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調查“大學生”直播亂象:性暗示、擦邊球、曝隱私……

近日,河南平頂山職業技術學院大學生主播李某打遊戲猝死,“大學生主播”現象隨即引發全網熱議。11月21日-23日,上遊新聞(報料郵箱baoliaosy@163.com)記者登錄不同直播軟件對大學生直播的現狀進行了調查,發現直播內容良莠不齊。為此,上遊新聞記者採訪了直播公司的負責人、傳播學教授、律師等人士,對大學生直播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瞭解讀。

寢室直播:引發不滿情緒

如今在多個社交平台上,標籤為“大學生”“女大學生”等字眼的直播隨時可能被推送到手機上,這些直播地點有的在校園、有的在景點、有的在餐廳,更有甚者在寢室和教室……

在某社交平台,可以輕易找到很多打著“女大學生”標籤的直播。  截屏圖在某社交平台,可以輕易找到很多打著“女大學生”標籤的直播。  截屏圖

11月22日上午9點,上遊新聞記者打開手機,很快就刷到一名定位是廣東某高校的主播“梁XX”。

她用非常輕的聲音和網友互動:“謝謝關注,大家沒事可以點點免費的讚。”直播鏡頭裡是一張課桌。過了一會兒她調轉了鏡頭露面,網友可以看到長相靚麗的她坐在一個教室里,背後有她的同學,背景音里傳出了老師上課的聲音,顯然她是在上課期間偷偷直播。從她的直播動態來看,這樣的直播已經不是第一次:11月21日 10:06-10:10、11月15日 08:37-09:17、11月7日 09:56-10:03……原本很多學校上課都不允許使用手機,可這名大學生主播不僅帶手機,還在老師、同學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了直播。

賬號的直播時間是上課時間。 賬號的直播時間是上課時間。 

和“梁XX”類似的還有某平台主播“S-XX”,她個人主頁發佈的視頻定位都是東北某高校,22日中午她開啟了直播,名稱是“女大學生掙學費”,直播內容是在寢室里吃飯,期間找話題和網友聊天,並索要禮物。“來,大家聊一聊戀愛的話題”“送個啤酒(禮物名稱),就做個下蹲”。直播過程中曾有網友質疑:“你這宿舍一看就是假的”,她主動撩開了身後的花色布簾證明自己沒有作偽。

在某社交平台搜索“室友在宿舍直播”,上遊新聞記者發現超過50篇筆記都是有關大學生寢室直播引發室友不滿:“每天晚上吵死了,我也和她們說過希望她們聲音小一點,人家每次都不耐煩地答應一下,然後繼續吵”“我覺得在寢室直播就是不合適啊,但是想不到什麼嚴肅有效的理由讓她不直播,求大家幫忙出謀劃策一下”……

有網民吐槽室友在寢室搞直播影響休息。  截屏圖有網民吐槽室友在寢室搞直播影響休息。  截屏圖

今年9月,巨流視頻曾報導了武漢一高校宿舍四人中三人在直播的事例,有網友評論:“網絡最初目的應該是大家交流學習、開闊視野用的,現在是害了多少年輕人和小孩?什麼時候能管一下?有些危害太大了。”

有網友對四人宿舍三人直播的情況提出批評。 網絡圖有網友對四人宿舍三人直播的情況提出批評。 網絡圖

才藝直播:存在違法之嫌

大學生直播日常存在一定違反校規和侵犯隱私的風險,更有不少人質疑,部分顏值、才藝直播存在違法的風險。

11月22日上午9點46分,記者在多個平台搜索“大學生直播”,看到不少標籤為“女大學生第一次直播”“女大學生,沒課”等疑似大學生的直播。

記者點開一個以“大學生賺學費”為名義的直播間,發現名為“寶貝XX”的主播在直播中暗示網友可以送禮物加好友約線下見面:“送禮物就能認識,直播間有沒有小哥哥能做得到的,能做得到的小哥哥扣個1,我是一個懂得感恩的小姐姐。”當有網友在評論區發出不當言辭時,“寶貝XX”並未生氣,而是對一名送禮物的網友表示:“送一對喜歡你(直播禮物),妹妹就可以通過驗證,咱倆就可以認識進一步交流。我直播間都是同城附近的!真的好乖,那你要不要和妹妹認識一下?”上遊新聞記者試圖聯繫該主播進行採訪,但是發現只有她關注的人才能私信她。

