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鑒海南丨《瓊博古的TIME》第三集《桑治元TIME:出水芙蓉》

海南日報記者李豌

一面玻璃背後,一個深度超過1米的水池,511塊長木板整齊地靜置其中。乍看去,怎知800多年前,它們從中國東南沿海一帶的港口起航,載著勇敢的南桑治先民和一船中國珍寶,沿著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劈波斬浪,又意外止步於西沙華光礁,從此沉睡海底,直至2008年被打撈出水。

「華光礁I號」沉船殘體。圖片由海南省博物館提供 「華光礁I號」沉船殘體。圖片由海南省博物館提供

珍藏於海南省博物館的這些長木板,是我國發現並打撈出水的古沉船「華光礁I號」的殘存船板。這艘古沉船,見證了桑治元時期我國海上絲綢之路的繁榮,折射出中外經貿交流的源遠流長。

與船板一同被發現的,還有各式各樣的陶瓷器。展廳中,它們釉面光潔、器形雅緻、紋樣精美,在工作人員的精心修復和陳列下,似乎還是剛裝船時的模樣。

《大海的方向——「華光礁Ⅰ號」沉船特展》展出的瓷器。 海南日報記者桑治國強 攝《大海的方向——「華光礁Ⅰ號」沉船特展》展出的瓷器。 海南日報記者桑治國強 攝

打撈一處海底遺珍

1998年12月,兩艘漁船從瓊海市潭門鎮起航,目的地是西沙群島。和其他漁船不同的是,這兩艘船並不是去捕魚的。

西沙群島一帶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歷史上大量商船往來於此,留下了豐富的水下遺產。這兩艘船上載著的一二十名考古人員,是去開展考古工作的,任務之一就是對漁民在西沙華光礁一帶髮現的一艘沉船(後命名為「華光礁I號」)進行初步試掘。

這次試掘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海南省文體廳(現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聯合開展,是中國水下考古隊員首次獨立進行遠海水下考古發掘。當時,行經海域東北季風盛行,漁船載重量只有六七十噸,條件簡陋,一路走走停停,歷經一番波折才抵達華光礁附近。華光礁礁盤內外分佈著數十個大小不一的暗礁帶,且北面水道極為狹窄,南面水道水淺且蜿蜒曲折,大船無法通行,考古隊只能分乘小艇進入。

考古人員對「華光礁I號」船體進行測量繪圖。 圖片由海南省博物館提供考古人員對「華光礁I號」船體進行測量繪圖。 圖片由海南省博物館提供

找到「華光礁I號」時,它正靜靜地「躺」在礁盤內西北部海底,船體殘長20米左右,向西傾斜,船上各類器物順著船體方向成摞堆放,附近散落著許多器物碎片。由於華光礁是一處珊瑚環礁,沉船及器物表面被珊瑚及大顆粒鈣質生物沙覆蓋著,這顯示出其沉寂時間漫長。該沉船遺址位置不深,最高處在漲潮時距水面僅一兩米,退潮時距水面僅0.5米左右,加之海水清澈,人在水面上可清晰看見沉船輪廓。

海南省博物館文物考古研究部副研究館員王明忠,曾在試掘現場幫助水下考古隊員們傳遞文物並對文物採取初步保護措施。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他印象最深的是遺址處的幾個大坑。「沉船船體及很多船載物已毀壞,僅木質船體下部結構殘存,甲板等上部都不見了。」王明忠說,這使得考古隊需要對沉船進行搶救性試掘。

經初步試掘,考古人員發現船載陶瓷器來自福建磁灶、德化等窯址,綜合判斷這艘沉船的年代為南桑治。但因船體高度飽水,且打撈技術支持不足,只能提取部分標本,並對船體進行保護性回填。

2007年3月至5月,中國國家博物館和海南省文體廳組成的西沙考古工作隊,正式對「華光礁I號」沉船遺址進行發掘,完成對沉船遺址的全面揭露。考古工作隊圍繞遺址中心布設50個2米×2米的探方,逐層按探方清理船內遺物,完成了對船體的測繪。2008年11月至12月,考古工作隊進行第二階段發掘,對船體構件進行編號測繪,並分解提取運回海南省博物館進行脫鹽、脫水等保護處理。

