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觀察丨“改名熱”背後,高校爭奪的究竟是什麼?

濱州學院擬更名為山東航空學院。濱州學院擬更名為山東航空學院。

據澎湃新聞報導,11月6日,教育部發展規劃司發佈了《關於擬同意設置本科高等學校的公示》,對擬同意設置江西飛行學院等8所學校予以公示。其中,濰坊醫學院更名為山東第二醫科大學,以及濱州學院更名為山東航空學院引發了輿論熱議。

對於濰坊醫學院來說,終於掛上了“省字頭”,哪怕是“第二”,被認為升級了。之前報考指導網紅張雪峰曾多次推薦濱州學院,讓考生趁著沒改名抓緊報考,否則今後“高攀不起”,果然這次真的改名了。

“學院”更名“大學”,搖身一變成鳳凰,早已不是新鮮事。比如如今人們耳熟能詳的重慶交通大學、重慶郵電大學,均是在2006年由“學院”更名而來。2015年,瀘州醫學院更名西南醫科大學,分數線在一些省份連續8年攀升,這兩年又順利拿到博士學位點、入選省重點院校,更是被一些網友戲謔評為“改名最成功的大學”。

有媒體統計,僅2023年年初,就有超20所高校公示了更名大學的計劃。不過,在改名這件事上,最終能如願以償的高校只是少數,更多二本、民辦、專科院校的改名之路並不順利,有的高校甚至申請十餘年未獲批複,依然在屢敗屢戰。高校“改名熱”的背後,其實是一眾普通院校在高等教育規模擴大與資源競爭白熱化時代積極突圍的嚐試,不能片面地用“急功近利”去審視。

高校的良性發展有賴於優質的生源,生源又主要由高招的分數線決定。根據教育部網站信息,目前我國在冊的普通高等學校共有2820所,其中本科院校1275所,高職(專科)院校1545所。越是在低分數段,可以投檔的高校越多,學校之間的招生競爭也更激烈。

事實上,除了“985”“211”等頭部院校以外,多數地方院校平日裡獲得的曝光量極為有限。這也導致分數處在中後段的考生,在填報誌願時能夠參考的信息有限,大多憑第一印象來給高校排序。此時,一些刻板印象和片面認知則會讓部分高校在校名上吃大虧,比如“大學”遠比“學院”有實力、省一級的高校要強於地市一級……

除了招生以外,這種誤解也會影響高校的招才引賢、項目落地甚至是學生的實習就業。一些名為“學院”的本科院校常常被誤認為專科學校或聯合辦學,遺憾錯失了很多發展機遇。因此,在校名上“動刀子”,就成了這些院校提升形象與口碑最迫切、也最立竿見影的舉措。

校名作為高校的一張名片,除了彰顯學校的辦學層次以外,也是向公眾傳達辦學理念和特色的重要窗口,對於一些“小而精”的學校更是如此。就比如此次更名成功的山東航空學院,航空高等教育特色辦學優勢突出,2006年就設置飛行技術專業,成為全國首所培養飛行員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也是我國六大航空人才培養基地之一,更名前的“濱州學院”就很難傳達這樣的信息。

此外,國家對高校命名有嚴格的規定,在教學軟件與硬件層面都須達到相應的標準,這也會倒逼有改名需求的院校進一步提升辦學質量。比如,《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明確學院專任教師中具有研究生學曆的教師數占專任教師總數的比例應不低於30%,而大學的這一比例一般應達到50%以上,其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專任教師比例應達到20%以上,一些學校和地方由此加速了引進人才的腳步,不斷提高配套待遇,也是一件雙贏的事。

以校名的響亮程度來衡量一所高校的水準終歸不可取。就像在教育部今年公佈要警惕的“野雞大學”名單里,不乏“神州大學”“中國建設工程學院”這樣高大上的命名;放眼世界,麻省理工學院辦學160多年未更名,一些“分校”在各大排名中也名列前茅。同樣,單憑一次改名,就想讓高校的辦學水準發生質的變化,也是其不能承受之重,學科建設、教學質量、人才培養……這些問題更值得大學投入心力。

畢竟,名字只是大學的面子,一所學府要能走得更久,還得有殷實的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