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鳴龍少年》編劇:寫「學霸」的學習方法,是道大難題

青春勵志劇《鳴龍少年》正在優酷熱播中。該劇聚焦高三師生,呈現了當代青少年直面困境、突破自我的成長歷程。對於劇中男主角雷鳴(張若昀飾)出場一頭少白頭的設定,日前,該劇編劇陳舒接受採訪表示,劇作希望雷鳴的出場是有一點滄桑或者是故事感的,而且劇中很多故事涉及到雷鳴十年前的閃回,他的人物形像要做個明確的區分。「雷鳴不僅是經歷過人生從最輝煌到最穀底,他還是有心魔的人,那樣的情況下一個人一夜白頭很正常。」

張若昀飾演雷鳴老師。

少年逆襲故事吸引人

《鳴龍少年》講述了以雷鳴和桑夏(黃堯飾)為首的一群教師,從教育和心理輔導等角度,因材施教、創新教育教學方式,幫助五位來自不同家庭的學生創造高考奇蹟,實現人生反勝的故事。陳舒最初被這個故事中的「少年氣」所吸引,「一群少年的逆襲故事永遠是會吸引我的。」此外,陳舒表示,《鳴龍少年》的敘事模式具有理想主義氣質,一幫失意的人要去完成一件基本上不可能的事,而故事本身承載的內容又是很當下很現實的。

對於《鳴龍少年》的劇本創作,陳舒坦言,第一個難點是,編劇團隊文科生偏多,在寫硬核的學習部分時,大家把高三所有的教材都買了,自己做一遍題,在做到理科題的時候,編劇陳舒遇到高一的題目就已經有些吃力了,「要怎麼寫‘學霸‘的學習方法,這是我們遇到最大的難題。」

因為編劇團隊相對來說都比較年輕,甚至離開校園沒多久,最初寫作的時候,大家更多代入的情感是在少年人物身上。因此,在第二輪劇本之後發現,雷鳴、桑夏等成年人的部分,遇到了很大的創作瓶頸。陳舒坦言,直到丁黑導演以及張若昀等主創的加入,有一個具體人物的投射和想像,到第三第四輪劇本修改時,編劇團隊對雷鳴和桑夏也有了更多共情。

與300多名師生和家庭進行了訪談

在《鳴龍少年》開拍前,團隊曆時近一年,與300多名師生和其背後的家庭進行了訪談,以及在10餘所學校走訪創作。據陳舒介紹,編劇團隊去上了高三的課,瞭解學生的學習,學校的當地情況,對家長老師等大量人物進行採訪,此外,大家還會看大量的資料,看一些相關的紀錄片。劇中採用的教學方式、人物設定等都來源於採風和田野調查的素材。整個創作中,還有專業的學習指導、心理指導,他們運用在實踐過程中被檢驗過高效、趣味的學習方法和有效的心理理論,為劇情的專業度把關。

在採訪學生和家庭的時候,編劇團隊希望把各個階層的採訪都做到,其中既有靠獎學金支撐自己學費的學生家庭,也有在北京排名前三的好學生,「我們希望能夠采到光鮮亮麗的名門子弟,還希望采到寒門貴子。」比如劇中的學生李燃,他本身是由奶奶撫養長大的縣城的孩子,他的人生命運會遭遇到所謂不公正的待遇,「在他身上我們探討的是,命運的不公落在一個孩子人生的起點上,但是他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尋求未來的公平。」

在曆時近一年的採風調研中,有很多刷新陳舒認知的故事和人物。最初在陳舒的概念里,學校里是沒有心理老師這種職位的,但在採風中去到幾乎所有中學中,心理教師都是非常重要的職務。比如,採訪中的師大附中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視,整個一層樓全部是心理活動教室,非常大,裡面有學生的秘密樹洞,每學期排心理劇,對學生進行冥想等疏導。編劇團隊到師大附中進行採訪的時候,有一個心理老師給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個95年左右的女老師,非常漂亮,活潑,對工作充滿了熱忱,劇中桑夏的塑造也來自於採訪中遇到的這些心理老師。

劇中的桑夏老師。

雷鳴帶有一點創傷後的應激綜合徵

劇中,張若昀飾演的男主人公雷鳴是一名天賦異稟的老師,但是他出場的時候不太符合典型的教師印象,他有點像一個社會人,或是生意人,顯得有些油嘴滑舌的,頭髮都有白的了。在陳舒看來,由於雷鳴的成長經歷,導致他從小有叛逆心理。在進入開篇故事時,雷鳴是帶有一點創傷後的應激綜合徵,在他的概念里,絕對不會和學生做朋友,要和學生保持距離,只教他們怎麼達到好成績就行了,不需要教他們做人。所以,剛開始看到的雷鳴是有點不近人情、有點冷酷的,這個過程當中他遇到了桑夏,遇到了11班的學生。