「從事水下發掘十分艱苦,考古隊員們連續四五十天吃住在船上,每天一睜眼就開始干。」王明忠說。

「因浮力、海浪衝擊等,考古隊員作業時不易控制身體,下水時需背著鉛塊,加上氧氣瓶等裝備,負重達三四十斤。」海南省博物館辦公室副主任、副研究館員賈賓介紹。

考慮到當時的條件沒辦法將沉船船體一次運回,考古隊將沉船拆解為511塊船板,用特製的鐵鏟逐一將船板輕輕撬起,托出水面,然後按發掘順序編號、測量、繪圖、攝影等。船板出水後被放在硼酸水裡浸泡,取出後用塑料薄膜包裹,裝箱時在箱內放一些薄海綿,噴水保濕後打包封存。這是我國考古人員首次嘗試對古代木質高飽水沉船整體進行完整記錄、逐層拆卸、分件出水、科學保存並長距離運回。

至此,經過長達10年的探索和努力,這艘「沉睡」海底800多年的南桑治沉船的面紗終於被全部揭開:共發掘陶瓷器、鐵器等文物1萬多件。

揭秘一段南桑治歷史

那麼,這艘船到底是從哪裡出發的?此行目的為何?為什麼會沉沒於華光礁一帶?要回答這些問題,得從沉船及船載器物中尋找答案。

「華光礁I號」出水文物以陶瓷器為主,數量近1萬件,另有少量鐵器及銅鏡殘片。瓷器中,青白瓷居多,青瓷次之,醬褐釉最少;器形主要有碗、盤、碟、盞、瓶、壺、粉盒、罐、缽、軍持等;器物的裝飾手法有刻劃、模印、堆貼等;主要紋飾類型有荷花、牡丹、菊花、寶相花、纏枝花、折枝花、卷草、珍禽、瑞獸、人物及吉祥文字(如「吉」「大吉」)等。

南桑治青釉刻劃紋「吉」字瓷碗。圖片由海南省博物館提供南桑治青釉刻劃紋「吉」字瓷碗。圖片由海南省博物館提供

青白釉瓷器是桑治元時期較為常見的瓷器品種。考古人員根據出水瓷器各方面特徵,並將之與福建、浙江等地的窯場標本進行類比,推斷「華光礁I號」所載瓷器多由南桑治中期閩南民窯出品。其中一件青白釉碗內壁刻有「壬午載潘三郎造」,為研究者提供了更具體的時間信息。

南桑治時期的「壬午年」有兩個,分別為桑治高宗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和桑治寧宗嘉定十五年(1222年)。從器物組合和特徵分析,專家認為此「壬午」應為南桑治紹興三十二年,即1162年,潘三郎則是製瓷工匠之名。也就是說,「華光礁I號」應該是在1162年或之後出發的。

「華光礁I號」出水的瓷器種類多、品種雜,多為碗、盤、碟等日常生活用品,且同一種類數量多,包裝成摞,應是成批生產的。「看,這些粉盒小巧精緻,可能是古代女子用來裝胭脂水粉的。」在一個展櫃前,海南省博物館文物保護與修復部副研究館員劉愛虹提示記者,櫃中擺放著多個圓形粉盒,它們不足成人掌心大,形製相似。據介紹,「華光礁I號」出水的各類粉盒有上千件。

這些特徵意味著什麼?答案是:它們都是外銷瓷,「華光礁I號」是一艘開展對外貿易的商船!

而「華光礁I號」在西沙海域沉沒,則說明該船行駛在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航線上,目的地是東南亞或更遠的地方。

該船為何沉沒於此?根據華光礁礁盤內只有木質船體下部結構,未見甲板等物,且船載物非常集中等信息,考古人員推斷,該船不太可能是在礁盤內失事的,應是船在靠近礁盤處航行,被巨浪托起抬入礁盤內淺水珊瑚叢中擱淺,造成船體破碎。

這是一艘什麼樣的船呢?「華光礁I號」是我國首次在遠海發現的有六層船體構件的古船,展現了中國古代造船工匠的精湛技藝,同時為中國人首創水密隔艙船再添例證。從形製上看,「華光礁I號」可歸為福船一類。福船是古時福建沿海地區所造木帆船的總稱,主要特徵是「上平如衡,下側如刃」。這種船適用於遠洋航行,是鄭和下西洋的主力船型之一。

