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燈禁用前1天:商家主動換回白光燈 電商銷售遙控變色燈

來源:北京商報

市面上氾濫的生鮮燈明顯減少,但並未徹底消失。

11月30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多家生鮮市場看到,目前,大多數商家已將照明燈更換為正常的白光燈。而在電商平台,生鮮燈的功能卻變得更豐富且「隱蔽」,由原先的單色燈具演變為可在多種顏色間快速切換的「神器」。

在多個生鮮市場內,商家撤下原先的生鮮燈,調整前後,肉類檔口的變化最為明顯。以往走進肉類交易區,鮮紅的燈光十分晃眼,襯托得每件商品都色澤紅潤,消費者買回家後卻容易發現並非如此。換回白光燈後,肉類的新鮮程度、肉質一覽無餘。「近半個月,市場里的檔口都陸續換成白光燈了。」一位商家告訴記者,「更方便顧客挑選,對我們的眼睛也有好處。」

不過,北京商報記者看到,仍有部分商家在肉類商品上方懸掛著紅光燈,與使用常規白光燈的商家相比,該檔口的肉類色澤紅潤,顯得十分新鮮;還有銷售水產的商家雖已更換為白光燈,卻在海鮮商品下墊了一層藍色塑料,白光燈照射後仍呈現出藍光效果,這般「障眼法」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北京商報記者調查時發現,目前各電商平台上仍能搜索到生鮮燈,且生鮮燈還有了「調色」功能,可在白光和其他顏色燈光之間隨意切換。在某批發平台,生鮮燈銷量低的單品可售出上百件,銷量高的則近5000件。不同的燈光顏色對應著不同的產品,如暖黃光效果適合水果、麵包等產品,顯得有光澤;暖紅光適用於熟食、燒鴨、滷味等,顯鮮;淡藍光適用於水產、冰鮮等產品。

值得注意的是,在售的生鮮燈還可隨時調節燈光顏色,相比單色燈價格也要貴不少。同樣功率為150瓦的燈具,紅白光帶遙控的售價為233元,單色紅光燈則為95元。

今年7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佈《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顯示,「銷售生鮮食用農產品,不得使用對食用農產品的真實色澤等感官性狀造成明顯改變的照明等設施誤導消費者對商品的感官認知」。該《辦法》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銷售者違反上述規定的,由縣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辦法》的出台,對於保護消費者權益具有促進作用。資深連鎖產業專家文誌宏表示,生鮮燈顏色對消費者視覺混淆功能明顯,使得消費者難以對商品的狀態作出正確判斷,因此對商家使用生鮮燈進行管理是十分必要的。「不過,在執行過程中還需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不斷推動市場良性發展。」

在政策監管之下,大部分商家自覺進行了調整。通州區市場監管局發佈的公告顯示,通州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對轄區各大市場,對豬肉、牛羊肉、水果蔬菜等重點食用農產品攤位的照明燈具改造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其中,小稿村惠民市場新改造的60盞燈具已經全部投入了使用,真實還原了鮮肉的原始色澤。

據瞭解,先前在肉類、蔬菜銷售過程中,一些燈具會讓食品所呈現的顏色和新鮮度有所不同,例如鮮肉在色溫1800K的燈具照射下會呈現紅潤顏色,蔬菜在3000K燈光照射下會顯得更加鮮嫩。

實際上,生鮮燈從生產到使用已形成完備鏈條,生產廠家的宣傳、商家同行的推薦,都使相關店家自動配置生鮮燈。在《辦法》剛發佈時,市面上的生鮮燈使用較為普遍,當時一家熟食店的店主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網上宣傳生鮮燈說可以促進食慾、增加銷售,旁邊攤位幾乎都在使用生鮮燈,所以自己也配備了生鮮燈。

《辦法》正式實施後,對於售賣生鮮燈還突出宣傳「美顏」作用的商家來說,上海滬師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王建坤指出,「明知違法行為而提供幫助有可能被行政處罰」。

北京商報記者 趙述評 胡靜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