和雷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桑夏,不顧外面發生什麼事情,她都是可以自行發電的小太陽。11班的學生也是,雖然他們一個個性格迥異,他們對於雷鳴的付出是有感知的,他們也會同樣回饋給雷鳴。陳舒表示,在劇情後半程,雷鳴和桑夏的教育觀有一個轉換和融合。「他倆一個是狼性的唯分數論、成功論,而另一個是更在意學生的人格完善,更在意學生的成長體驗,最後兩個人進行了很微妙的轉換和融合。」

——編劇答疑——

新京報:劇中為了確保教育公平,所謂的好學校和稍微後進點的學校進行了合併,這件事情是真實存在的嗎?

陳舒:對,不管是在文本資料上還是線下的調研採訪當中,我們都遇到過兩校合併的案例。有一些可能是為了促進區域的經濟開發,比如現在這個區需要把更多的學校資源融合在另一個區域,幫助這個區域進行房產、經濟其他的文化建設開發;還有一種是為了促進教育資源的公平流動。在教育改革中會發現優質師資的輪崗製,也是教育資源的公平和共享。

新京報:劇中有很多專業的心理學理論,桑夏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也是採訪實際取材中收集到的嗎?

陳舒:對,我們前期看了非常多的心理學相關資料,採訪了非常多的心理老師,桑夏的很多細節也來自於心理老師的人物原型。實際進入到劇本寫作的時候,劇組特意聘請了一位心理指導,有一位資深的心理專家在進行指導。尤其是其中一集專門有涉及到青少年抑鬱症話題,我們對此尤其謹慎,字字句句都得嚴謹。

雷鳴和學生們。

新京報:雷鳴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是如何得來的?

陳舒:樹狀圖是學生們普遍在通用的一種思維導圖的變體表述,「房樹人實驗」是心理學測試中一種最入門級的測試方法。學習這一部分,尤其是硬核學習對編劇來說是大難題,我們花了很多心思在上面。在前期我們會去B站,有很多學習型的博主,我們基本上都關注了,我們研究學習型博主上課的時候,在做知識輸出影片的時候,怎麼把乾貨滿滿的知識輸出,搞出流量,並且很有趣味。我們學習他們的一些語言方式和教學方法。到最後寫的時候,我們也有一位學習指導老師,幫我們解決這些問題。通過採風和調研會發現,高三「趣味學習」這個事基本不可能,一般就是題海戰術,就是做卷子。但在故事中去如實地表現高三的學習其實是不看好的,是很枯燥的。在學習指導的幫助下,在不要太離譜的原則下,編劇團隊創作出一些相對來說更視覺化的或者是更有趣味性的學習方式,比如雷老師的唱K背單詞,歷史老師會用飛花令教學生背知識點,地理老師用打太極來教洋流,這些都是在學習指導的幫助下來完成的。

新京報:劇集第一集節奏非常快,但到第六集的時候才進入到全劇「考學學習」的主事件。從第一集到第五集的篇幅,大多集中在對學生和老師個人困境的描寫,這種節奏安排有著怎麼樣的考量?

陳舒:這也是我們編劇團隊從寫作開始,直到導演拍攝,包括做後期的時候,一直縈繞著我們,都在擔心的問題。我們會覺得主敘事就是逆襲考學這件事,(如果進入得慢)觀眾會不會不願意跟隨追劇了。後來丁黑導演的話給了我們很大的底氣。我原本都做好心理準備了,導演可能會要求編劇把節奏調快點,但是導演沒有要求編劇加快速度,他讓我們把前五集的內容更紮實地進行捆綁,寫得更實在,更具有現實性。在導演看來,說到底人物是最重要的。我們前面用了五集都是在塑造人物,雷鳴、桑夏,11班的五個少年,他們是怎麼樣的人,他們遇到什麼樣的困境,他們渴望什麼樣的人生,他們所期待的改變是什麼。只有當前面充分建構起觀眾和角色的情感共鳴,讓觀眾能夠感受到這個人就是我,或者這個人很像是我身邊的某某人,真實的情感建立起來以後,後面觀眾才會順理成章地追看劇情,真正願意跟隨這些角色一起經歷他們的命運。

新京報記者 劉瑋

編輯 佟娜

校對 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