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毽子、丟沙包……課間10分鍾曾有多快樂?

澎湃新聞記者 蔣馨爾 實習生 李心玉 衛瑤

把“課間十分鍾”還給孩子,

不該是個難題

近日,“中小學生連上廁所的時間都快沒了”登上各平台熱搜。之後,“把課間十分鍾還給孩子”“課間十分鍾,‘野’點也無妨”等觀點接連引發大眾共鳴。

其實,中小學課間出現被禁止玩耍的現象,至少已有十年。早在 2009 年的時候,媒體就曾報導過,大連市中山區的某些小學課間十分鍾只允許學生外出喝水、上廁所。如今,課間不準出教室、不準下樓的規定在更多學校蔓延開來。據澎湃新聞的不完全統計,至少在北京、上海、河南、河北、浙江、福建、內蒙古多地有部分學校,對學生的課間活動作出過限制。

課間只能上廁所、喝水,這種規定讓很多人感到不解,自己兒時的上學課間,並沒有這麼不近人情的規定。

如果把時間往回撥,回到“70 後”就讀小學的時候,你就會發現,過去的課間十分鍾,既充滿童趣,也充滿野趣。

一份南京師範大學的碩士論文,詳盡記錄了“70 後”在小學階段是如何度過課間十分鍾的。論文提到,“70 後”在小學參與課間遊戲的比例很高,有 83%的受訪者會在課間參與遊戲。有 61%的受訪者會參與有一定遊戲性質的追逐打鬧,而 59%的受訪者在課間會上廁所、收拾課桌。

針對“70 後”經常和頻繁參與的課間遊戲,該論文還專門進行了排名。數據顯示:“70 後”最愛玩的課間遊戲是跳繩,第二是捉迷藏,接近 8 成的“70 後”都曾玩過。踢毽子、丟沙包、跳皮筋也非常流行,大約三分之二的“70 後”都玩過,成為一代人的童年記憶。

值得一提的是,“打彈珠”“鬥雞”“倒立”“打彈弓”等一些現在看起來具有危險性的遊戲,對於“70 後”也是稀鬆平常的。而像“玩泥巴”“抓知了”這些與自然貼近的課間活動,“70 後”在小學時的參與度也有 4 成以上。

20 年後,“90 後”又是如何度過他們的課間十分鍾?另一份刊發在《現代中小學教育》上的論文給出了答案。

與“70 後”相比,“90 後”明顯安靜了不少。“90 後”更多選擇自娛自樂、交流談心、處理上節課作業或預習這些較為靜態的方式,度過課間十分鍾。也有一些學生會選擇體育遊戲或追逐打鬧的方式度過課間。

那麼,曾是幾代人美好回憶的課間十分鍾是如何演變成“不準出教室”“不準嬉戲打鬧”的呢?

追根溯源,這是學校出於對學生安全的考慮。根據《解放日報》的報導,此前多個案例表明,學校往往在安全事故中承擔了“無限責任”。由於校園安全立法仍有留白,更多學校在引入保險的基礎上,探索從“事後賠償”向“事先預防”轉變。加上互聯網的放大作用,一些較為極端的個案讓更多學校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禁止孩子在課間嬉戲打鬧,以一刀切的方式減少孩子受傷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小學仍通過體育課和大課間的方式來保證孩子的戶外活動時間。但大課間的活動以做操為主,學生積極性不高。

但也並非所有學校都採取了禁止課間玩耍的方式來保證學生安全。澎湃新聞整理了近年來一些學校對於課間十分鍾的新舉措,從中整理出“豐富活動”“安全監護”“保證時間”“延長時間”等幾個方面的建議。

如圖所示,目前最為集中的解決方案集中在“豐富活動”層面,通過各種有新意、有創意的課間活動,讓孩子參與其中。

比如說:四川瀘縣的城東小學把教學長廊巧妙改造成勞動課程實踐基地,課間十分鍾孩子們可以在連廊種植、採摘各種蔬菜瓜果。浙江杭州的金都天長小學設計了“淘玩 10 分鍾”的系統架構,校園的一些角落被設置為“運動角”“蹦跳區”和“弈棋台”等。

無論使用哪種方法,把課間十分鍾還給孩子,讓課間十分鍾重新熱鬧起來,是各方期待,也是社會共識。

正如新華社在 11 月 2 日發佈的文章《把課間十分鍾還給孩子》里描述的那樣:

和同學聊天、結伴去小賣部、在操場嬉笑打鬧……五彩繽紛、喧嚷活潑的一個個“十分鍾”,組成了許多人難忘的校園生活。應該把課間十分鍾還給孩子,讓他們也能傳續這份閃耀著金光的人生記憶。歡聲笑語的課間,是學校靚麗的風景,也一定是家長們心頭的期盼。

本期資深編輯 周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