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薇:無法成為「明星」,這是我的選擇 丨專訪

丁薇「三四點夜裡的美夢」巡迴演唱會北京站將於11月10日開唱。 受訪者供圖丁薇「三四點夜裡的美夢」巡迴演唱會北京站將於11月10日開唱。 受訪者供圖

丁薇已經許久沒有如此忙碌了。

當記者在雜誌拍攝現場見到她,時間已經接近晚上八點鍾。房間里還有一套沒拍完的衣服以及兩家媒體訪問等著她。她笑著寒暄、致歉,並感謝大家的等待。來不及喝一口水,工作人員就遞上宣傳素材,「《冬天來了》應該剪一個A段進去,不能都是副歌」、「50多秒就結束了,40多秒就要慢慢減慢,但也不能減太快……」她聽了一遍又一遍,詳細地提出修改建議。

這兩個月,丁薇一直在為11月10日即將於北京開唱的「三四點夜裡的美夢」巡迴演唱會做準備。沒有經紀公司和唱片公司的她,不僅要自己擔任音樂總監、舞台統籌,還要四處跑宣傳、做採訪、直播連線……以她的話說,「自由散漫」慣了,一下身兼數職,簡直是睜眼幹活,連閉眼都在走馬燈。

此次演唱會丁薇身兼數職,需要做大量音樂之外的工作。

若提到上世紀90年代末華語樂壇學院派的代表人物,丁薇是其中「中場」與「才華」的代名詞。無論是《冬天來了》《女孩兒與四重奏》,還是她為其他歌手創作的《愛要有你才完美》《我要你的每天》,都成為劃時代金曲,呈現中國原創音樂的豐富多元。但出道近三十年,丁薇只發行過四張正式專輯,上一張專輯《鬆綁》距今也已有六年之久。尤其這幾年,丁薇更是完全藏在螢幕之後,潛心影視音樂創作。當觀眾在影院看完電影《三貴情史》,大概要等待片尾唱到下半段,才能看到音樂總監丁薇的名字一閃而過。

丁薇形容這幾年的狀態,「躲在舒適圈里」,不用上綜藝、跑宣傳,只是一個人踏踏實實就把音樂作品完成了,無比自在和從容。「但自在的結果就是,對於觀眾來講,我消失了很久,想讓大家再來看你的演出就有點難。」丁薇笑著。她期望能有更多聽眾來劇場感受丁薇的音樂,能與歌迷以新的方式近距離交流。

實際上,對於自己的個性無法成為「明星」,她早已接納,也並不在意。在古典音樂的熏陶下成長,經歷過華語音樂憑本事一爭高下的時代,雖然音樂市場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這並不影響丁薇堅信,只有作品才是讓歌手長久存在的價值。「上不上綜藝,有沒有曝光,這些事情其實都不是最重要的。其實我之所以還有口碑,還能吸引大家來看我的演出,我非常清楚還是基於我過往的作品。所以我還是得做新專輯,繼續寫好歌是最重要的。」

以下自述整理自丁薇採訪:

「一場夢的旅程」

今年我走回台前開演唱會,不算是我主動的選擇。

在劇場演出是我多年的願望,因為很多人跟我講過,我的音樂還是適合在劇場,相對可以把硬件做得更好一些,這樣會更有儀式感。過去總在Livehouse演出是因為覺得很新鮮,年輕的時候並沒有這樣的機會,是很好的鍛鍊,也可以跟觀眾有如此密切的近距離交流。但如果想呈現相對更完整的演出,比如從聲、光、電等多方面都齊全來看,劇場是更好的。加上我這個人平時也給人感覺挺冷的,所以離得遠點也挺好(笑)。從我的個性來講,劇場可能也會讓我更舒適,歌迷們還能坐著看演出,Livehouse要站將近兩小時還是挺累的。

之前我跟一個朋友提了這件事,她就一直幫我留意著。後來他們正好合作了一個主辦方,對方做了評估,覺得這件事可以推進,我也沒想到。那既然有機會,就好好地做吧!

二七劇場也不是我選的。今年的演出是井噴式的,所有場地幾乎都被訂滿了。正好二七劇場在11月10號有個檔期,我們就定了。但有意思的是,我發朋友圈說要在二七劇場開演唱會,好多北京的朋友都說「你挑的地方非常Old School(傳統)」(笑)。我邀請老狼當嘉賓的時候,他聽說是二七劇場也特別開心,因為這兒距離他小時候住的地方只有一條街之隔,小時候經常去那兒看各種演出。所以我覺得也是挺好的安排,這是一個有大家共同回憶存在的地方。

老狼是丁薇2023「三四點夜裡的美夢」巡迴演唱會特邀嘉賓。

這次巡演對外宣傳我是音樂總監,但我覺得不完全準確,因為不管哪一環都是我自己來統籌,包括租設備、燈光音響,影片的LED要做多大,舞台要怎麼設計,預算要怎麼把控,要請什麼樣的樂手;燈光老師把他的需求告訴我,我再去跟設備商拉個群、把控預算、曲目的選擇和排序……甚至台上要播放的program都是我自己來剪輯。因為沒有別人可以做這個事情。我現在沒有經紀公司,也沒有唱片公司,所有的工作都是我自己做。

包括巡演叫什麼名字,一開始我都沒想過。直到後來燈光、視覺老師都在問我,你的主題是什麼?

