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畫丨海口騎樓老街:老街「不老」 趣味新潮

中新網海口12月9日電 (記者 張茜翼)作為海口的城市文化名片,騎樓老街濃縮了這座城市的百年延綿歷史。在這裏,城市文脈與市井煙火相容,創新業態與百年底蘊交錯,編織出「舊」與「新」共榮共生的文旅畫卷。

12月8日,「江山如畫」網上主題宣傳活動(海南)採訪團走進海口騎樓老街。圖為海口騎樓老街里的南洋風格建築。中新網記者駱雲飛 攝

12月8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指導,中國新聞網、海南省委網信辦主辦的「江山如畫」網上主題宣傳活動(海南)採訪團走進海口騎樓老街,尋味城市的文化記憶和城市氣息。

騎樓老街是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其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南桑治時期。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闖南洋的海南人回鄉,在德勝沙路、中山路、博愛路等街區建造了融合中西方及南洋文化風格的騎樓建築。

12月8日,「江山如畫」網上主題宣傳活動(海南)採訪團走進海口騎樓老街。圖為遊客在海口騎樓老街遊玩。中新網記者駱雲飛攝

12月8日,「江山如畫」網上主題宣傳活動(海南)採訪團走進海口騎樓老街。圖為遊客在海口騎樓老街遊玩。中新網記者駱雲飛攝

經歷時代變遷,騎樓老街不複當年風采。經過海口市政府多年的系統修復,老街重新煥發生機。整個街區業態豐富,百貨、布料、餐飲、旅店、工藝品等諸多行業重現。

博愛路、新民路、得勝沙路……來自黑龍江的遊客郝書文拿起手機定格下海口不同街道的騎樓建築。郝書文說,他曾觀摩過福建、廣東等多地的騎樓建築,但他最偏愛的是海口的騎樓,「這裏的文化氛圍和商業氣息結合得恰到好處,而且很多騎樓的設計更加精緻、風格更加獨特」。

12月8日,「江山如畫」網上主題宣傳活動(海南)採訪團走進海口騎樓老街。圖為遊客在海口騎樓老街選購特色飾品。中新網記者駱雲飛 攝

在中山路,他被熱鬧的騎樓下的集市所吸引,「穿越」到時尚潮流的新世界。街道兩旁店舖相連,既可以賞花梨、沉香等工藝品,又能品嚐咖啡、雞屎藤、清補涼等當地小吃,天后宮、海南非遺藝術館點綴其間。

老街上,創意美食、原創手作、網紅茶飲、潮流文創一應俱全。諸多頗有文藝範兒的小攤販吸引著來自各地的遊客。各家商舖忙著待客,集市上的遊客摩肩接踵。

12月8日,「江山如畫」網上主題宣傳活動(海南)採訪團走進海口騎樓老街。圖為遊客在海口騎樓老街遊玩。中新網記者駱雲飛 攝

12月8日,「江山如畫」網上主題宣傳活動(海南)採訪團走進海口騎樓老街。圖為遊客在海口騎樓老街遊玩。中新網記者駱雲飛 攝

一邊是熠熠生輝的老街歷史,一邊是活力湧動的老街新貌,在舊與新的碰撞間,郝書文感受到了海口騎樓鮮活的生命力。

走出水巷口,一家伴手禮店門庭若市,不少遊客在店裡選購商品。可以作為禮品的老爸茶點、包裝精緻的鷓鴣茶、各種熱帶水果的跨界搭配……充滿創意的海南特產吸引了眾多年青人。

老街「不老」,趣味新潮。近年來,海口騎樓老街得到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重點保護和發展,周圍相繼建設多座大型停車場,風格各異的店面紛紛入駐,國內外遊人到訪「打卡」,各類藝術節和藝術展覽相繼舉辦,民俗活動保留原汁原味,複活的老街更有底氣回首歷史。

「90後」瓊籍「海歸」青年高天胤策劃的「時間匠人」主題展正在海口騎樓老街開展,講述海南非遺技藝傳承的故事。在他看來,利用創新的元素將鄉土文化進行潮流藝術化創造,可以讓更多「Z世代」瞭解海南。(完)

【編輯:蘇亦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