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點眾科技陳瑞卿:微短劇內容需要從60分做到90分

11月16日,點眾科技董事長陳瑞卿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等媒體專訪時表示,微短劇現有商業模式的基礎邏輯無法完全去除,但「創新一定會出現」,未來也可能湧現類似「愛優騰」的大公司,行業生態總體向良性發展。「微短劇故事內核做得更好後慢慢往上走,拍成電視劇、電影也有可能。」他在採訪中說。

點眾科技董事長陳瑞卿 圖/受訪者供圖點眾科技董事長陳瑞卿 圖/受訪者供圖

年產2000部左右,網文改編約佔總票房80%

陳瑞卿認為,微短劇符合網絡文學影片化的趨勢,「網絡文學行業鼓勵大家嘗試轉型文字影片化」。他透露,第一撥「下海」微短劇行業的大多是網文從業者,「只剩最後一兩家網文公司也開始準備佈局」。

據他介紹,網文IP為微短劇劇本提供故事梗概,目前微短劇票房收入80%來自網文改編,「大多是改編難度較大、對編劇要求高的IP」。

他預測,網文改編對微短劇的收入貢獻未來會降到40%以下,「網文20年的作品沉澱已經基本耗盡,未來改編可能都達不到一半比例,更多是原創劇本」。但他也提出版權是最大優勢的觀點,「現在就是有版權、內容才能有用戶」。

「微短劇和文字、有聲等媒介類似,都是表現故事的方法或載體。」陳瑞卿說。他認為,短影片孵化出微短劇用戶群體,但微短劇和短影片的不同在於:後者更多是UGC內容,前者是PGC,更強調故事和情節。

他認為,微短劇合理運用碎片化時間來為用戶提供新的電影使用場景,「和興趣電商概念差不多,我們可以叫它‘興趣電影’」。他表示,微短劇業態新穎的地方在於:不受電影發行檔期影響,並搭上小程序入口鏈路短的「東風」。

「產量現在月均在200到250部左右,一年可能大概有2000部。」陳瑞卿在採訪中介紹。據他透露,微短劇製作成本較低,行業剛起步時,一部100集的片子成本大概在5、6萬元左右,「同樣作品到傳統影視行業製作成本可能高出2-5倍」。他表示,製作成本是微短劇的另一優勢,AIGC技術還會極大提高該優勢。根據德塔文影視觀察統計,2023年第三季度,微短劇上新數量為224部,環比下降約14%。

在回答有關投流買量問題時,陳瑞卿表示,當前流量集中在幾家頭部互聯網平台和手機廠商,這是互聯網業務發展的必經之路。但他也從行業生態角度來看待這件事,「如果更多資源投入行業,未來總會出現新模式和新內容」。例如他預測,微短劇今後可能的收入模式和長影片一樣,「免費、會員和廣告都會存在」。

同時他認為,未來傳統影視公司、MCN機構和網文公司可能分別佔微短劇收入的三分之一。「MCN講故事能力是很強的,網文作者轉過來可能要半年時間學習微短劇的表達方式,MCN可能需要三個月,傳統影視需要一年。」他說。

將來海外市場約為國內3倍,內容要從60分做到90

「未來海外微短劇市場中國企業份額能夠佔到80%-90%左右。」陳瑞卿預測道。據他觀察,目前除中國外還有南韓瞄準微短劇這塊綠地。他認為,海外市場規模將是國內市場的3倍,「國內現在200億左右,海外可能達到600億」。他表示,由於跨境支付手段和一帶一路新基建的普及需要時間,海外市場達到上述預測規模的耗時比國內更久,「國內達到100億美元規模可能需要5年,海外可能需要10年到15年」。

在回答海外對國內的反哺問題時,他表示,國內微短劇可以在借鑒海外劇本合理性後再將其本地化,「本地的東西才能夠真正覆蓋更大規模的國內群體」。

對於更具內容和資金實力的上市公司可能帶來的行業隱憂,陳瑞卿表示,這些公司擁有好的IP資源、製作和推廣能力等,沒可能把微短劇做得差,「將來可能會湧現短劇行業的‘愛優騰’,也許在未來市場競爭中,現在活躍的公司只能活下來一兩家」。但他還表示,內容創作行業強調生態,允許差異存在,「共同發展才是可能,更何況將來的行業規模和內容形態誰也說不準。」他說。

「很多人背靠紅利活到現在。」陳瑞卿表示,微短劇市場需要入局者加大投入,長久準備。他強調尤其要做精品內容,構建內容分化能力,因為內容同質化現象嚴重,「想要出頭不是做60分就可以,而是要做90分的程度」。

有關微短劇內容亂象及面臨的監管問題,他認為要從發展角度看,微短劇內容目前處於迭代階段,早期借鑒網文包括暴力在內的較為誇張的表達手法,相對文字來說,影片形式更直接、明顯,「但這些不好的東西生命力都不長久,也不會變成主流,總體趨勢在往上走,今年微短劇的尺度問題相較去年已經改善很多。」

他認為,監管內容和投流機制有利於行業長遠、健康發展,「對真正想做並沉得下心做內容的人來說是好事」。 他透露,目前很多打算或有能力做正向內容的人在入局微短劇。

「真正的好劇從來都不靠擦邊內容,但不排除行業存在想賺快錢的人。」陳瑞卿說。但他也表示,不能忽視微短劇的下沉用戶需求,「提升內容質量製作成本會翻倍,收入可能掉一半以上,用戶也不會買單」。他透露,目前從業者都在尋找二者的新平衡點,「找到後這件事將迎刃而解」。

新京報貝殼財經見習記者 韋英姿

編輯 桑治鈺婷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