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彬《故鄉,別來無恙》:我從謝陽身上汲取了能量

正在熱播中的都市話題劇《故鄉,別來無恙》(以下簡稱《故鄉》)里,任彬飾演了眷念故鄉、心態平和的謝陽。他讓一直活得很緊繃的張沛(任素汐飾)看到了可以慢下來的生活方式,也看到人生旅途中的另一種風景,最終兩個人走到了一起。這樣溫柔而周到的謝陽,和他此前在《一路朝陽》中扮演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範華鵬截然不同,不少觀眾感慨:沒想到這兩角色是一個人演的。

現年34歲的任彬入行後當過群演、做過副導演助理,從小角色演起,終於慢慢得到了觀眾的認可。他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接到每個角色都不會先區分他是好人還是壞人,而只是把他當成活生生的一個人去看待。這次接演《故鄉》時,他正處在非常急躁焦慮的狀態,看到劇本後就被情緒穩定的謝陽吸引了。演完這部戲,他也從謝陽身上汲取了一些能量,告訴自己過好當下,明天的事明天再說。

任彬飾演心態平和的謝陽。

劇中燒烤手藝是任彬自帶技能

《故鄉》里的謝陽非常眷戀故鄉。他喜歡遊玩,於是把成都「邊邊遊」搞成了產業;喜歡燒烤,於是入股了老丹恩的燒烤攤。他很享受在故鄉的生活,就像他跟張沛形容過的那樣,成都像水,他就像離不開水的魚。演員任彬則出生在吉林長春,畢業於吉林藝術學院表演系本科,一個地道的東北人怎麼塑造一個地道的成都人?任彬首先找到了兩個不同地域的人性格上的共性:「我覺得每個地域的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點,但東北人和四川人是有一些共性的,比如都有灑脫的性格,生活中都有一種鬆弛感。」

找到性格共性之後,還要面臨語言上的挑戰。好在他的經理人是成都人,進組前他專門找了四川的朋友進行了語言訓練,拍攝期間也跟劇組的語言老師不斷請教和學習。謝陽身上有一種輕鬆閑適的生活氣息,比如他經常在燒烤攤客串店小二,翻烤手法相當嫻熟。這是任彬作為一個東北人的自帶技能。「我生活中是會做飯的,反正我自己吃覺得還行。但燒烤真的是從中學就會的,那時候我們同學一到週末就支一爐子,自己買炭、買串,自己穿、自己烤,玩著玩著,無師自通就會了。」

劇中,謝陽和張沛在高中就互有好感,但這種萌芽狀態的感情被班主任和張沛的父母打斷了。兩人後來一個留在家鄉成都,一個前往北京打拚事業。人到中年,都是單身的兩人在故鄉重逢,謝陽發現自己依然喜歡著張沛,也用了一種既周到細緻又有邊界感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喜歡。用劇中的台詞來形容,他就像張沛跑馬拉松過程中默默給她送補給的人。這樣溫柔體貼的謝陽,被觀眾稱為「暖男」。

聽到這個評價,任彬笑著說要感謝《故鄉》的導演彭晨發現了他的這個特質。試戲的時候彭晨對他說過,一般來試戲謝陽的演員,都會想辦法演得讓觀眾喜歡這個角色,但任彬沒有考慮這一點,試戲只是展現了謝陽的真誠,在真誠的基礎上甚至讓觀眾討厭也沒有關係。「導演覺得,謝陽身上一定要具備很真誠的這個點。如果光想讓人喜歡,就會顯得有點討好。我覺得現在觀眾能感受到的謝陽‘暖’,其實就是真誠。人一旦真誠了就是暖的,你真心對一個人好和不真心那一定是不一樣的。」

謝陽是個暖男。

跟任素汐、張弛互相托著演

劇中,33歲的謝陽發現自己依然喜歡著33歲的張沛,但他也清楚自己的步調跟張沛不盡一致,對於要不要在感情上再進一步是有所顧慮的。有觀眾認為,謝陽在感情上有點磨嘰,從少年到中年都猶猶豫豫不夠果敢。任彬理解觀眾的想法,因為站在全知視角來看這個故事,大家肯定希望謝陽和張沛趕緊在一起,而現實生活中,30多歲的人對待感情是理性和克製的。「比如你在30多歲的時候想去做一件冒險的事,一定會考慮到家人的想法。克製是符合這個年齡段的思維模式。兩個人都在猶豫,都有顧慮。我倒不覺得磨嘰,這裡邊其實有一種慎重和尊重。」

