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交通年度盛會啟幕,中老鐵路瀾滄號、雅萬高鐵列車「亮相」

11月8日,2023軌道交通創新發展大會在北京市豐台區召開。中老鐵路「瀾滄號」動車組列車、雅萬高鐵列車等共建「一帶一路」成果的模型亮相展會,引起關注。

11月8日,2023軌道交通創新發展大會在北京市豐台區召開,大量軌道交通前沿科技成果亮相展會。 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11月8日,2023軌道交通創新發展大會在北京市豐台區召開,大量軌道交通前沿科技成果亮相展會。 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中老鐵路「瀾滄號」、雅萬高鐵列車「亮相」,都是中國造

大會主論壇周邊設置了800平方米的軌道交通成果展覽區。中老鐵路「瀾滄號」動車組列車、雅萬高鐵高速動車組列車等共建「一帶一路」成果的模型引起關注。

2021年12月3日,中老鐵路全線通車;今年4月,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正式開行,只需要10個半小時就可以抵達對面,中國昆明和老撾萬象之間實現朝發夕至。香港時間10月17日,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辦期間,中印尼合作的雅萬高鐵正式開通運營。兩條鐵路採用的動車組列車均來自中國。

展會現場,兩個動車組列車模型一高一低、並排擺放,從外觀上看完全不同。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總體設計師楊超介紹,中老鐵路「瀾滄號」動車組由國內時速160公里動力集中動車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綠巨人」升級改造而來;雅萬高鐵所用列車則是在國內時速350公里動車組基礎上改造而來的。

中老鐵路「瀾滄號」動車組列車、雅萬高鐵高速動車組列車的模型。 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中老鐵路「瀾滄號」動車組列車、雅萬高鐵高速動車組列車的模型。 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新京報記者看到,「瀾滄號」的造型與「綠巨人」一致,塗裝有明顯不同,以紅、藍、白三色為主,車體上分別用中文和老撾語寫著「瀾滄號」。隔著車窗,依稀可以看到車廂內飾不止一種。

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主任設計師萬家華介紹,「瀾滄號」充分體現了「老撾元素」,紅、藍、白的三色塗裝取自老撾國旗的顏色,車廂內部則採用「佔芭天香」「錦繡江山」兩種主題設計。「佔芭天香」內飾融入了老撾國花「佔芭花」元素;「錦繡江山」部分是以老撾織錦圖樣為底色設計的,融合了中老傳統文化、民族審美等元素。

中老鐵路「瀾滄號」動車組列車模型。 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中老鐵路「瀾滄號」動車組列車模型。 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雅萬高鐵的高速動車組列車與國內的「原版」相比,也呈現了相同造型、不同塗裝的特點。從車頭到肩部全部採用印尼國旗的紅色,車頭部分的紋理取自有「印尼國寶」之稱的科木多龍。整趟列車宛如一條行駛在雅萬高鐵上的紅色科木多龍。

其車廂內部設有灰色、紅色、藍色三色座椅,其中,VIP車廂的灰色座椅顏色取自「婆羅浮屠」,紅色和藍色座椅則取自印尼國旗和海洋的顏色,每個座椅還嵌有印尼「國服」——「畢地克」風格的祥雲圖案。

雅萬高鐵高速動車組列車模型,車頭部分的紋理取自有「印尼國寶」之稱的科木多龍。 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雅萬高鐵高速動車組列車模型,車頭部分的紋理取自有「印尼國寶」之稱的科木多龍。 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由於「瀾滄號」需要實現跨國運送,雅萬高鐵的列車則完全在國外運營,因此對動車組列車的升級改造主要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線路環境、人文風土進行。

萬家華介紹,該列車根據印尼坡道較多的特點設計了「高加速」模式,爬坡能力更強,能更自如地應對雅萬高鐵複雜的坡道地形。同時,由於印尼屬於高溫高濕高鹽霧的環境,列車空調系統增加了輔助除濕功能,可將車廂內溫度控制在26℃以下,濕度保持在60%以下。

除了這些「明星列車」,大功率氫燃料電池混合動力機車、低運能輕型磁浮電車、三維激光雷達、多功能AI+爬壁機器人、激光通信技術等前沿科技成果也都亮相展會。

11月8日,2023軌道交通創新發展大會現場,各種列車的模型亮相展會。 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11月8日,2023軌道交通創新發展大會現場,各種列車的模型亮相展會。 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北京豐台發佈軌道交通發展行動計劃

據介紹,2023軌道交通創新發展大會由豐台區人民政府,詹天祐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科學技術創新部聯合主辦。大會以「綠色·智慧·創新:軌道上的世界」為主題,由開幕禮、主論壇、9場分論壇、軌道交通成果展4個環節組成。

大會現場頒發了首屆「詹天祐鐵道科學技術獎秦馳道專項獎」,30位來自全國各地軌道交通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上市公司、民營企業等單位的科技人員分別榮獲貢獻獎和青年獎。

秦馳道專項獎由北京豐宜福台基金會聯合詹天祐科學技術發展基金會設立,是面向軌道交通領域全鏈條的全國性獎項,旨在表彰為軌道交通產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促進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和優秀人才成長。

此外,在大會上,豐台區政府發佈了與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聯合製定的《豐台區軌道交通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根據《行動計劃》,豐台區未來將重點推進關鍵技術攻關行動、產業矩陣再造行動等五大發展行動,推動軌道交通產業質量、體量、能量全面提升。目標是到2025年,豐台區軌道交通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產業規模達到3000億元,企業數量達到300家,培育形成一個千億級工程建設,兩個500億級牽引供電、物流運輸和兩個200億級通信信號、智能運維產業細分賽道。

據介紹,豐台區是軌道交通產業的重要承載地,中關村豐台園彙聚了以中國中鐵、中國通號、交控科技等為代表的軌道交通重點企業165家,2022年收入規模超過2500億元,近五年年均復合增長率超過10%。

下一步,豐台區將圍繞「加強企業合作,促進軌道交通產業協同發展」的主線,依託《行動計劃》,優化產業發展環境,不斷推動軌道交通產業上台階,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軌道交通產業創新中心,全力打造軌道交通國際創新集聚區。

新京報記者 薑慧梓

編輯 陳靜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