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策展人王宴姝:跟明十三陵借「寶貝」 展現萬曆年間風貌

幾個月前,百餘件明萬曆年間的文物一同出現在國家典籍博物館里。在這場以萬曆文物為主題的特展上,「出手大方」的明十三陵,首次把體量大、規格高的精美展品拿了出來。讓人驚喜的是,一些在明十三陵庫房沉寂許久的「寶貝」,首次對外露面。

為凸顯主題特點,策展人王宴姝及團隊將展覽名稱取為「多彩」,並加入「1573」(即萬曆元年)這一元素,點出萬曆時代的「起點」。如今,該展覽的部分展品依舊在全國各地展出,向觀眾「訴說」著萬曆年間的社會風情。

為何要辦這個主題的展覽?其中有哪些亮點?策展的初衷又是什麼?圍繞這些問題,新京報記者專訪了「邂逅·多彩大明1573——萬曆文物主題特展」策展人王宴姝。

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策展人王宴姝。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策展人王宴姝。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談策展

明十三陵提供「大賬單」策展人進行遴選

新京報:你為什麼要辦以萬曆文物為主題的展覽?團隊花了多長時間籌備?

王宴姝:明代共經歷了16帝17朝,第13位占士萬曆帝,其統治時間長達48年。萬曆時期社會思想活躍開放,藝術探索自由大膽,文化、科技等領域成就輝煌。但此前關於萬曆文物的展覽比較少,不能系統反映當時多元繁榮的時代特徵。

談及萬曆文物就離不開明定陵。它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第一座經國務院批準有計劃進行考古發掘的古代帝王陵寢,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座被授權挖掘的皇陵。1956年開始試掘,曆時一年試掘成功。此後,明定陵出土的文物,在觀眾面前展示的次數非常少,至今還有一些從未從庫房裡拿出來的文物。

所以我們想以萬曆文物為主題,做個系列展覽,把符合展出條件與要求、能從庫房裡搬出來的文物都擺上展台,讓觀眾近距離感受。我們整個團隊從去年開始,就與明十三陵管理中心討論策展事宜,雙方在「讓明定陵文物‘走出去’」上達成了共識。觀眾看到的137件展品中,有113件文物出自明定陵,其中48件是首次與大家見面。

新京報:你是如何說服明十三陵拿出「自家寶貝」的?

王宴姝:這是我們中國文物交流中心與明十三陵管理中心的第一次合作。整體來講,談不上說服,因為從一開始,雙方就想通過展示明十三陵出土的文物,來宣傳和弘揚明文化。在這個基礎上,才有了什麼文物能從庫房裡拿出來,之後該怎麼搬,進了展廳後又該怎麼擺等。

明十三陵管理中心首先向我們提供了一份文物清單。這份「大賬單」中顯示了展出文物的名稱、尺寸、年代等基本信息,同時也顯示了文物的保存條件與狀態。確認好清單後,作為策展人,很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根據展覽主題遴選文物。

不同文物所展示的條件不一樣,所要求的溫濕度環境、光照都不同,我們在借展時都會和借展單位提前確認注意事項。在展陳時,會根據每件文物不同的特性,通過不同的展示方式,做好文物借展保護。比如展示書畫作品,其室內光照度不得大於50勒克斯(照度單位)。

新京報:這場聚焦萬曆文物的展覽有何亮點?你印象深刻的展品是什麼?

王宴姝:展覽共分為「以禮永續」「物里乾坤」「放眼世界」三個單元,以明代萬曆占士在位的四十八年為原點,涵蓋了明代宮廷禮儀、日常起居生活、外交貿易等內容。

其中一件文物重器是「青花雲龍紋缸」,印有「大明嘉靖年製」字樣。明定陵一共出土了三個青花瓷缸,分別放在玄宮中殿萬曆帝及二位皇后的神座前。這個直徑七十多釐米的大缸,此前一直存放在明定陵的庫房裡,這是首次與公眾見面。青花雲龍紋缸出土於明帝陵地宮,是一件陪葬品,出土前還有未燒盡的燈油和燈絲,青花雲龍紋缸在墓中充當「長明燈」。

4月27日,國家典籍博物館,在「邂逅·多彩大明1573——萬曆文物主題特展」上,觀眾參觀明定陵出土的青花雲龍紋缸,這也是此缸出土後首次公開展出。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如果仔細觀察,觀眾還能在大缸上看到油脂的痕跡。不過,這個大缸是萬曆的祖父嘉靖年間燒製的,因為萬曆年間已經燒不出這樣的大件青花瓷器了。這是本次展覽中最大的一件青花瓷展品。

此外,展覽上還有一個最小的青花瓷器——「青花雲龍紋盒」。它是孝端皇后生前使用的,出土時,胭脂盒內還有黑色的塊狀物,經成分鑒定後,發現遺存物就是胭脂,這件展品的盒口徑僅有3.2釐米。

強烈的對比,讓我對這兩件展品印象深刻,同樣是青花瓷器且都有雲龍紋。整個展覽,一大一小兩條龍分別附在了兩件文物上,很有趣。

11月21日,上海市閔行區博物館展出的明定陵出土的青花雲龍紋盒。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11月21日,上海市閔行區博物館展出的明定陵出土的青花雲龍紋盒。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談取捨

不易移動運輸遺憾沒請來鳳冠原件

新京報:在文物借展方面有什麼遺憾的地方?