最後張沛選擇跟謝陽在一起,也選擇跟曾經的自己和解。有人評價,謝陽算是拯救了張沛。在任彬看來,「拯救」這個詞太大了,謝陽只是讓張沛看到了可以慢下來的生活狀態,讓她體驗到了一種不同於以往的生活方式。謝陽和劉楓(張弛飾)也沒有情敵間那種劍拔弩張的氣氛。任彬表示,演員們想呈現給觀眾的是,張沛這輩子不是非得在謝陽和劉楓之間選,也可能遇到別的人,所以兩人誰也別太自信,互相也沒什麼好競爭的。他們其實是非常好的關係,所以謝陽才會老逗劉楓。「生活中你喜歡逗一個人,肯定是你們關係很好,哪怕他翻臉也不怕,有一種你不跟我好,我也跟你好的心態。」

謝陽和張沛最終走到了一起。

謝陽、劉楓和張沛在一起聊天互懟的戲是《故鄉》的一大看點,隨口而出的對白總能讓人情不自禁地樂出來。任彬說,他和任素汐、張弛第一次見面就覺得,由他們三個來演真的是老天最好的安排。「表演上一接觸就會知道,這個演員是可以一起坦誠相待搞創作的那種。創作過程中,我們沒有把這三人弄成傳統的兩個男人爭一個女人的關係,而是希望把趣味性做得更強,成年人會把所有的喜歡都擺在明面上。希望觀眾看的時候不會覺得他們三個是針尖對麥芒,而是覺得這三個人是很有意思的。」

任彬表示,這部戲他跟任素汐、張弛的合作是互相托著演,人物關係是流動的,而不是定格的。「張弛也說,如果劉楓的戲謝陽不樂、張沛不樂,會顯得劉楓這個人很討厭,他們兩人一樂之後就顯得這個角色挺可愛的。同樣地,如果張沛對謝陽的追求表現得特別反感的話,觀眾也會覺得謝陽這個人死皮賴臉,沒有邊界感。所以,表演就是互相給予、互相成就。」

生活上經歷的任何事都對錶演有幫助

《故鄉》播出後,有網民追了好幾集才發現原來謝陽和早前播出的《一路朝陽》里那個精緻的利己主義律師範華鵬是同一個人演的,並感慨兩個角色差距太大,令人意想不到。任彬表示,首先要感謝編劇寫得好,寫了兩種比較極致的人,其次要感謝妝造讓他倆在外形上區分開來。「我在演這兩個角色的時候,倒沒有區分誰是好人,誰是壞人,都只是把他當成活生生的一個人去看待。很多人討厭範華鵬,但現實生活中確實可以找到他的影子,讓觀眾覺得似曾相識;謝陽這個角色有點自帶光環,但要把他演得很真實,才能讓人想起身邊確實有這種情緒很穩定的人。如果我先入為主區分誰好誰壞的話,可能塑造出來的人物就不會那麼接地氣了。」

來北京正式以演員為職業之前,任彬做過群演,也當過副導演助理。他向新京報記者回憶說:「做副導演助理是因為當時確實沒有戲拍。我大學老師的一個學生做了一個戲,正好缺兩個副導演助理。老師就推薦我去。他跟我說別考慮那麼多,先解決生活上的問題。」這份工作讓他學到了不少東西,但也有心酸的時候,因為他的工作之一就把角色備選演員的名字貼到牆上。「其實是一種很羨慕的心態,就會想:我什麼時候能有這樣的角色?什麼時候我的名字能被貼在牆上?」

他覺得自己運氣很好,後來有機會得到製片人和導演的信任,於是踏踏實實從小角色演起,慢慢拿到一些比較重要的角色,也逐漸讓觀眾對自己有了印象——從《愛很美味》里改過自新的蛋糕師張挺,到《一路朝陽》「馳名雙標」的範華鵬,再到《故鄉》中真誠的「暖男」謝陽。回顧過往的經歷,任彬認為生活上經歷的任何事都是對錶演有幫助的。「包括我也在劇院待過一段時間,我認為只要經歷過事,你有所感悟有所體會,必將會在角色里有所展現。」

與此同時,作為演員也能從角色身上學到一些東西,運用到生活中。比如這次接演《故鄉》時,他家裡出了點事,他正處在非常急躁焦慮的狀態,看到劇本後就被謝陽的狀態吸引了。「我一看謝陽這個人物怎麼心態這麼平和,情緒這麼穩定!我一直想成為他這樣的人,也希望通過演出這個角色,從他身上汲取到一些能量,所以就非常積極地去爭取這個角色。」演完之後,他真的受到了謝陽的影響,遇事會告訴自己別著急,因為急也不解決問題。「就應該像謝陽那樣,過好當下,明天的事交給明天。」

新京報記者 楊蓮潔

編輯 佟娜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