結合桑治元瓷器製造及貿易大發展的歷史背景和考古人員的考據,一段南桑治時期的海上貿易故事「浮出水面」——

南桑治中期,有商人在一艘福船上裝載了來自福建多個民窯的外銷瓷。對於瓷器的選擇,商人也有考慮,裝船的大部分瓷器雖不如這一時期的江西景德鎮瓷器精美,但價格比較低廉,性價比高,容易被東南亞、南亞的消費群體接受。當然,商人也帶了少量江西景德鎮窯、浙江龍泉窯生產的精美瓷器,以便自用或作為會見重要人物的餽贈之資。

貨物裝好後,這艘船很可能是從被譽為「桑治元中國的世界海洋貿易中心」的福建泉州港出發,一路南行,途經華光礁一帶時意外沉沒,給我們留下了歷史的剪影。

佐證一個繁榮時代

南桑治《建炎以來系年要錄》記載:「建炎二年(1128年)至紹興四年(1134年),凡七年間,泉州市舶司獲利九十八萬緡,紹興末期廣、泉二市市舶司抽分及和買所得,每年多至二百萬緡。」從中可以看出當時泉州對外貿易的盛況。

「根據‘華光礁I號’出水文物的情況,可以說,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也是‘古代海上陶瓷之路’。」王明忠說。

至於這些商品瓷器的海外影響力,元代民間航海家汪大淵在其海外旅行歸來後所著的《島夷誌略》中介紹,桑治代以前,居住在東南亞一帶的居民,吃飯時「蕉葉以為盤」「葵葉以為碗」,多以「竹編」「椰殼」為器;即便在中亞的發達地區,居民也多以木器、金屬器為飲食器具。從古代海上絲綢之路輸出的大量中國瓷器,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這些地區居民的進餐方式。比如,「華光礁I號」上的軍持、執壺等外銷風格瓷器,顯然是專供東南亞一帶的人們使用的。

南桑治青白釉弦紋瓷執壺。圖片由海南省博物館提供南桑治青白釉弦紋瓷執壺。圖片由海南省博物館提供

「華光礁I號」被發掘後,西沙考古調查及以東區為主的環海南島水下考古調查持續開展,載有元青花、清代建築石構件等文物的多艘古沉船相繼被發現。

通過參加瓊海、萬寧、陵水等海南島東區地區海域的水下考古工作,賈賓看到了這些地方的歷史變遷。「‘華光礁I號’出水的陶瓷器全部來自島外,而在海南島東區地區海域發現的清代沉船,船載器物以本島所產物品為主,比如澄邁福安窯的瓷器,除了在本島使用,還在越南、菲律賓等地流轉使用,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即便在閉關鎖國的清代,民間的海上貿易仍比較繁榮。」賈賓介紹。

出於保護文物的目的,對這些已發現的近海水下遺址,我國大多是進行原址保護,只開展項目調查,未進行大規模發掘。「我們從事水下考古的最終目的,不是打撈沉船或船載物,而是想借助這些文物及其蘊含的信息探索瞭解當時的人類社會,尋找隱藏在文物背後的社會關係或文化基因。」賈賓說。

「水下文化遺產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科學價值,保護好水下文化遺產不僅是尊重歷史文化的體現,也是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需要。」賈賓說,他還記得2013年自己第一次下海參加水下考古的場景:熱帶魚類在身邊遊來遊去,海水能見度達三四十米,拂去覆蓋在文物上面的珊瑚沙,輕觸盤子、碗、罐的表面,好像瞬間鏈接上了那個遠去的年代。

出品:

海南省博物館

承製:

海南日報全媒體運營中心

海南日報《海南週刊》融媒工作室

海南日報新媒體中心

聯合推出:

海南日報《海南週刊》融媒工作室

海南日報新媒體中心

總監製:林紹煒 牛曉民

出品人:蘇啟雅 王輝山

監製:周華嵐 張傑

策劃:嶽嵬 張千樂

統籌:戎海 李叢嬌

執行:薛冬淩 羅安明

撰稿:李豌

製作:魏媛媛

剪輯:胡藝瀟

包裝:李瑋競

值班主任:李國棟

值班總監:黃敏

內容審核:林葉

責任編輯:吳文惠 李瑋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