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作文」風波:什麼才是對董宇輝真正的愛護?

連日來,東方甄選「小作文」事件持續發酵,也把董宇輝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所謂「小作文」,其實就是宣傳文案。有東方甄選工作人員聲稱,經典「小作文」多數由文案團隊創作,並非全部出自主播,也就是董宇輝之手。這惹怒了不少董宇輝的粉絲,認為這是對他的一種「背刺」,否認他為東方甄選做出的貢獻。

儘管各方之後都出面回應,比如董宇輝確認文案確實有工作團隊的參與,俞敏洪希望大家能夠用理性的方式和態度表達自己的觀點,但到目前為止,這場風波並未平息,甚至導致東方甄選掉粉超10萬,股價大跌。

實際上,就「小作文」談董宇輝,恐怕是掰扯不清的——董宇輝再厲害,也很難一個人包辦所有宣傳文案;反過來說,工作人員也不可能取代董宇輝的作用。

時間回到今年年初,針對離職傳聞,董宇輝就曾在直播間首次回應:「自己現在很好,沒有離職,與老俞(俞敏洪)和小孫(孫東旭)並沒有任何矛盾,大家不要擔心。」今年6月,董宇輝也曾表示,「新東方給了我高管的待遇,從走紅到現在才七八個月,我對於現在薪金已經非常知足了,這薪金已經完全超出了預期。」

董宇輝三番五次向外界表明自己沒有「受委屈」的態度恰恰證明,其粉絲對東方甄選的「不滿」由來已久,「小作文」事件不過是一個導火索罷了。對此,有媒體評論,東方甄選和董宇輝已經被非理性的「飯圈文化」所裹挾。

但這麼說,恐怕也是值得商榷的。

「飯圈文化」在當下的互聯網語境中無疑帶有貶義,意味著粉絲「瘋狂」地愛護自家偶像,甚至到了不講道理的地步。但應該看到,董宇輝不是偶像,他的成名既不靠顏值也不靠炒作,粉絲對他的喜愛主要是因為他的談吐、才華以及從草根一路打拚出來的曲折經歷。

換言之,董宇輝粉絲對他的愛護,也自帶維護「努力」「奮鬥」「公平」等樸素價值觀的意味。因此,把他們和娛樂圈里一些無腦袒護自家偶像的粉絲畫上等號,恐怕還是不夠妥當的。

更重要的是,如果堅持這樣的劃分,就把董宇輝的粉絲完全擺到了東方甄選的對立面。從商業角度來看,這樣的做法也可能要三思,因為董宇輝的粉絲不僅是粉絲,同樣也是東方甄選的客戶。

因此,強調已經給了董宇輝足夠優厚的待遇、足夠耀眼的地位,一本正經地批評粉絲,可能並不是對董宇輝真正的愛護——如今矛盾的激化,似乎也證明了這一點。

但是,粉絲們「力撐」董宇輝的行為一旦過激,同樣也有可能走到愛護的反面。至少從目前來看,東方甄選仍是最適合董宇輝工作、成長的土壤。舉個例子,以學識見長的董宇輝要是跑到了一些低俗、瘋狂的直播間,還能不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呢?因此,東方甄選發展得越好,董宇輝也會有更值得期待的前途,這個簡單的道理大家不會不懂。

其實,東方甄選,或者說整個直播行業的一大風險就是對單一IP的依賴,去IP化、矩陣化的趨勢對大多直播機構而言是必然的選擇。因此,東方甄選培養其他主播的做法也很難說是針對董宇輝個人。

再進一步,不妨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如果在一家公司過於突出某個個體,是不是也會讓其他同事產生一些微妙的心理?這次東方甄選工作人員對「小作文」到底是誰寫的表示異議,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換句話說,粉絲們可能也該換位思考,態度如此激烈地維護董宇輝,真的是為他好嗎?

說到這裏,真問題已經顯現——在這場風波中,最受傷的不是別人,正是董宇輝自己。一邊是培養他、幫助他,讓他一舉成名的東家,另一邊是支持他、喜愛他,一直站在他身後的粉絲,你說,他該怎麼選比較好?

曾經有人對新東方在資本市場過於保守和謹慎表示不解,對此,俞敏洪曾表示,「讓天上的雄鷹理解地上的蝸牛是怎麼爬的,我覺得是不可能的事情。」他的意思是,一個人在「怎麼賺錢」之外,事業上的追求應該還包含理想主義。

這也正是董宇輝值得被愛護的原因。他之前就曾說過,「除了個人待遇,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值得關注。」哪些事情呢?肯定有繼續在直播間傳播知識和快樂,更有他曾經提過很多次的教育事業。

所以,不必把董宇輝的理想簡單地定義為更高的待遇、職位。人們愛護董宇輝,不是在愛護某個個體,而是在愛護普通人對生活的珍視與熱愛、對知識與眼界的無限追求,對理想主義的堅守。

讓董宇輝安安靜靜地做自己,就是對他最好的愛護。他的走紅,曾經喚起人們對遠方、對生命本真價值的渴求,這是一種值得珍惜的體驗。如果這種體驗最終還是逃不過流量、數據的衝擊,淪為網絡輿論漩渦里的犧牲品,無疑是令人遺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