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上海工人新村三代人生活圖景,話劇《暖·光》很親切
舞台上,一個簡簡單單的木頭床,一個五鬥櫥,一個小方桌,簡單溫馨的新房子裡,男主人用毛巾認真擦著地板,女主人抱著用了多年的馬桶喜氣洋洋地登場,卻發現家裡已經有了獨用抽水馬桶。街坊四鄰紛紛聚到一起,喝一杯甜蜜蜜的喬遷糖茶……話劇《暖·光》就在這樣熟悉而懷舊的一幕中開場。
11月9日、10日,《暖·光》在工人新村環繞的楊浦YOUNG劇場正式首演。這部由楊浦區文化和旅遊局出品、上海現代人劇社演出製作的原創作品,是第一部反映上海工人新村題材的舞台劇,今年也正值上海解放以後首批工人新村落成70週年,這部劇的很多情節和細節,讓不少上海觀眾找到了曾經的那份記憶。
該劇編劇管燕草和導演石俊,都曾有過在工人新村長大和生活的人生經曆,這部作品也因此帶著他們的記憶。
劇中講述了產業工人張阿根與李貴生兩家三代人和工人新村的情緣,以及他們在半個多世紀的命運變化和生活沉浮,從中折射了上世紀50年代初直至當下的時代變遷。從上世紀50年代第一批工人新村建成,當時的勞動模範才有資格入住;到80年代變老變舊的工人新村容納不了幾代人共同居住的困窘;直至新世紀,工人新村被重新修繕改造,新一代上海人又重新住回這裏。這部劇融入了整整70年以來,工人新村里家家戶戶點點滴滴的生活和故事,同時用戲劇形式記錄下了上海這座城市獨特的一段曆史記憶。
該劇集中了上海老中青三代話劇影視演員,著名影視話劇演員任偉、徐風和孫維佳、曹禹、王文娜、楊晨等共同擔綱主演。三代演員也塑造了三代工人子弟的形象,很多生活細節惟妙惟肖,讓人會心一笑。
複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陳思和認為,《暖·光》中工人與工人新村的關係,象徵了老一代工人在新社會的歸屬感與深沉的感情。很多細節雖然表現得微波不驚,卻很有深度,有一種感情的沉澱。
作為該劇的藝術指導,評論家毛時安也從工人新村走出,他說,這是一部抒發平民人文關懷、向共和國“致青春”的話劇作品,表現了中國大地獨有的工人新村的生活。這是一個多少被人們忽略而完全不應該被忽略的創作。劇作者長期生活並在工人新村長大,熟悉生活,以飽滿的感情,樸素地再現了工人新村和工人之間令人難以忘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