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高燒40度已經兩天多,媽媽手裡捏著中午取的「1600號」

來源:極目新聞

深夜12點,救護車送來一個4個月大的孩子。抱著孩子的老人央求護士,能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先看病?「你先別急,前面還有病人排隊八九個小時,有的人高燒40℃。」護士告訴她。

儘管已到午夜,長椅上或坐著或躺著的,都是額頭上貼著退熱貼的患兒和家長,等待看診的號碼已叫到700多號。

這是11月25日,南方一家醫院急診室的場景,也是目前全國多個兒科病房的現狀。11月下旬,天津、瀋陽、青島、甘肅、吉林等多地醫院發佈公告,兒科就診人數攀升,兒科門診、急診就診壓力大。

因為掛號難,陪診師的需求激增。一名陪診師告訴極目新聞記者,自十月初起,前來尋求幫忙掛號的家長激增。記者注意到,為應對激增的患者,國內已有多家醫院已經開展了先繳費檢測後看診的窗口,提高患者的就診效率,社區醫院分流效果也初步顯現。

11月26日,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發佈會,新聞發言人米鋒表示,近期,我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為主,此外還有鼻病毒、肺炎支原體、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分析認為,近期我國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續上升與多種呼吸道病原體疊加有關。國家衛健委表示,已指導各地加強統籌調度,落實分級診療制度,發揮醫聯體作用,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技術指導。同時,大醫院人員密集,等候時間長,交叉感染風險較高,家裡如有兒童患病症狀較輕,建議首選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或綜合醫院兒科就診。

擁擠的輸液室

睡在兒童醫院門診的家長

11月26日下午5時,北方一家兒童醫院門診大廳擠滿了患兒和家屬,顯示屏上滾動著的就診患者已經排到1300多號。大廳里夾雜著說話聲、咳嗽聲和孩子的哭鬧聲,不少家長和孩子坐在地上,也有家長將孩子放在露營車萊恩置。

到分診台領檢查單,做完咽拭子、指尖采血等檢查,周瑜的女兒確診感染支原體。但這還不算結束,下一步是醫生看診,周瑜手裡捏著中午取的「1600號」,一整個下午過去了,前面終於只剩下300人,此時距離女兒高燒40度已經過去了兩天多。

陳龍則已經在急診大廳睡了一個禮拜。10天前,陳龍1歲2個月大的女兒突然高燒至40度,在區婦幼保健院輸液後高燒不退,肺部CT顯示肺部變白,醫生建議帶到大醫院治療。在兒童醫院,女兒被確診為支原體肺炎,陳龍想讓女兒住院,但醫生告訴他,目前只能靜脈注射治療,「現在排不上住院,比她病情嚴重的都排不上。」

樓梯間坐滿了帶孩子的家長

為方便女兒輸液,陳龍和親戚乾脆住在了醫院,他們帶了一個行李箱,將孩子需要的奶粉和紙尿布裝在裡面,又在網上買了露營車,把孩子安置在內。晚上,孩子睡在露營車里,他和親戚就鋪著墊子睡在地上。

輸液室也人滿為患,取藥輸液已經排至近1000號。幾乎每一層的樓梯間都有等待就診或輸液的患兒和家長,因為等待時間過長,有的家長帶了瑜伽墊,供自己和孩子躺下休息。

孫君的孩子躺在鋪好的墊子上,正在等候輸液。這已經是她和孩子連續來兒童醫院就診的第六天,因為擔心輸液室人流過密空氣流通性差,她將墊子挪到走廊上。一週前,兒子突然開始發燒,服用阿奇黴素等藥物後仍高燒不退。她帶著孩子來兒童醫院檢查,指尖采血後的化驗結果顯示支原體感染,醫生建議靜脈輸液。為了輸液,孫君每天淩晨12點開始在醫院APP上搶號,下午兩三點才能輸上液。

位於南方的一些醫院情況也不容樂觀。

晚上9點,一場冷雨後的華中某市,氣溫降至5℃,街上行人寥寥,一家兒科醫院急診大廳卻擠滿了患兒和家長,空氣混濁。急診室坐不下,許多家長和孩子坐在透風的門診大廳,有的孩子貼著發熱貼和衣枕著家長膝蓋睡,有的家長乾脆躺在冰冷的鐵椅上睡。

看診的號碼已經叫到2400多號,除了急診內科外,普通內科也已開放,然而儘管10個診室全部開放,但架不住看病的患者太多,此時輸液室已坐滿了人,許多家長等待超過三四個小時。

一些家長看中兒科醫院擁有更專業的治療手段。張靜驅車40分鐘來到這裏,兩天前,活潑好動的兒子突然開始高燒,她帶兒子去了就近的社區醫院,打針沒有好轉的跡象,阿奇黴素吃下去就吐,最終ct顯示孩子肺部已經陰影,判斷為肺炎,社區醫院建議她到大醫院住院治療。

分診台前的保安則提醒患者,今天光是排隊等待住院的,就有220人,「排了也不一定住上,先等著吧。」

睡在門診大廳的家長和患兒

多地醫院優化患兒診療流程

11月下旬,天津、瀋陽、青島、甘肅、吉林等多地醫院發佈公告,兒科就診人數攀升,兒科門診、急診就診壓力大。

阿珍是一位陪診師,她告訴記者,自國慶節後,她所在的城市多家醫院兒科就開始爆滿。此前,她更多是給老人、異地患者陪診,十月份以來,找她幫忙到兒科急診掛號或者排隊的家長突然變多,幾乎每天都有人來諮詢。

