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滑和短道你看哪一個?北京上演冰上版「東成西就」

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劉少昂(前)在比賽中。 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劉少昂(前)在比賽中。 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本週末,北京同時迎來兩場重磅級頂尖冰雪賽事——在國家體育館舉行的國際滑聯花滑大獎賽總決賽,以及在首都體育館舉行的短道速滑世界盃北京站。兩項賽事一柔一剛,你呼我應,堪稱冰上版的「東成西就」。

作為雙奧之城,北京在後冬奧時代比賽數量不斷增加,並充分利用場館、人才、文化等冬奧遺產,加快推進「體育+消費」「體育+文旅」等產業高質量融合發展。過去一個月,有5項頂級國際冰雪賽事在北京舉行,本週末短道世界盃和花滑大獎賽總決賽更是同時進行。

昨天的短道世界盃北京站首個決賽日,首都體育館座無虛席。一名賽事組織者直言,從業以來從未見過這麼多觀眾花錢買票看室內體育比賽。世界盃北京站開票後,兩個決賽日的門票40分鐘內售罄。

首都體育館吸引了大量冰迷前來觀賽。 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首都體育館吸引了大量冰迷前來觀賽。 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看台上座無虛席,賽場內也是你追我趕。昨天首個決賽日,中國隊拿下4銀1銅,中國女將的表現更是出乎外界預期——中國女子短道當下整體實力要稍弱一些。總教練張晶表示,這兩年能看到女生們的進步,但在與南韓、荷蘭、加拿大、美國等世界最高水平選手對抗時,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但這一次,女生們給了大家太多驚喜。公俐拿到1500米銀牌,這是今季中國隊在女子單項上的首枚獎牌。公俐直言這枚獎牌意義特別重要,讓她看到了去追趕頂尖選手的可能。

500米方面,範可新、王曄一老一少同樣給大家帶來了驚喜。今季,範可新在北京冬奧會後復出,一枚500米銀牌足以證明她依舊有競爭力。頒獎儀式上,範可新再度親吻冰場的畫面更是讓人動容。

中國隊慶祝奪得2000米混合接力銀牌。 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中國隊慶祝奪得2000米混合接力銀牌。 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在首體的東側,相距十餘公里的「冰之帆」國家體育館,正同時上演著一幕與首體激情風格迥異的唯美賽事——國際滑聯花樣滑冰大獎賽總決賽,全世界花滑及短道高手,用各自的方式詮釋著對美與速度的追求。

這是花滑大獎賽時隔13年重回北京,各單項參賽陣容堪稱「神仙打架」。男子單人滑6名選手中,有4人進入過「300分球會」。男單短節目中,美國新星馬里寧開場便成功完成了艾基塞爾四周跳(4A),以106.90分暫列短節目第一位。昨晚,馬里寧再度挑戰4A,雖然落冰失誤,但仍以314.66分首次拿到大獎賽總決賽冠軍。

短節目完成4A後,馬里寧也談到了與北京的淵源。「在成功落冰的那一刻,我切實感受到了北京和4A的聯結。」馬里寧希望把4A留在北京,也以此向羽生結弦致敬。北京冬奧會時,羽生結弦正是在首都體育館挑戰過4A。儘管沒能成功,但羽生結弦用他多年的努力告訴大家,挑戰4A是有可能的。

儘管沒有中國選手參賽,但本屆大獎賽總決賽也不乏中國元素。12月7日開幕禮上,安香怡領銜表演了開場節目《蟾宮折桂》,這名17歲的北京女生表示,能在家門口看到世界頂尖高手的訓練和比賽,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

傳承和利用好冬奧遺產,是北京對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如今,冬奧場館開始承辦各項頂級國際賽事,這也是體育產業的核心資源,可以串聯起眾多產業領域。作為「雙奧之城」的北京,無論是奧運級別的場館,還是服務過奧運會的體育人才,都是一筆筆豐厚的財富。

這個週末,花滑和短道的「剛柔並濟」,國家體育館和首都體育館的「東成西就」,再度引燃了北京的冰雪熱情,也讓大家看到了後冬奧時代冰雪運動的可持續發展。

新京報首席記者 孫海光

編輯 王春秋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