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腐十八年,獲刑十五年,「末任鐵道部長」盛光祖如何走上末路

來源:中國新聞週刊

「末任鐵道部長」、鐵總首任「掌門」盛光祖一審獲刑十五年。

12月12日,最高法官網發佈消息,陝西省寶雞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原中國鐵路總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盛光祖受賄、利用影響力受賄一案,對被告人盛光祖以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百萬元,以利用影響力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七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百萬元,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五年,並處罰金人民幣六百萬元;對盛光祖犯罪所得及孳息依法予以追繳,上繳國庫。

經審理查明:2004年至2022年,被告人盛光祖利用擔任海關總署黨組副書記、副署長、黨組書記、署長,原鐵道部黨組書記、部長,原中國鐵路總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等職務上的便利,為有關單位和個人在企業經營、項目承攬、職務晉陞、工作調整等方面謀取利益,非法收受上述單位和個人財物折合共計人民幣5666萬餘元。2021年11月,盛光祖利用原擔任中國鐵路總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的職權和地位形成的便利條件,通過其他國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行為,為相關單位在企業經營方面謀取不正當利益。其間,盛光祖非法收受相關人員財物折合共計人民幣714萬餘元。

寶雞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被告人盛光祖的行為構成受賄罪、利用影響力受賄罪,數額特別巨大,均應依法懲處。鑒於盛光祖部分受賄系未遂,到案後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主動交代辦案機關尚未掌握的部分受賄犯罪事實,認罪悔罪,積極退贓,全部贓款贓物及孳息已追繳,依法可以從輕處罰。法庭遂作出上述判決。

鐵路、海關是盛光祖的兩個關鍵詞。官方曾通報,盛光祖「靠海關吃海關」「靠鐵路吃鐵路」,用人腐敗和用權腐敗交織,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企業經營、項目承攬等方面謀利。

盛光祖生於1949年4月,今年74歲,他在鐵路、海關係統工作數十年,曾任鐵道部部長、海關總署署長。如今以貪腐十八年,獲刑十五年收場。

深耕鐵路系統超過30年

關於盛光祖,傳聞其出生於鐵路世家。子承父業,進入鐵路系統。

他早年經歷也有不同版本。一說是盛光祖19歲參加工作,先在江寧縣一公社大隊插隊,後進入同濟大學工程系就讀,不久又轉到上海鐵道學院學習。該學院2000年與同濟大學合併,同濟大學官網也曾將盛光祖列為校友。

還有說法稱,盛光祖19歲大學畢業,20歲時分配到了南京鐵路分局工務段工作,從此與鐵路結緣。

不爭的事實是,盛光祖深耕鐵路系統超過30年。盛光祖先後擔任上海鐵路局南京分局、杭州分局的分局長兼黨委書記,濟南鐵路局局長、黨委書記,45歲任鐵道部黨組成員、總經濟師,50歲任鐵道部副部長。

關於他早年獲提拔,媒體報導過這樣一件事。在1980年的一次抗洪搶險中,盛光祖光著腿和工人們一起下水搶修鐵路,這給當時在現場視察的上海鐵路局領導深刻印象。加之當時盛光祖口碑也不錯,不久,他就被提拔為上海鐵路局南京分局副書記,更在一年內,連升兩級。

這隻是他仕途進步中的一個縮影。

據《時代週報》報導,盛光祖的愛好是打橋牌,只要有空,他每週週末都會在南京鐵路球會打橋牌。橋牌當時風靡全中國。由於盛光祖的牌打得不錯,還做了江蘇省橋牌協會主席。

一位盛光祖的牌友曾說,盛光祖打牌時從不談工作,他的牌搭子是其辦公室主任。盛光祖打牌時沒什麼架子,牌友們經常分抽他的煙。其橋牌水平挺高,贏多負少。

兩次臨危受命的「救火隊長」

盛光祖的仕途一直充滿挑戰與轉折,2000年他由鐵道部副部長轉任海關總署副署長,這次「空降」就屬於臨危受命。

當時正值廈門遠華走私案和湛江特大走私案後,海關係統出現大範圍的人事調整。彼時媒體提到,盛光祖能當「救火隊長」,一個原因是其沒有錯綜複雜的背景,能夠大展拳腳,更重要的是他做事膽大心細,有思路,有魄力,常常能切中要害。

在海關總署,盛光祖步步陞遷,曆任海關總署黨組副書記、副署長,總署黨組書記、副署長(正部長級),2008年任海關總署署長、黨組書記(正部長級)。

三年後,他的仕途再次迎來轉折。

2011年2月,盛光祖突然被召回鐵路系統,緊急出任鐵道部黨組書記,後出任部長。前任鐵道部黨組書記、部長劉誌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

法院查明,劉誌軍整個貪腐歷程長達25年,非法收受財物超6000萬元。執掌鐵道部後,劉誌軍徇私舞弊、插手工程招投標,後被判死緩,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官方通報,劉誌軍任職鐵道部期間,濫用職權幫助公司獲取非法巨額利益,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惡劣社會影響,收受他人巨額賄賂,對鐵路系統出現的嚴重腐敗,有主要領導責任。

媒體報導,盛光祖調回鐵道部,外界寄予了太多的期待,期待其能大刀闊斧地改造,清理劉誌軍留下的爛攤子。

盛光祖也說過,查處劉誌軍體現了中央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懲治腐敗的堅強決心。上任第二天,盛光祖就召開鐵路建設系統電視電話會議,立下「廉政軍令狀」。