在阿珍接觸的單子中,十月底高峰時期有一家醫院的兒科一天取一千多號。很多家長前天晚上十二點排隊拿號,第二天早上到現場直接就診。往往早上八點,阿珍到醫院時,前方已經有兩百多號人。

在她接到的單子中,80%的家長會要求他們幫忙掛專家號,但是專家號根本掛不到。以往專家號還能夠線下加號,但進入高峰期之後,醫生每天超負荷運轉,中午甚至沒有休息時間。

11月25日,記者在現場看到,該醫院第二門診部專家門診有一半專家到場,每個診室前都坐滿了人。不斷有人在打噴嚏、咳嗽,十分嘈雜,而一位8歲的小女孩則直接在柱子邊躺下熟睡。她的媽媽徐梅告訴記者,自己是帶孩子來看生長髮育問題的,但從早上6點出發到下午4點,都沒有等到專家號。怕孩子被交叉感染,又怕過號,只能讓孩子在大廳先休息。

一位正在專家門診附近用掛鉤給孩子輸液的家長告訴記者,至少要提前一個星期到小程序上搶專家號,但也有可能搶不上。

專家門診門口站滿了家長

專家門診一號難求,住院部則是一床難求。

患上肺炎的孩子,大多需要注射一種進口藥物,阿珍稱,這種點滴目前只能在住院部打,因此很多患上肺炎的孩子需要住院治療。

十月時,有一位托阿珍幫忙尋找住院床位的寶媽,帶著自己6歲患上大葉肺炎的孩子,輾轉6家醫院沒有找到一個床位。最終她在門診邊輸液邊等待,3天后才等來一張床位。

阿珍觀察發現,近期到醫院複診的病人非常多,導致就診效率較低。她在幫患者排隊時,最高峰時期僅四五百個號,也需要排9到10個小時,尤其是中午時分上午初診的病人大多都做好檢查回來找醫生看,則拖慢了看診的速度,有時候兩個號之間相差四十分鐘。也有的病人是支原體肺炎感染,3天后病情反復,又回到醫院複診。阿珍告訴記者,現在有的醫生開藥時,會給患兒開6天左右的藥,以減少複診率。

阿珍告訴記者,為了提高就診效率,最近多家醫院已經開展了先繳費檢測後看診的窗口,家長可以先帶孩子去檢測窗口進行檢測:主要項目包括胸片、血常規等,檢驗具體症狀再去看診,可以減少回門診找醫生複診的次數。而她最近也觀察到,目前各大醫院的人數也有所下降。

據媒體報導,近期,北京多家醫院兒科開始實施「先化驗再診療」措施,精簡流程、縮短候診時間、減少往返診室次數、降低院內交叉感染風險。瀋陽、武漢等多地醫療機構也優化患兒診療流程,充分發揮各級醫療機構服務能力,統籌轄區內醫療資源,進一步加大兒科醫療服務供給力度。

家長拿撐衣杆給孩子輸液

社區醫院也可提供兒童支原體治療

11月27日下午3點,在北京馬家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診的人依然很多,醫院掛號、拿藥的窗口排著隊,患者以老年人為主。

和兒童醫院擁擠的場面不同,社區醫院里來看病的孩子不多,林萍是現場為數不多帶著孩子來就診的家長,她正在等候醫生給孩子做霧化治療。上週,林萍11歲的兒子開始發燒,她帶著孩子前往兒童醫院就診,經過化驗後發現是支原體感染。在醫院輸液七天后,醫生建議給孩子繼續做霧化治療,於是林萍帶著兒子回到了社區醫院。

馬家堡社區醫院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極目新聞記者,由於兒童感冒感染症狀增多,大概一個月前社區醫院開始接診,目前醫院可提供兒童霧化、肺炎支原體抗體檢測以及輸液治療。該工作人員表示,社區醫院目前接診的患兒大多在學齡左右。

豐台區大紅門社區醫院的一名工作人員則表示,目前社區醫院就診的患兒較多,但排隊掛號情況沒有那麼緊張,「早點來可以排上號。」目前,醫院可為患兒提供輸液、支原體抗體檢等治療檢測項目。

據北京衛健委11月4日發佈,為更好保障兒童就診需求,方便兒童就近就醫,衛健委公佈了全市250家提供兒童門診服務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信息,信息里詳細介紹了全市各社區醫院的服務時間及可提供的治療服務類別。

11月26日,國家衛健委召開新聞發佈會,新聞發言人米鋒表示,監測顯示,近期,我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為主,此外還有鼻病毒、肺炎支原體、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分析認為,近期我國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續上升與多種呼吸道病原體疊加有關。

米鋒提示,大醫院人員密集,等候時間長,交叉感染風險較高,家裡如有兒童患病症狀較輕,建議首選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或綜合醫院兒科就診。公眾要堅持戴口罩、多通風、勤洗手的衛生習慣,出現呼吸道症狀時做好防護。

國家衛健委表示,已指導各地加強統籌調度,落實分級診療制度,發揮醫聯體作用,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技術指導。同時,大醫院人員密集,等候時間長,交叉感染風險較高,家裡如有兒童患病症狀較輕,建議首選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或綜合醫院兒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