「三四點夜裡的美夢」——用這首歌當名字,我倒是想都沒想就決定了。

我是一個夜貓子。我多年的生物鍾都睡得很晚,尤其是以前,還會工作到淩晨三、四點。每到這個開始要準備休息但還沒有睡的時候,我經常會一個人站在窗邊看北京的夜景。那一刻周圍無比安靜。你會思索,可能大部分人都在美夢當中吧,但我還是清醒的。我們好像不在同一個世界里,是有所隔絕的。但是來到劇場,我和聽眾們的時間可以在那兩個小時里重疊。一首接一首歌曲的演唱,有低谷、有高峰;有燦爛、有灰暗;有寂寞孤獨,也有喧鬧熱烈……這不就像我帶領大家在兩個小時里做一場五彩斑斕的夢嗎?我也希望來到演唱會的聽眾們可以把這次當作一場夢的旅程。

丁薇為這次巡演剪輯了預告片。

「對自己的歌更寬容了」

這次演唱會我的選歌原則有兩個,第一,挑我自己創作的,所以像第一張專輯《斷翅的蝴蝶》里的歌基本就不選了。我的作品被大家熟悉,更多是從《女孩兒與四重奏》這首歌開始的,所以這次演唱會選擇比較多的,還是來自於後三張專輯。雖然這次我也請不起管絃樂團,但邀請了非常棒的無極絃樂四重奏,可以彌補一些過往的遺憾,演唱一些過去沒有在演唱會唱過的歌曲。像第三張專輯《親愛的丁薇》的主打歌《漩渦》,之前巡演都沒有唱,就覺得在台上全部放Program很奇怪,這次終於可以在劇場呈現了。

還有我創作的影視歌曲,像電視劇《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主題歌《普希金》,這是必選的;電影《三貴情史》的歌曲,《我是真的愛你的》插曲《沉睡的風》……還有一首歌叫《繭》,是2013年我創作的電視劇《劇場》的歌曲,相對冷門一些,但沒想到有很多人提,這次我也會加在曲目單里。

這兩年我偶爾會注意到,一些歌手的演唱會經常會做很多改編。但可能我的歌比較奇怪,如果想完全改編,還真不是太容易,而且我發現,其實觀眾有時候更想聽到的就是原版的演繹,只是往往歌手唱了很多遍以後,覺得有點膩,老是想改編。有時候改編過多以後,觀眾可能反而很失落,覺得找不到可以一起進入情緒的那個點了。所以這次對於改編這個事我很慎重,除了加入四重奏和一些必須改編的部分之外,大部分的歌都是儘量還原。

實話說,隨著年齡和閱曆的增長,我這個階段面對演唱會的一些思維角度確實會和以前有所不同。早年剛開始巡演的時候,像《再見,我愛你》、我給那英寫的《愛要有你才完美》這些歌,我是不會唱的。但是後來經過一、兩輪巡演,倒是對自己過去的作品更寬容了一些。

我現在覺得,既然你要開演唱會,那肯定跟出專輯不一樣。出專輯可以很自我、很任性,但演唱會本身就不是我一個人的事,它需要跟觀眾一起才算是「完成演出」。既然你想要觀眾來,那你也要唱一些觀眾想聽的歌,就想做到兩者兼顧吧。

此次演出,丁薇合作無極四重奏。

「配樂是一部作品的隱形角色」

我是很「多重」的一個人。像我在為自己做專輯的時候,就是要遵從自我表達;但是在做影視音樂創作的時候,包括給別人寫歌、製作,我就是要為對方服務,為作品服務。

這些年我做了非常多的影視配樂,配樂這件事對我來說,是比較容易的一種表達方式,因為它沒有詞,就不會靈感枯竭,可以一直做下去的。而我的靈感來源就是片子給我的刺激。作為觀眾,我會在什麼地方感到擔憂,什麼地方會感動,實際上就是把這些情緒用音樂再加重描繪出來。

這些年找我寫影視配樂的相對比較固定。首先對方要認同你的創作風格,同頻的人才會合作。我自己沒什麼題材限制,除了喜劇不太會接,古裝比較慎重,我唯一關注的就是片子質量。說實在話,我也接過一些質量一般的戲,即使我很努力地把音樂做好了,但片子不行,音樂再好也救不了。

