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海澱區八里莊街道實現這類物業的市場化運營
新京報訊(記者吳為)11月15日,在海澱區八里莊街道北窪路28號院物業設備機房,一場「物業開放日」活動正在舉辦,來自本小區業主代表正在現場瞭解物業企業對設施設備的日常維護工作情況。像「開放日」「滿意度調查」這樣的活動舉辦,來自小區物業服務「身份」的轉變,就發生在今年8月,小區物管會代表全體業主與北京北控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物業服務合約,這是八里莊街道首個「三供一業」物業實現市場化運營。
11月15日,八里莊街道北窪路28號院小區,首師大北校園社區書記韓宏超(中)和物業、居民一起舉行物業開放日活動。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從「單位」到「個人」,從「一張支票」到「逐門逐戶」,在國企改革背景下誕生的「三供一業」小區,往往在繳納物業費與物業服務中陷入困境。位於八里莊街道首師大北校園社區的北窪路28號院小區就是一個典型的「三供一業」移交小區。
這個小區共計330戶,建築面積36808.2㎡。產權單位是中國技術進出口集團有限公司。2018年產權單位按照「三供一業」移交政策,將小區物業移交北京北控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管理。雙方簽訂了「三供一業」移交的物業服務協議,物業費收費標準為3元。2021年前後,業主對物業服務標準提出異議,部分業主開始拒繳物業費,小區的物業服務陷入了「負循環」。
面對業主與物業公司越發對立的局面,社區黨組織號召小區物業管理委員會成為打破「僵局」的先鋒軍,搭平台、促共識,通過「大家商量著辦」,在黨建引領下實現物業管理事項的解決落地。
社區黨組織發揮黨領導下的「大家商量著辦」議事協商機制,將「業主與物業重新簽訂服務合約」確定為商量議題,啟動協商流程。牽頭組織物管會成立了物業服務合約談判小組,並號召選擇物管會成員外的業主代表納入小組成員,充分發揮業主們的主觀能動性,讓協商的成果更具有代表性,提高議題通過率。邀請街道相關部門全程指導支持,瞭解法律及政策層面上的可行性,規範共同決定流程。督促產權單位支持配合,做好物業工作交接。
同時,由物管會成員作為主持人,談判小組與物業方代表多次開會協商。商量中,大家確定了物管會作為合約簽訂主體,並就物業服務範圍、物業費、收費形式等一系列細節進行了充分交流。同時,談判小組與物業確定了「物業開放日」制度、「日常訴求提級督辦單」制度、「業主滿意度調查」制度等舉措,為物業保持服務質量架上「制度的籠子」。協商過程中,業主們對物業服務形成了更加客觀的認知。歷經多番協商,雙方就物業服務標準和價格等合約細則達成了一致。
協商過程中,社區黨組織堅持「兩條腿走路」,在業主群中廣泛宣傳,讓業主們關注這項社區的「大事」,積極動員、發佈進展,提升業主參與率。同時,社區黨組織不斷通過開展活動、上門勸說引導等多種方式,宣傳物業服務「質價相符」觀念,強化業主心中的「市場化」概念,引導「單位」思維的逐漸轉變,促進物業收繳率的攀升。在上門勸說的同時,社區黨組織注重收集業主真實訴求,及時在協商會上反饋,打造「正循環」。
今年7月,小區物管會組織開展小區業主共同決定,經過業主們的集體投票,通過了聘用北京北控物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為小區提供物業服務的議題,8月7日,物管會正式與物業簽訂了服務合約。現在,在社區黨組織的引領下,物管會、業主、物業繼續發揮「大家商量著辦」的良好機制,通過居民自治、民主協商成功探索了一條「三供一業」移交的單位化向物業服務市場化的轉變有效路徑。
編輯 唐崢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