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行為矯正師:訓狗的核心,其實是訓人

11月2日,順義區的訓練基地,一隻比格犬趴在教室里「聆聽」主人與王波的對話。

11月2日,寵物行為矯正師王波站在「六隻腳」寵物訓練基地裡等待一隻叫「菠蘿」的比格犬,今天是他們的第二堂行為糾正課。下午2點,主人牽著「菠蘿」來到訓練室里,比格犬碰到陌生的環境,到處張望,甚至主人有些牽不住了。

 「菠蘿」的問題是分離焦慮——它離不了主人,只要主人走了它就要瘋狂撓門和「拆家」。主人拿它無可奈何。 「狗是好狗,是你的問題。」這是寵物行為矯正師王波經常對前來「問診」的寵物主人說的話。

「菠蘿」在家時,只要一撓門,主人就給它開,這讓它形成固定反應。正確的方式是,讓狗尋找興趣點,不依靠主人就能消磨自己的時間。 「菠蘿」的興趣是食物,這次王波給主人提出的要求是,把漏食玩具裝上「菠蘿」最喜歡的零食,讓「菠蘿」學會自己玩耍,尋找食物。

11月3日,犬健身的課堂上,一隻邊牧輕吻王波的臉頰。

王波是一名國家高級寵物訓練師。在與各種類型的狗相處過程中,她發現,狗狗身上出現的壞毛病,其根源在於主人的忽視或者錯誤應答。 她希望通過「正向訓練」告訴狗主人:「每一條狗都希望有自信,獲得尊重。人們想要訓好狗,一定要從它們的視角出發,尋求雙方關係的平衡。」 

「用尊重、溫和的方式來訓練狗」 

「大家對於狗狗訓練方式很單一,甚至形成了刻板印象,訓狗就是讓身材魁梧的男性戴著防咬手套,採用暴力和壓制類手段,讓狗聽從主人並且害怕主人。」 在過去的不少犬訓練手冊里,都有類似訓犬師需要支配狗的主張,以暴力手段強迫狗無條件服從人類。在王波看來,「這種訓練方式不能完全適應寵物狗與人類家庭之間的關係。」 隨著狗逐漸走進人類家庭,讓它們不要亂咬、亂叫、亂撒尿成為訓犬師的主要工作。 

11月3日,順義區的訓練基地,一對一的課堂上,王波向犬主人講解牽引技巧。毫無技巧的牽引,只會讓狗反抗情緒增加。

多年前,因為家裡的寵物狗「小小」,王波接觸到「正向訓練」,並逐漸對訓犬行業產生了興趣。正向訓練主張用尊重、溫和的方式來訓練狗,瞭解人和狗相處之中的矛盾、狗狗的行為動機,從而找到人與狗之間的平衡點。王波認為,「這更適用於家養寵物犬的訓練。」 

11月3日,一對一的課堂上,王波指出犬主人在遛狗時玩手機的錯誤,並講解遛狗時注意力重點應該在哪。

「訓狗的核心,其實是訓人」 

來找王波的狗主人,她都會提一個要求,讓主人和狗一起參加訓練。這也是基地「六隻腳」名字的來源:狗狗四隻腳,主人兩隻腳。「很多人把狗送到學校,教育一段時間後領走,但狗被領回家之後就‘打回原形’。我們發現,必須狗狗和主人共同訓練,這是底線。」

10月29日,王波在一堂社交課上觀察兩隻狗的情緒,同時現場教學,告訴狗主人此刻狀態。

11月3日,順義區的訓練基地,犬主人學習牽引技巧,狗打量著它的主人。

一隻邊牧的主人來找王波,王波發現狗狗眼睛里充滿了恐懼。狗主人說,之前狗狗看到路人或就醫時會很激動地大叫,他就把狗送到當地訓練學校進行了一個月的行為規範。 訓練結束時,狗在訓練師的帶領下表現很好,但是回家後,以前問題依舊存在,甚至「升級」:主人想帶它出家門,主人靠近,狗突然咬人。去醫院就診,咬醫生。王波說,這種狗,更改行為會更加複雜。

