叔叔輩的人對著我和我朋友,大聲地說,「一個那麼胖,一個那麼瘦。」我會覺得很冒犯。我們買了兩個挨著的二等座。我沒想到我這次體重變大了,整個人卡到座位里。

新京報:為什麼會想把乘車的影片發到網上?

付豚豚:一方面,我想做成大碼人士的出行攻略,因為我知道很多大碼人士像我一樣,不敢出門,擔心被別人說。回程時,我買了一等座,確實寬敞舒適了很多,就在影片中推薦像我這樣的大碼人士買一等座。另一方面,是希望大家能夠看到大碼人士生活中的種種不容易,在公眾場合遇到大碼人士,不要再用不好的眼光看他們,減少對大碼人士的歧視。

我也想過,如果單獨給大碼人士設置特殊座位,會不會有其他歧視存在?我本身是不希望被特殊對待的,我只是希望可以被當作普通正常人對待。

新京報:「286斤女生坐高鐵二等座引爭議」上了熱搜,你怎麼看?

付豚豚:我是突然收到朋友轉發給我的上熱搜的信息。我的第一反應是,我是不是被網暴了?我自己甚至不敢上網看評論。

我之前拍了「大碼女孩的尷尬瞬間」系列影片,當時就有很多人私信罵我。比如,我的名字叫豚豚,是因為我爸爸開玩笑說,我好像一隻海豚在床上翻來覆去的,也有朋友說我像豚鼠。有的人私信留言,根據「豚」,聯想到「豬」,罵我。

包括這一次,上熱搜之後的那兩個晚上,我一直失眠。除了影片下面的評論,還有人私信給我,有太多難聽的話了。一個粉絲在網上留言幫我說話,被七千多個網民罵。我不明白,我到底做錯了什麼,我也沒有傷害任何人,為什麼要這樣罵我。

去年下半年,付豚豚參加減肥訓練營,每天運動5小時,汗水可以打濕3件衣服。 受訪者供圖去年下半年,付豚豚參加減肥訓練營,每天運動5小時,汗水可以打濕3件衣服。 受訪者供圖

希望被理解,被平等對待

新京報:你做這一系列影片的初衷是什麼?

付豚豚:我是從今年7月份開始做大碼女孩的尷尬瞬間系列影片的。我和朋友聊天,他們會覺得看似簡單的事情對我來說卻很難,又尷尬又慘又搞笑,就建議我拍出來。影片里的事情基本上都是我的親身經歷,比如今年我在公司坐壞了兩把椅子,之後我每次坐椅子就特別小心,尤其是塑料凳子;還有去年我租的出租屋的床板塌陷過,此後我每次出去住酒店,都會檢查一下酒店的床板。

我覺得可能這是大碼人士平時都會遇到的,大多數人是不能理解的,甚至會嘲笑我們、歧視我們。我就希望把我的日常生活拍出來,讓更多的人瞭解我們。

新京報:你覺得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不瞭解大碼人士?

付豚豚:是的,比如我前段時間去遊樂場,有一位叔叔一直盯著我看,問我多少斤,怎麼這麼胖之類的話,我會覺得很不禮貌。

我從小就被說胖,初中時,我身高1米68,體重120斤,會有男同學說我的腿很粗,我當時也覺得自己要減肥了,每天晚上去跑步。但後來體重還是一路漲到160多斤,班里的男生會給我起很難聽的外號。

有一些人認為胖代表人格上有一些問題,比如說暴飲暴食、不愛運動、懶。找工作也會遇到麻煩,面試時會被問是不是懷孕了?肥胖會不會導致精力不足,影響公司形象。甚至有一次,我在面試的簽到環節,就被告知已經不招聘了,我會自然而然地想,是不是因為我的體重問題。

事實上,這種問題不是我一個人遇到的,也會有大碼姐妹問我,體重比較大的話,適合做什麼工作?

我也經常和一些大碼女孩交流,不管是在上學、談戀愛、結婚備孕階段,體重都會被拎出來說,就連一家人吃著飯也會被拎出來說。前兩天有一個大碼女生告訴我,她因為肥胖和家人鬧翻了,她本身就因為體重很焦慮了,家人的聲音讓她更加崩潰。

新京報:你自己是怎麼看待減肥這件事情的?