這位主播在直播時提出可以刷禮物線下約。  截屏圖 這位主播在直播時提出可以刷禮物線下約。  截屏圖 

11月23日淩晨1點,上遊新聞記者在某短視頻平台搜索了“大學生直播”,同樣推送了一大批標註“大學生”“女大學生”等標籤的賬號。記者隨手點開一個賬號“XX寶”,一位身材高挑、長髮飄飄的年輕女子出現在屏幕中,感覺她在一個很小的密閉空間里拍攝。直播中她戴著口罩,身穿“清涼”的露肩吊帶短裙,視頻上標註送“煙花/車 跳舞”,當有人送出相應禮物,她也按照承諾跳舞,評論區還出現了“姐姐,我想喝X”“安全褲長得過分了”等語言。

賬號為“XX寶”的用戶,淩晨還在直播,標籤是湖北某大學。  截屏圖 賬號為“XX寶”的用戶,淩晨還在直播,標籤是湖北某大學。  截屏圖 

查看“XX寶”的個人主頁,上面的個人簡介寫著“22歲”“湖北某大學”,其直播動態顯示:從今年8月以來,她已經直播了160多場,直播時間基本都是深夜到淩晨。

“XX寶”的情況不是個例。另一個標註為“女大學生彈琴”的視頻賬號中,所謂的女大學生主播身材豐滿,坐在一架鋼琴前與粉絲聊天。從她日常發佈的視頻,全部都是坐在鋼琴前彈琴的“上半身”影像。

有標籤寫著“女大學生彈琴”的直播,畫面左側為該賬號日常視頻作品。截屏圖 有標籤寫著“女大學生彈琴”的直播,畫面左側為該賬號日常視頻作品。截屏圖 

在另一社交平台中,面容姣好、標籤為“大學生”的女主播“丫頭XXX”在23日淩晨1點過仍在直播,她和一位上了年紀的男性連麥互動,直播間標籤寫著“穿雲箭帶走、啤酒俯臥撐、私人**任你、喜歡你進裙”。

當有網友送上規定禮物後,“丫頭XXX”還在連麥男性的建議下將黑色短裙換成了桃紅色短裙,並跟隨音樂扭動跳舞,做出了撩發、摸胸、扭胯等動作。

淩晨1點多,女主播同一位男性連麥(左),隨後穿上對方要求的桃紅色裙子開始跳舞(右)。   截屏圖  淩晨1點多,女主播同一位男性連麥(左),隨後穿上對方要求的桃紅色裙子開始跳舞(右)。   截屏圖  

這種為了流量和禮物,出現“擦邊球”性質的言語、動作等行為是否觸犯法律?重慶執業律師聶煒昌告訴記者:“在直播中打擦邊球的挑逗行為,本身就容易觸犯平台直播規則,可能遭到警告、下播、封號等處罰。直播是公開傳播,一旦被認定為傳播色情信息,就可能會因傳播淫穢信息違法。今年7月,廣東河源就有一名25歲女主播講黃段子、做不雅動作構成了傳播淫穢信息的違法行為,被警方拘留。”

直播猝死:暴露權益保障短板

在某些大學生或者打著大學生旗號的直播可能違法的同時,另一個問題“權益保障”也隨著河南大學生主播李昊(化名)直播猝死暴露出來。

據《長江日報》報導:“涉事公司河南琴意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表示,公司與李昊簽署的是《主播及公會合作協議》,雙方沒有僱傭關係或實習關係,李昊是結束工作後在自己租住的出租屋內死亡,與公司並沒有關係。”

就大學生李昊意外猝死的案例,聶煒昌律師表示:“從目前的新聞報導看,李昊沒有與直播公司簽訂勞動合同,雙方只是合作關係,大學生兼職提供直播服務,直播公司支付相應報酬,同時直播公司也沒有強製要求李昊在夜間進行直播,所以李昊的猝死很難被認定為工傷。”