盛光祖明確表態,「我個人及黨組成員決不插手幹預鐵路工程項目,在鐵路工程招投標、物資設備採購等方面,堅決做到不批條子、不打招呼、不徇私情、不施加影響。」

誰承想,他也步了劉誌軍的後塵。

從「劉跨越」到「盛高阻」

當時媒體評論,劉誌軍留下三點教訓,其中之一就是「大躍進式的鐵路發展模式」。

2002年9月至2011年2月,劉誌軍執掌鐵道部,彼時的鐵道部堪稱「獨立王國」,有自己的公、檢、法系統,職工數量龐大。

彼時的劉誌軍也意氣風發,有「站在火車頭上的部長」之稱。他在推廣高鐵方面,可以用「狂飆突進」形容,因此被稱為「劉跨越」。

高歌猛進的背後是債台高築。彼時的京津高鐵、武廣高鐵分別耗資206億元和1200億元。當時有報告預計,鐵道部的利息費用很快將超過1000億元。

事實上,除了債台高築,彼時外界對高鐵建設也褒貶不一。能否確保安全、質量、廉潔,防止出現嚴重「硬傷」,也是外界討論最多的。

盛光祖上任後,選擇了另一條極端之路。他認為中國高鐵運營時間短,缺乏經驗,多次召開全路運營安全會議,敲定了降速方案,同時降低設計標準。

這一系列舉動引發不小爭議,盛光祖也就成了一些民眾和專家學者眼中的「盛高阻」,認為他阻礙了中國高鐵的發展。

2011年7月,「7·23甬溫線特重鐵路事故」發生。兩輛動車追尾,造成40人死亡、172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達19371.65萬元。

事故發生後,履新不到半年的盛光祖被認為事故處置不力,向國務院作出深刻檢查。鐵道部原部長劉誌軍被認為對事故負有主要領導責任,但因為他已經落馬,與被查一事併案處理。

這次動車事故後,盛光祖領導下的中國高鐵踩下「急刹車」,境內9000公里高鐵全面降速,350公里時速降至300公里,250公里時速降至200公里。

「末任鐵道部長」

鐵道部很快也迎來了大變革。2013年3月,全國人大通過《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轉變職能方案》,鐵道部被分拆,成立新的國家鐵路局和中國鐵路總公司,盛光祖由此成為最後一任鐵道部部長。

彼時,曾有記者問盛光祖,「作為末任鐵道部長是否感到遺憾?」盛光祖說,「沒有遺憾」,「我當不當部長沒有關係,關鍵是鐵路要發展好」。

2016年10月,盛光祖到齡退休。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6月底至8月底,中央第八巡視組對中國鐵路總公司進行了專項巡視。

巡視組在反饋問題時提到,黨的領導不夠堅強有力,公款吃喝嚴重,個別幹部帶病提拔、跑官要官,工程建設、物資採購、貨物運輸等重點領域權力尋租問題較為嚴重。巡視組還提到,一些領導幹部親屬子女在鐵路系統經商辦企業、吃裡扒外、靠路吃路等問題時有發生。

同時,巡視組還收到反映一些領導幹部的問題線索,已按有關規定轉中央紀委、中央組織部等有關部門處理。

盛光祖則表示,巡視組發現和指出的問題,客觀真實,切中要害,將嚴肅處理巡視組移交的問題線索。對移交的問題線索,逐項進行整改落實和問責處理,問題不查清不放過。

2016年6月1日至8日,中央紀委要求和中央國家機關工委第三專項檢查組對中國鐵路總公司開展了巡視整改專項檢查。當年10月,檢查組反饋意見時提到,發現主要的問題是,部分整改措施落實存在「就事論事」問題,對巡視指出的問題舉一反三、解決深層次問題不夠,部分整改措施落實不到位。

另外,中國鐵路債務問題在盛光祖任期也沒有解決。劉誌軍落馬後,當時《證劵日報》報導提到,截至2010年年底,中國鐵路企業負債約1.8萬億,總資產約3.3萬億,負債率約56%。

等盛光祖離任,據《中國鐵路總公司2016年度審計報告》顯示,截至當年3月末,中鐵總資產總額為6.35萬億元,負債達到4.14萬億元,負債率達到65%。

2016年11月,67歲的盛光祖被任命為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國家鐵路集團官網顯示,2017年10月,盛光祖仍以該身份參加活動,2018年時只被稱為「老領導」。

他的被查也相對突然。就在2022年1月底,中國國家鐵路集團相關領導還曾對盛光祖致以新春的問候和節日的祝福。

2022年3月25日,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消息,原中國鐵路總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盛光祖涉嫌嚴重違紀違法,配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同天下午,國鐵集團黨組召開黨組(擴大)會議,通報原中國鐵路總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盛光祖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配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會議指出,要充分認清盛光祖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對鐵路事業和鐵路形象造成嚴重傷害,對鐵路政治生態和幹部職工隊伍造成重大影響。國鐵集團黨組要堅持把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擺進去,黨組成員把落實「一崗雙責」、在反腐倡廉中的擔當作為擺進去,各級領導幹部把遵紀守法、廉潔自律的思想和行為擺進去,切實做到真吸取教訓、真反思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