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本是高山》惹爭議:網民稱「玷汙張桂梅」,編劇激烈回應,央視電影頻道發聲

來源:新民晚報

近日

根據「時代楷模」張桂梅校長

真實事蹟改編的電影

《我本是高山》正在全國進行點映

影片將於11月24日全國公映

然而,點映期間,《我本是高山》部分劇情引發網民討論。

討論較多的一個細節是:此前在張校長某位學生採訪中敘述的酗酒家暴父親,在影片中變成了酗酒家暴母親的形象。個別網民因此質疑該片「削弱女性力量、汙名化女性」。

不承想,面對爭議和質疑,該片的兩位編劇率先沉不住氣,先後出面言辭過於激烈地回應,以至於又引發了新一輪的輿情。

目前,兩位編劇均刪除了衝動回應,但風波仍在繼續。在編劇關閉評論區後,兩位導演的評論區則是徹底淪陷。

昨天(11月19日)下午

電影頻道旗艦欄目

@中國電影報導 官方微博

發佈長文進行回應

回應全文如下:

電影《我本是高山》編劇的回應是失態的,這無疑給影片本就複雜詭譎的輿論氛圍火上澆油、雪上加霜。然而,當我們放下衝動的情緒,重新審視這場口舌之爭的本身,便不難看到一些令人揪心的事實:

早在《我本是高山》首映前的9月份,就已經有人為這部影片的「口誅筆伐」做著鋪墊。這些人依靠「男導演、男演員」,首先挑起性別對立的爭論,表達著「男導演拍不好女性故事」的離奇邏輯;事實上,看過影片的觀眾都應該清楚地知道,本片對男性角色著墨極少,其中的每一位女教師、女學生都有著各自立體、豐富、生動的性格,都閃爍著真實的光彩,根本不存在消費女性、物化女性、貶低女性的現象。這些人通過斷章取義,讓人們只看到了「酗酒的母親」,沒有看到這個角色的後續:張校長不僅拯救了女孩兒,還拯救了這位母親,讓她也在華坪女高開啟了自己新的人生——這個片中小小的段落正體現著張校長無私的愛和堅定的信仰,她不只是改變了一個個大山女孩的命運,更是改變著一種世俗的陳舊觀念,而這種改變正推動著民族文明的進步。

當我們冷靜下來,不難發現當下網上湧現的不少惡意評論,其內容大多與影片本身不符,這些聲音只要稍加思忖,就能被揭穿。這些評論者要麼是沒看過片,要麼是帶著叵測的居心看片。

其中不少帳號,要麼來自遙遠的海外,要麼是追逐流量蹭女性話題熱度的營銷號,他們用「詐騙」的方式做影評,挑動著完全沒有看過片子的「吃瓜群眾」們。

《我本是高山》是一部動人的影片,它本身是用電影藝術的語言生動講述張桂梅校長故事的優秀作品。它是一扇我們與華坪女高對話的窗口,可以讓更多人瞭解張校長的故事,感受她的精神。然而,惡意的斷章取義、以偏概全,給這部片子潑了一盆髒水,讓這部片子連同其中閃爍著人性光輝的故事被淹沒、解構甚至玷汙。「節奏大師」們表面上是為了張校長好、為了女性好,而扒開他們的「羊皮」,其險惡「狼心」昭然若揭。

電影是遺憾的藝術,我們歡迎大家在看過影片後,對《我本是高山》發表真實的評論,也接受中肯的批評意見。真誠的溝通,對每一部中國電影、每一個中國電影人都有好處。但如若是那些喪失良心的雜音,辛勤耕耘的中國電影人承受不起,正在復甦的中國電影承受不起,正義的「六公主」也絕不接受!

上文發佈之後不久

@中國電影報導 再次發文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