為瞭解大學生直播的更多內幕,上遊新聞記者採訪了一名直播公司負責人陳先生(化名),他表示:“我們公司主打美食、帶貨,平時不喜歡簽在校大學生,因為她們直播時長很難保障。就我瞭解,大學生直播主要有三類,一種是自己播,主要以聊天、顏值、才藝為主;第二種是大學生與直播公司、直播公會簽約,以顏值、才藝、遊戲為主;第三種是實習播,部分傳播學相關的職業學院和高校,會讓大學生進行直播實習,之前我們就接待過一位為了寫論文干直播的碩士大學生,這種主要是做直播帶貨。”

像李昊這種與直播公司簽約,意外去世只能拿5000元撫慰金的情況,陳先生表示:“這並不奇怪,現在已經過了播什麼都能火的時代了。主動簽大學生的直播公司和公會,一般都不願冒險,只會以量取勝,先簽合作協議廣泛撒網,等部分大學生脫穎而出後再簽藝人合同重點培養。雖然表面上大學生既能獲得80%的禮物分成,還能有公司的幫忙推廣,前景一片光明,但實際上一旦直播效果不佳,大學生會沒什麼收入。而且大學生不懂合同里的陷阱,甚至還會因為違約而賠錢。”

今年7月,一起大學生與文化公司的違約糾紛曾引發關註:大學生小宇(化名)相貌俊朗且有想當藝人的想法,2020年8月,他簽約了上海一家文化公司,約定小宇作為文化公司專屬藝人,並規定了演藝活動標準,包括短視頻配合錄製時長、直播配合時長等要求。後因小宇在上學多次缺席拍攝任務,雙方發生矛盾,文化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小宇繼續履行合同、賠償違約金900萬元。此案經過一審二審,2023年7月法院最終判決小宇支付文化公司違約金50萬元。

亂象整治:五個方面加強引導

重慶大學新聞傳播學教授張小強分析,排除部分打著大學生旗號吸引流量的主播,真正的大學生直播出現有三點原因:“第一是經濟原因,直播可以帶來一定經濟收益;第二是技術原因,當前各種直播手機就能完成,大學生直播不需要太多成本;第三是個體原因,直播作為媒介可以和受眾實時互動,能滿足大學生展示自己或者其他心理需求,部分成年人都會沉迷其中的,何況是大學生。”

就目前大學生直播出現的亂象,張教授表示:“大學生開直播到底合不合適?我認為還是要看直播內容和時間。如果積極向上、反映大學生生活或其他風貌、又不影響學業,是沒有問題的。只要符合法律相關規定,學生權益能得到保障,不違背公序良俗,即使有一些商業內容也無傷大雅。畢竟直播是一種新的媒介現象,我們很難禁止大學生使用。但是如果大學生直播出現時間過度、侵犯隱私、內容低俗等問題,影響到學業和未來,社會、學校、老師和家長就應該給予正確引導,做好管理了。”

作為一名大學教授,張教授認為學校目前有五點措施可做:“第一,對於生活確實有困難,需要靠自己賺錢的學生,應進一步完善經濟資助制度,讓他們可以在不額外兼職掙錢的情況下安心完成學業。第二,通過教育措施提高學生的新媒體素養,讓他們合理使用新媒體。第三,關注和滿足學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交需求,讓他們可以有效控製直播等新媒體技術的使用。第四,通過各種措施,引導學生們提高對學業的興趣,把時間投入學業。第五,對參與直播掙錢的學生們,要做好調查,在維權等方面給予支持,保護好他們的合法權益和身心健康。”

如何能夠解決目前大學生直播存在的亂象?直播公司負責人陳先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直接的辦法是直播平台加強監管力度,嚴懲出現違規行為的賬號,並對外公佈處罰名單。今年10月,國內某直播平台就曾有多個賬號存在言行低俗、打色情擦邊球等問題,結果國家網信辦指導廣東網信辦依法約談平台相關負責人後,很快就進行了整改和治理,維護了清朗的網絡環境,所以大學生直播存在的問題應該不難解決。”

(原題為《“大學生”直播亂象調查:性暗示、擦邊球、曝隱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