10月29日,在訓練基地的一次派對上,狗對一名小蜜蜂著裝的人產生好奇。王波經常模擬一些社交場景,讓狗和主人去體驗。儘量避免主人在遛狗時遇到突發情況而不知所措。

大多數的狗主人,總會說我們家狗不聽話,王波總是會打斷這樣的抱怨,認真地告訴對方:「不是狗不聽話,是你沒有理解狗的訴求。」  王波進行訓練前,往往會把狗狗的身體情況、此前的行為習慣分析透徹, 「歸根結底,要先瞭解狗的需求,然後再進行訓練。」

前段時間,一個家庭帶著四五歲的柯基找王波訴苦:女主人的孩子出生不久後,雙方長輩來家中照顧孩子,狗狗突然變得敏感暴躁,一聽到小孩的哭聲,就會狂叫到孩子哭聲停下來;如果大人抱著孩子到客廳,狗會跳起來想咬孩子,或者一直叫。 按王波的經驗判斷,這些問題不是突然才出現的,是長期積累形成的。「這隻柯基在以前陌生人來到家的時候,就會表現出看門的特性,對陌生人有敵意。它聽到小孩的尖叫聲,就會叫。只不過那時候沒有影響到人的生活,所以人沒有處理這些問題。」 王波告訴狗主人,孩子哭鬧以及家人跑動,會使狗變得敏感。需要讓狗狗知道自己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並且適當刺激它的興趣點,讓狗狗覺得自己的生活挺豐富的。

10月29日,兩隻情緒激動的狗高高躍起。

10月29日,犬社交課上,王波指導犬主人如何在社交過程中判斷狗的情緒。

「和人一樣,如果每天都在做無聊枯燥的事情,情緒也會變得暴躁和易怒。」 而且這隻柯基長年拉肚子,腸道問題也影響了它的情緒狀態。在王波的安排下,柯基主人在寵物醫生的協助下為狗治療腸胃,並每天抽出時間跟它互動,滿足它的情感需求。 在這些項目完成後,王波帶柯基進入脫敏訓練。讓狗由遠及近、由弱到強接受孩子的哭鬧聲和大人的腳步聲,為它找到舒適的睡覺和進食環境。 現在,這隻柯基還在接受訓練過程中,它已經可以待在自己的房間里睡覺和吃東西。孩子玩的時候,它也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不想與孩子發生衝突。 

11月3日,訓練課堂上,一隻雪納瑞聽從指令在航空箱里等待。

「不要摸陌生的狗」 

攻擊人的狗,大致分為寵物狗和流浪狗兩大類。王波認為,遛狗拴繩、保持安全社交距離、時刻關注狗的情緒等,都是一個寵物狗主人必須做到的。 「寵物狗攻擊人,很多都是寵物主人未能履行養犬人責任才導致的。」流浪狗攻擊人的原因有很多,95%都是由於恐懼。 引發狗恐懼的情景有很多,例如護食、領地意識,所以「不要摸陌生的狗。」在狗身旁有幼仔的情況下,不要觸碰狗,有可能引起它的本能攻擊。

10月29日,兩隻狗情緒激動,王波及時出手帶離其中一隻狗,避免了一場「罵戰」。狗的衝突往往都發生在極短時間里,訓練基地通過反復社交練習,讓狗主人學會讀懂狗的情緒,避免「戰鬥」發生。

王波介紹,狗有獵食行為,但大多數的狗不靠獵食而靠撿拾來生存,「我們常見的犬,只要飼養得當,基本不會觸發它們的獵食本能。」 很多主人喜歡讓狗叼飛盤玩具來回跑,讓它們習慣用捕獵的方式捕獲一隻會叫的東西,同時又沒有滿足狗靠嗅覺完成撿拾行為的慾望。這時候,如果有觸發因素,讓它們非常亢奮,有可能引起它們的獵食撲咬等衝動。

10月29日,王波準備開啟一場社交課,她的衣服上寫著「know your dogs」(瞭解你的狗)。

記者 王子誠 攝影報導

編輯 張英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