王宴姝:孝靖皇后戴的「十二龍九鳳冠」在這次展覽中亮相,不過展出的是複製品。比較遺憾的是沒有把一頂真的鳳冠「請」過來。

明定陵出土了四頂皇后鳳冠,分別是孝端皇后的九龍九鳳冠、六龍三鳳冠和孝靖皇后的十二龍九鳳冠、三龍二鳳冠。其中兩頂鳳冠原件分別收藏在故宮和國博,另外兩頂原件則留在了明十三陵。在文物借展上,我們前期和明十三陵的專家做過多次研討論證,發現原件確實不太適合運輸,出於文物安全考慮,便只展示了複製品。

此次展覽的明星文物是「金翼善冠」。這是迄今為止我國現存的唯一一件帝王金冠,前期展覽的是原件。金冠代表了明代金銀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目前金冠在我國僅此一頂,所以這也是此次展覽中最珍貴的展品之一。

4月27日,國家典籍博物館,「邂逅·多彩大明1573——萬曆文物主題特展」,明定陵出土的萬曆占士的金翼善冠。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金冠由852根金絲純手工編結而成,通體看不到任何接點和斷絲,沒有多餘的珠翠吊墜,所以移動起來相對方便。而鳳冠裝飾吊墜較多,移動起來容易受損。

新京報:第一次接手這樣的大項目,感覺如何?

王宴姝:策展是個系統又複雜的過程。從展覽籌備起,策展人就要寫好大綱。這其中要跟專家反復探討,還要與借展單位討論文物借展的可行性,任何環節都是需要推敲的。

所以我從一開始確定要策劃這個展覽,內心就很忐忑。實際上,就這次展覽,我前期在大綱里寫了不少構想,但沒有足夠的時間去驗證,只能捨棄。

比如,這次展覽中有一個明人書房陳設,隨著書畫藝術的發展與興盛,書房陳設器具日臻完備,這些既是文人精神世界的外化體現,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我們想在展覽中展示晚明時期文人書房的場景,借用恭王府里的傢俱文物,但由於時間緊促,加上展廳的客觀環境因素局限,最終放棄了,用的是現代仿明式傢俱。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不能確保其嚴謹性,那麼所謂的「巧思」都要拿掉。因為不管是策展人還是整個團隊,首先要對文物的安全負責,對展覽的內容負責,要抱有敬畏之心。策展的過程很漫長,不過後期項目步入正軌,就沒那麼緊張了。

談初衷

策展就是要讓觀眾看得懂為他們打開瞭解明代的一扇窗

新京報:在做這類歷史文物的展覽時,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王宴姝:最重要的是嚴格遵守歷史的真實性,也就是尊重歷史。策展是一個講故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逐步與觀眾建立起信任。所以,如何表達與傳播需要格外注意,不能為了效果或某種展覽形式而去憑空捏造一些故事。

在展示文物時,我們也在儘可能地豐富一些背景知識,比如在展牆上做了延伸的知識點,輔助觀眾更加瞭解展品的背景。同時,也會在展品名牌上簡明寫上核心內容。

此次展覽展出了大量精美的金簪玉墜。明代金銀首飾在類型和樣式上大量增加,名稱和插戴方式也越加細化。以簪子為例,這次展出了二十多件簪子,但是這些簪子並非全部出自孝端皇后和孝靖皇后棺內,也有萬曆的。所以,我們會在製作的展品名牌上標註清楚。一些觀眾在觀展時就很驚訝,萬曆占士一個男子也有這麼多簪子。

每個觀眾的知識背景不一樣,有些觀眾是資深的歷史愛好者,有些觀眾對這些瞭解甚少。我並不想把它策劃成一個僅僅沉醉於邏輯自洽的展覽,而是想讓每個前來近距離感受文物的人,都能輕鬆地看懂展廳里的文物。

新京報:你希望通過此次特展,讓觀眾讀懂什麼?

王宴姝:萬曆朝展現的是一個錯綜複雜的社會圖景。萬曆朝後期加劇的黨爭紛紜、財力匱乏、軍備廢弛等現象,都表明大明帝國對內的專製統治、對外的軍事防禦在日益薄弱。然而,這樣的政治背景也給晚明社會、經濟及科技文化的發展創造了寬鬆的環境。

我們也可以說晚明時期人們追求物質享受,整個社會雅俗界限變得模糊,社會風氣從質樸向浮華轉變,人們開始追求奢華享樂。生活中既有對金錢財富的世俗追求,也透露著追求個性與自我的時代氣息,藝術審美取向逐漸多元化。這也推動了手工業的進步與商貿繁榮,因而晚明的社會生活異彩紛呈。

這一時期,腐朽與神奇共生,機遇與挑戰共存,使晚明的歷史呈現出多元發展的局面,因此展覽取名為「多彩大明」。希望觀眾能在欣賞明代審美意境的同時,進一步瞭解明代豐富的社會經濟與文化生活。

新京報:萬曆展後期還有哪些計劃?

王宴姝:上海市閔行區博物館的萬曆展已於11月26日閉幕。12月初,展覽會在深圳市南山博物館再次與觀眾相見。南山站的文物都會進行調整,展覽內容也會相應改變,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11月21日,觀眾在上海市閔行區博物館參觀「萬曆那年——明十三陵萬曆文物特展」。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11月21日,觀眾在上海市閔行區博物館參觀「萬曆那年——明十三陵萬曆文物特展」。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新京報記者 張建林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