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河北長城保護員:祖孫三代的傾情守護

新華社石家莊12月9日電(記者郭雅茹)在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劉家營鄉桑園村,長城保護員郭洪秀在爺爺家寒暄過後,就拉著爺爺郭文滿的手說:「爺,我上山去看看啊。」

「我從小就跟著我爺、我爸上山巡長城。」寒冬,山風凜冽。郭洪秀在羽絨服外又套上防風服,戴上厚手套,拎著砍刀和垃圾袋,準備出發。他指向遠處說:「那4座敵樓就是我負責巡守的,從我爺到我爸再到我。」

郭洪秀在巡守長城。(方竟凱攝)郭洪秀在巡守長城。(方竟凱攝)

盧龍縣內現存明長城22.3公里,有重峪口、桃林口和劉家口3個關口,敵樓86座,墩台若干,由11名長城保護員日常巡守。山脊上蜿蜒約2公里的長城路,郭家祖孫三代一走就是40餘年。

「以前鄉親們上山拾柴禾,走累了就在敵樓里休息、避風,那時候不知道長城保護意味著什麼。」郭洪秀的父親、55歲的郭海軍回憶說,20世紀80年代,通過政府宣傳大家瞭解到保護長城的意義,郭海軍的父親郭文滿也在那時成為長城保護員。

「咱有責任把長城看好了。」郭海軍說。

郭家巡守的這段長城海拔高、遠離村落,雖然人為破壞的風險降低了,但巡守難度大大增加。

因為人跡罕至,秋冬時節野草荊棘能有一人多高,上山只能一邊用砍刀開路一邊走。「我們家這把刀也是‘祖傳’的了。」郭洪秀笑著說,然而即便是砍刀開路、身著長褲,一路下來腿上還是經常被刺破。

荊棘叢生、長城陡峭,這條守護的路上,郭家父子曾多次遇險。

「可能是人對危險的一種本能反應,我當時聽到草響的聲音就覺得不對勁,趕緊躲起來不敢出聲,隨後就看到一條約3米長、手腕粗的黑蛇爬了過去。」郭海軍回憶起那次遇蛇的經歷,現在還是後怕。

還有一次是幾年前的深秋,郭海軍檢查完4座敵樓後,下山時不慎扭傷了右腳,但山上信號不好,電話打不通。他只能拖著右腳一點點往山下挪,兩個小時才挪了幾百米。好在家人上山來找,把他背下了山。

因為這次扭傷,郭海軍的右腳總使不上勁兒,於是守護長城的任務落到了兒子郭洪秀身上。

「今年大年初二我上山,結果腳下一滑摔出去10多米,腦袋磕石頭上,當時就出血了。」郭洪秀說,遇到陡坡要手腳並用,稍有不慎就可能摔倒。

郭洪秀在巡守長城。(方竟凱攝)郭洪秀在巡守長城。(方竟凱攝)

雖然屢次遇險,郭家人卻從未想過退縮。「小時候我就愛跟著我爺、我爸上長城,不嫌遠也不嫌累。」郭洪秀說,如今自己也總帶著兒子爬長城,「咱就生在這長城腳下,可不得好好保護起來,讓後人不僅能在書本、電視上看到長城,更能看到家門口的長城。」

閱讀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