其次大家也知道,我不是很便宜的作曲,但現在很多片子在作曲部分留的預算並不多,還有一些片方,音樂好像不在他們的考慮範疇之內,等到拍完了再來問我能不能做。前段時間我剛剛回絕了一個戲,覺得蠻可惜的,因為劇本很好,但對方給我的時間太短了,那會兒還有一個月就要播了。我只能忍痛割愛,因為我的創作週期是三個月,沒法做這種急活。

音樂不是我寫出來是什麼就是什麼,必須要來回磨。我經常一個星期前寫了一個段落,一個星期後再聽,就覺得不好了,又要改。如果所有的創作都是一錘子買賣,寫完了馬上就交了,沒有時間反復檢查、聆聽、修改,這樣是沒辦法保證質量的。

這些年雖然像《親愛的小孩》《三貴情史》這些作品的音樂被大家關注到,但說實在話,我並沒有覺得市場更關注影視配樂了,大家還是更關注歌。但配樂對於一部電影或電視劇真的非常重要。一個片子的氣質很大一部分是靠配樂來定性的。有的時候片子其實拍的不錯,但配樂一聽很low,一下子檔次就拉低了。觀眾可能未必知道原因,但也能感覺到;如果一部作品遇到好的、跟它氣質相融的配樂,一定是相得益彰,互相都會加分。配樂就是一部作品的隱形角色。

丁薇在錄音室錄製配樂。

「不做明星,放過自己」

我對這次巡演只有一個期待,希望票房能好。

最近我都在為票房宣傳的事情焦慮。太久不在台前,一直在做幕後,沒有任何曝光,也不參加綜藝,也沒發新歌……我做的事情都是那種大家不看的片尾字幕里才有的。這次這麼努力做宣傳,我覺得也是為我過去的選擇付出了代價(笑)。

但我的性格可能真的不太適合做藝人。尤其是現在這個時代,好像除了要做好歌手或演員的身份之外,你還得去參加各種各樣的商務活動、綜藝、直播……我不行。我太懶散、太任性了。我是一個連自拍都不太拍的人,也沒有什麼特別想跟人家分享的。我做影視配樂也是因為很自在,不用參與宣傳,也不用擔心票房,而且我需要接觸的人非常的少,都可以不出家門。

這些年我可能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拒絕。你提到的《乘風破浪的姐姐》,之前也問過我,我沒去。因為我難以想像自己跳群舞,很嚇人。我以為,你要決定去做一件事,那一定要尊重對方,而不是你明明知道自己不適合,去了以後又不幹這個、不幹那個。我不想給別人找麻煩,也不想給自己找麻煩。

這次為了演唱會,我讓短影片平台給我的號加了「V」(名人認證)。其實前幾年我就開了,當時他們可能也給我加「V」了,但因為我一條都沒發過,就把我的「V」給撤了。我只是提供了一些BGM給他們,就再也沒打開過。這次為了演唱會,我會發一些音樂短影片,但你真要說讓我一個人做個直播什麼的,我還是有點不曉得怎麼弄。

丁薇很清楚自己的個性。 受訪者供圖丁薇很清楚自己的個性。 受訪者供圖

我的個性可能在這個時代會有點難,但這很難改。

當然人到中年也會有變化。比如創作。年輕時創作就像自來水,因為你對人生、社會、世界有太多的情緒,不解、不懂、不知、好奇、憤怒、叛逆……太多事情會刺激到你,你的感覺很豐富,所以那時候想寫個歌太簡單了。失個戀,吵個架,哭一鼻子,都能寫歌;傷心了,看到外面下了場雨,都感覺是老天在為我哭泣一樣。但現在我已經不想寫這些東西了,我也沒有這樣的生活了。有人說,生活好了,就沒有創作動力了。其實不是,而是我們沒有那麼敏感了。那些事情即便現在再經歷,你只會覺得不以為然。所以現在寫不出來(歌詞)了(笑)。

過去我也會執念於自己寫詞,覺得既然是原創歌手,詞、曲都應該我自己寫。但現在我想在歌曲中探討的,更多是關乎於人性的,不具象,還得寫得很精闢,非常難寫。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年我一直沒有發新專輯,不是因為沒有曲子。所以現在想想,放過自己吧,找更合適的人寫吧。

有人說我一直堅持我自己的風格,其實也沒什麼「堅持」。你想我年紀都到這兒了,又沒什麼特別大的名利慾望,要是有的話,我早改了。既然到現在我還是這個樣子,差不多到「死」應該都是這樣的了。

我這次開演唱會,大家還能給我面子,很願意來幫我宣傳採訪,我很清楚是因為什麼。還是基於作品。我的存在價值,其實作品是第一位的。現在無非就是給自己一些要求,比如下一張專輯在哪些方面可以更好,可以在哪些方面再往前邁一步。

新京報記者 張赫

編輯 田偲妮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