付豚豚:我基本上從初中就開始減肥了,各種減肥的方法我都試過,甚至一些很不好的建議我也試了。比如有段時間我每天只吃水煮菜,不喝牛奶,不吃米飯,也不吃肉,一天只吃一兩頓。那段時間確實瘦得很快,一個半月減了二三十斤,但那段時間我整個人都是飄的,眩暈、月經不調、脫髮,一抓一大把。我當時以為我得了什麼大病,又不敢問別人,身邊也沒有跟我一樣胖的人。等我恢復正常飲食之後,體重就迅速反彈了。

去年12月,我在一個減肥訓練營待了三個月,每天都吃得很少,可能一個星期加起來吃的米飯還不到平常的一頓。我瘦了二十多斤,但離開訓練營,恢復正常飲食,也是立刻反彈了,漲幅非常驚人。

當時訓練營的教練覺得我的減重速度要比其他人慢很多,就建議我去檢查身體。那次檢查,我才查出有胰島素抵抗和甲減,所以會很難瘦下去。也很難說是這些指標不好導致的肥胖,還是早些年各種極端的減肥方法造成的疾病。

醫生給我開了藥,我吃完之後配合運動和飲食,會瘦一些。但吃那個藥副作用很嚴重,我的情緒會很低落,有一種世界被關了燈的感覺,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現在我如果不吃藥,每天吃很少的飯,甚至一天只吃一頓,也不會瘦,甚至體重還會上漲,很奇怪。我把這種情況說出來,別人還會說我是騙人的。

生活中,很多人都會勸我減肥,包括我的父母,但很多時候人們不瞭解情況,甚至有人推薦我抽脂割肉,說實話我還真瞭解過,查閱到這種方法對健康的危害很大,就沒去做。

我現在也在繼續看醫生,看有沒有更好的方法。我想先把我的身體往健康的方向調,我也不會再用極端的傷害身體的方式去減肥。

付豚豚挑戰坐過山車。受訪者供圖付豚豚挑戰坐過山車。受訪者供圖

和自己和解,繼續做下去

新京報:面對周圍人的不理解,你一般會怎麼做?

付豚豚:之前面對這種情況我會默默聽著,晚上自己偷偷哭。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很矛盾,甚至會自己和自己吵架,我也會覺得我沒有持續瘦下去是我的錯,不瘦就是有罪的。有時候面對這些指責,我情緒很不好,還會暴飲暴食,但吃過之後又會陷入後悔、自責之中。

2021年前後,我的工作、感情都不順利,身邊的人又一直對我的身體指指點點,當時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經到了一個極限,我封閉了自己,不見家人、朋友,電話也不接。我感覺我的人生全完了。

那個時候會很煎熬,我打過醫院心理諮詢的電話,也看了差不多200多本書,看一些關於心理學的,為什麼我會長胖,為什麼我會陷入情緒內耗中,去思考。我自己覺得還挺有用的。我也慢慢開始和我的同輩親戚聊天,告訴他們我的感受,他們也比較能理解我,鼓勵我多出去走走。

新京報:現在走出來,和自己和解了嗎?

付豚豚:這兩年,我會做一些我一直不敢做的事情,慢慢地,我覺得其實我還行,有一種鼓勵自己的聲音出現,不會像以前那樣說,這個你不行的,放棄吧,不要試了。

今年年初我所在的公司組織團建去玩越野車,之前這種活動我都不敢去的,因為我怕各種意外,當眾出糗。去之前我就開始擔心,越野車會不會承受不了我的重量。當大家已經騎上跑了一百米開外時,我的車子還在原地不停地熄火,教練就說,「你不要玩了,我們退給你車票和門票,你這樣子看上去很危險的。」我的一個同事就過來鼓勵我,還幫我換了一個教練。然後,我的車子真的啟動了,但開出去十多米,車子又熄火了。其實那時候我已經想放棄了,「我不行」,又出現在了我的腦子裡。但我還是告訴自己,再試最後一次。我歪歪扭扭的,竟然開出去了,中間遇到泥路陡坡,我也會害怕因為體重問題翻車,但我都很順利地過去了。我就想雖然開局時被打敗很多次,但也許再試一次,就能成功了,這可能也像我的減肥路一樣,再堅持一次,是不是就會有轉折?

今年上半年,付豚豚參加公司團建,騎越野電單車。受訪者供圖今年上半年,付豚豚參加公司團建,騎越野電單車。受訪者供圖

我現在也會呼籲,不是只有瘦才是美的,胖也是一種美,不應該用一個標準去衡量所有人,健康快樂才是最重要的。我也不希望因為我胖就被完全否定,我也有很多優點呀,我比較喜歡幫助別人,平時也很幽默,也有很多其他興趣愛好,我希望我的這些發亮點也被看到。只不過我把這個觀點發到網上後,有人評論說,你自己胖就胖,你憑什麼定義美。

新京報:之後有什麼計劃嗎?

付豚豚:目前沒想好,還會堅持拍一些關於大碼女孩的影片吧。大碼人士「被看到」的機會不多,我會覺得我做的這件事情也許能讓更多大碼人士的困境被看到,所以我也想堅持做下去。如果說你們身邊,家裡人或者同事、朋友有胖胖的人,他(她)也許正在經歷這些麻煩。希望你們看了我的影片之後,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她)們,不要有那麼多的偏見,平等地對待所有的體型。

我也想挑戰自己坐飛機去一趟北方,我之前是不敢坐飛機的,因為我聽說飛機的座位很窄,所以還在考慮。

新京報記者 陳亞傑

編輯 胡傑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