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理良心調解室 糾紛化解在基層


開欄語
今年9月起,按照黨中央統一部署,我市精心組織、紮實推進第二批主題教育。各單位堅持學習打頭,一體推進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主題教育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即日起,本報在“”專題專欄下開設“促實幹 曬實績 求實效”子欄目,進一步加大全市第二批主題教育成果展示和宣傳力度,營造注重實幹實績實效的濃厚氛圍。
前段時間,黔江區濯水鎮蒲花社區的幾十戶村民在土地宜機化整治中,與一家企業發生糾紛。由於雙方爭議較大,矛盾始終得不到有效化解。濯水鎮黨委政府在瞭解情況後,聯合濯水人民法庭、司法所依託“天理良心調解室”,對糾紛進行了及時調解化解。
這是黔江區濯水鎮以信訪接待下基層為“切口”,依託“天理良心調解室”,推動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一個縮影。
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黔江區濯水鎮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信訪接待下基層為“切口”,依託鎮村兩級“天理良心調解室”和全鎮47個黨建統領基層治理網格,探索建立“345”工作法,多元合一推動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黨群干群關係更加密切,不斷提高了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滿意度。
基層織密矛盾化解“防護網”
“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社區調解員把我家事務處理得十分公平公正、沒有偏頗,我懸起的心也放下來了。”濯水鎮三門社區的陳氏兄妹因家庭瑣事產生糾紛,得知糾紛原委後,社區黨總支書記陶宗成與社區綜治專幹、調解員冉傑等先後前往陳家瞭解訴求,成功調解糾紛。
作為社區帶頭人和社區“天理良心調解室”負責人的陶宗成表示,基層矛盾糾紛大多數是夫妻吵架、鄰里糾紛這類雞毛蒜皮的小事兒,但小事兒如果處置不當就會埋下大隱患。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社區依託“天理良心調解室”,調解委員會成員不遺餘力及時化解群眾矛盾、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贏得了群眾認可,也推進了基層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近年來,濯水鎮深化“三治融合”,織密矛盾化解“防護網”,以“天理良心調解室”為平台,深化“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織密多元解紛治理網格,建強自治組織。由基層黨組織書記、綜治專幹為骨幹,駐村幹部、社區民警、黨員骨幹為成員的網格體系,發揮網格員優勢,推動下訪接訪“進網格、進大院、進農戶”,及時化解糾紛。突出法治保障,建立“人民調解+司法確認”聯動解紛機制,將庭審現場搬到集市、院壩、農戶,達到“審理一件、教育一片”的效果。強化德治引導,以濯水古鎮“天理良心碑”為背景,將“做事須循天理,為人且問良心”的地方民俗文化內涵融入調解過程,充分運用借景說法、借物說理、借情說案的方式化解紛爭,形成了講法、講理、講誠信的濃厚氛圍。
院壩會成干群融洽“交心會”
“大家暢所欲言,對鎮、村工作有啥意見、建議,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都可以告訴我。”11月3日上午,濯水鎮黨委副書記、政法委員邱朝毅與平安辦工作人員來到三門社區冉家大院召開院壩會,零距離與社區群眾交心談心話家常。
“社區柑橘產業路能不能修長點?社區的聯誼活動多辦兩場哦……”村民們敞開心扉,一場以群眾為主角“院壩會”,開成了干群融洽的“交心會”。
近來,濯水鎮以信訪接待下基層為“切口”,落實鎮黨委班子和鎮級“一辦一庭兩所”責任,推動信訪接待下基層、矛盾糾紛就地化解,對群眾反映的問題進行對題作答、解疑釋惑、回應訴求,切實把調查研究轉化為解決問題、推動發展的實際行動。針對群眾反映的道路安全隱患問題,近段時間,濯水鎮深入開展監督檢查,明確責任領導、及時督促整改,切實保障群眾出行安全。通過日常收集情況和群眾反映問題,建立了民生實事工作台賬,確定了一批民生項目,以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我們經過多角度、深層次的排查走訪,及時掌握群眾訴求,傾聽群眾心聲,同時充分考慮企業的實際情況,拿出雙方都可以接受的調解方案,最終將這起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濯水司法所所長汪昕說,為穩妥起見,近期工作人員還對案件進行了跟蹤回訪,未發現新的矛盾糾紛。今年以來,濯水鎮共開展接訪下訪292次,解決困難271件,調處糾紛165件,為群眾辦實事41件次。
織密治理網格構建“大格局”
濯水鎮“天理良心調解室”大廳背牆上,“做事須循天理、為人且問良心”12個大字顯得格外醒目,這正是“天理良心”“以和為貴”文化內涵的最好交融。為整合調解糾紛資源,濯水鎮“天理良心調解室”在轄區選聘了45名人大代表、黨員、鄉賢能人為便民訴訟聯絡員,在日常工作中,他們不僅是矛盾糾紛的“調解員”、還是法庭工作的“參謀員”、法律法規的“宣傳員”。
近年來,濯水鎮以“天理良心調解室”為平台, 實施“五聯共建”,畫好矛盾化解“同心圓”。建立聯合宣傳機制,營造法治氛圍;建立聯合培訓機制,提高解紛能力;建立聯席會議機制,及時研判分析;建立聯合調解機制,解決重大糾紛;建立聯合獎補機制,激發創造活力。深化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織密多元解紛治理網格;細化“一辦一庭兩所”(平安辦、人民法庭、派出所、司法所)和村居“四個責任”,構建矛盾化解“大格局”,推動信訪接待下基層、矛盾糾紛就地化解;建立由鎮黨委牽頭協調,各部門廣泛參與的聯合宣傳、聯合培訓、聯席會議、聯合調解、聯合獎補“五聯共建”機制,畫好矛盾化解“同心圓”。
“我們將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信訪接待下基層為‘切口’,推動各級領導幹部到基層去、到群眾中去,知民情、解民憂、辦實事、促發展,多元合一推動矛盾糾紛在基層化解,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濯水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曾祥波表示,下一步將依託“誠信文化調解法”將糾紛以非訴訟方式化解在調解室,人民法庭“兜底”化解糾紛,形成了“村(社區)及基層網格為過濾、天理良心調解室為防線、人民法庭為終端”的複雜案件聯合調解機制。
重慶晨報記者 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