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北方多地「極光」刷屏 未必有看上去那麼「美」

    12月1日,黑龍江大興安嶺,漠河市現絢爛極光。視覺中國供圖    12月1日,黑龍江大興安嶺,漠河市現絢爛極光。視覺中國供圖

    這段時間,「極光」刷屏了。

    香港時間12月1日19時左右,位於我國最北端的漠河再一次出現了明顯的極光現象。此後,北京北部也出現了有記錄以來的第二次極光,內蒙古額爾古納市多地首次發現極光現象……不少網民疑問:是什麼導致今年漠河經常出現極光,又是什麼導致極光「光顧」北京這樣緯度相對較低的地區呢?

    簡單來說,主要原因可以歸納為兩個方面:一是地球磁極的位置正在逐漸向俄羅斯與我國的方向漂移,二是今年經常有強磁暴現象的發生。

    「磁極」是什麼?磁極就是地球磁場南北極。地球的磁軸(也就是連接地球磁場南北極的假想直線)與地球的自轉軸具有一定夾角,這就導致大多數極光出現的位置雖然在地理極區附近,卻並不是環繞著地理極點的。有意思的是,地球磁軸與自轉軸的夾角並不是固定不變的,也就是說磁極所對應的地理位置是可以發生變化的。磁極附近的區域通常更容易出現極光現象。

    21世紀以來,北半球的磁極位置,正在從加拿大方向越過極區,逐漸向俄羅斯與我國「東漂」而來,這意味著當磁暴發生時,在我國看見極光的概率會比之前高一些。如果想知道什麼時候能看到極光,可以關注地磁暴的預報信息。當預計有非常強烈的地磁暴發生時,就有很大概率可以看到極光。當然就目前而言,還是在我國緯度較高的地區更容易看見極光。

    前文提及的「磁暴」,是指地球磁場的全球性劇烈擾動,一般是由太陽風暴引起的,太陽風暴會使太陽噴發出能量很高、超聲速的物質。而「強磁暴」的產生過程是這樣的:能量很高、超聲速的物質到達地球後會壓縮地球的磁場,造成地球磁場的擾動,這樣一來,如果物質具有南向磁場(即與地球磁場的方向相反),則會引起更加劇烈的擾動。可以用「電吹風吹頭髮」類比太陽風暴噴射物質到達地球的過程:當我們以不同溫度、不同風速的風(對應不同能量與速度的太陽物質)吹頭髮時,感受到的風吹頭髮的程度(對應磁場擾動程度)都是不一樣的。

    詩人屈原在《天問》中用「龍」這一意象來描述極光,形象地將其稱為「燭龍」,併發問「日安不到,燭龍何照?」意思是太陽照不到的地方,極光是如何亮起來的呢?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太陽噴發出的物質裹挾著磁場到達地球,使得地球磁場發生劇烈擾動,導致更多的高能粒子沿磁力線進入兩極地區的大氣,通過碰撞激發大氣分子/原子發光,這就是極光。

    值得一提的是,中緯度極光大多是紅色的,而不是我們印象中常見的綠色,但是這兩種顏色的極光又都是由氧原子內的電子躍遷產生的,所以是什麼導致它們的顏色不同呢?其實就是氧原子的能量和所處的海拔不同。中緯度極光位於250千米-400千米的高度,而極區極光位於100千米左右的高度,這也使得中緯度極光的能量比極區極光的能量要低,能量與波長是成反比的,所以中緯度極光的波長比極區極光的波長要長,也就是從波長較短的綠光變成了波長較長的紅光。在12月1日漠河出現的極光中,能看到綠色,這很大程度上說明此次地磁暴事件非常強烈。

    極光很美,但背後的磁暴事件卻對人類的生產生活有巨大威脅。清朝鹹豐己未年的《欒城縣誌》上,有著「赤氣起於西北」的記載,這對應的是1859年9月的「卡靈頓事件」。根據史料記載,「卡靈頓事件」造成了長達8天的惡劣空間天氣。所幸那時的人類社會主要依靠蒸汽機和人力,還沒有無線電通信和電力傳輸網絡,「卡靈頓事件」並未給地球帶來過於嚴重的災難。

    但到了現代就不一樣了——1989年3月的一天晚上,伴隨著強烈的極光活動,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供電網絡全部癱瘓,全省陷入長達9個小時的黑暗和寒冷之中。與此同時,美國、日本的通信衛星出現異常,全球無線電通信信號受到極大幹擾。這次事件雖然不如「卡靈頓事件」強烈,但它對人類生活有著更大的影響。據估算,假設「卡靈頓事件」發生在今天,它直接導致的經濟損失能夠達到數萬億美元。

    這一次的地磁暴事件雖然遠沒有「卡靈頓事件」時強烈,但是它也可能讓衛星導航設備的誤差增大、極區輻射增強,從而導致其跨極區飛行風險的增加,甚至有可能影響到信鴿的活動。從這個角度來說,在中緯度地區看到強烈的極光,對我們的日常生活來說未必有看上去那麼「美」。

    (作者係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生)

吳婧怡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3年12月11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