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豬襲擾村莊致1死3傷:逝者在蝦田被發現,老實本分養育一兒一女

來源:長報導

12月13日傍晚,青龍村飄著綿密小雨,寒風來襲,昏暗的街上難見人影,多數人家屋門緊閉。

楊春霞家門前,十幾人表情肅穆地聚在門口,不時傳出歎息哭泣聲。

前一日,她的丈夫吳新發在蝦田勞作時,被一隻不知從何處竄來的野豬咬傷大腿動脈。由於受傷時沒人發現,幾小時後因失血過多去世。

接下來的24小時,楊春霞一直沒闔眼。

一名村幹部告訴九派新聞,這頭重達300多斤的野豬共造成1死3傷,當日已被擊斃。

談及此事,村民們都想不明白,這頭兇猛的野豬為何出現在平原村落,「村里八九十歲的老人都沒有聽說過野豬傷人的事情,怎麼會遇到這樣的意外?」

[1]野豬出沒

位於湖北監利市分鹽鎮東區,距離城區40公里,轄區1050戶,村民多務農,以種植水稻、再生稻和養殖小龍蝦為生。

12日早上,吳新發和妻子買回塗料。因這幾日忙於裝修房屋,蝦田已好幾天沒人看護,吳新發讓妻子留在家裡做飯,自己去一公裡外的蝦田查看水位。

楊春霞記得丈夫於8點多出門。午飯做好後,她撥通丈夫的號碼,另一邊始終無人接聽。她一開始不覺得奇怪,丈夫平日喜歡將手機調成靜音,吃飯又愛拖拉。她想著,邊洗衣服邊等他回家。

可洗完衣服還不見丈夫回來。她著急,決定去田里找找。

來到田里仍見不到人影。她在田里來回張望,只見丈夫趴在蝦田間的地上,淺色的外褲被鮮血浸紅,人已沒有呼吸。

「完了。」楊春霞覺得天塌了。

秋收過後,這片田地鮮少有人。吳新發被妻子發現時已是下午1點。沒人知道他是幾點遭到襲擊,如何遇害。法醫來時,楊春霞看見丈夫身上留下多處月牙形的傷痕,右腿被咬出一塊成人手掌般大小的創口,骨頭露出。

事發第二天九派新聞在現場看到,一根被拔出的木樁擱置在旁,直徑幾十釐米的抽水管露出破裂的鋸齒狀,不遠處留下幾釐米深的豬腳印。楊春霞告訴記者,丈夫的手機掉落距此10米左右的雜草中。

事發現場次日。圖/九派新聞楊冰鈺事發現場次日。圖/九派新聞楊冰鈺

在青龍村,沒人知道「兇手」長什麼樣子。而近4公里遠的南廟村,不少人目睹了一隻野豬進村。

「他的獠牙有十幾釐米,重三百多斤,像處於發情期,見到人就撞,發起攻擊的時候汗毛是立著的。」羅陽曾在田里見到過幾斤重的野豬仔,但這麼大的野豬,還是頭一次見。

12日上午,聽說它在村里出現,羅陽本想出門「一睹為快」,卻被野豬盯上。

那隻野豬猛地朝著他衝來,撞向他的小腿,獠牙將他的手蹭破了皮,留下一條約2釐米長的傷口。另一位村民本在河邊釣魚,被突然出現的野豬撞進水中。

許是看見人群,野豬也受到驚嚇,在街上亂竄,11時左右衝進一戶人家。

沒人敢進去與它搏鬥,村民們撥打報警電話。幾小時後,野豬被民警當場擊斃。四個成年男性將它抬上車,搬離現場。

村民們聽說,被捕的野豬已被相關部門人員進行無害化處理。但他們擔心還有另外的野豬。此前,每逢傍晚,村民們喜歡散步消食。事發後大部分人家門緊閉。民警提醒,出門最好結伴而行。

青龍村村幹部告訴九派新聞,野豬入村致1死3傷。死者於1973年出生,在蝦田勞作時被咬而死,「我們這是平原,八九十歲的老人都沒有聽說過野豬傷人的事情,那隻豬300多斤像頭牛,殺傷力巨大。」

他稱,鎮里的幹部已去縣里處理此事,尚不清楚補償相關的問題。

四個村民合力抬走被擊斃的野豬。圖/社交媒體截圖四個村民合力抬走被擊斃的野豬。圖/社交媒體截圖

[2]房沒修完

「多老實一個人,勤勤懇懇努力了半輩子,換來個這樣的結果,命苦啊。」

13日下午,吳新發的家裡坐滿了人。接到噩耗後,眾親戚連夜從外地趕來。他們圍在還沒來得及火化的遺體邊歎氣,也有人幫他的妻子忙裡忙外。

對於突發的這場意外,所有人都難以置信。在大家眼裡,吳新發老實忠厚、善良本分、熱心助人。在村里踏踏實實地生活了幾十年,從未做過出格的事。

楊春霞告訴九派新聞,自己是鄰村人,1994年經人介紹和丈夫相識,雖然他家條件不好,但倆人都幼年喪父或喪母,加上他勤儉持家、為人踏實,兩人決定一起過日子。

這些年他們靠種稻穀,養龍蝦、鱔魚為生,養育了一兒一女。最初他們連稻穀的種子都要找人借。上半年借來稻種,下半年豐收還回去。能夠申請貸款後,變成了今年借貸明年還。如此反復,才能勉強維持生計。偶爾,吳新發憑藉自學的泥瓦手藝,賺點費用。

這個季節正是農閑,稻穀收割完,只需要養養蝦苗。但吳新發閑不住,他常白天裝修房子,夜裡跑去田里看蝦。太晚了就睡在田邊的木屋裡,裡面除了工具只剩下一張小木板床。風順著門上的縫隙往裡面灌,但他還是這樣湊合著睡。

農田邊的木屋。圖/九派新聞 楊冰鈺農田邊的木屋。圖/九派新聞 楊冰鈺

他們住的房子已建十幾年,三層高,但還沒完工,樓頂是前段時間封的,只有一樓能住人。裡面除了簡陋的傢俱,沒有任何多餘的東西,仍是毛坯房模樣。樓梯兩邊沒有扶手,台階凹凸不平。

自建的房屋尚未完工。圖/九派新聞代夢穎自建的房屋尚未完工。圖/九派新聞代夢穎

楊春霞說,整棟房子都是吳新發做的,打地基、挖牆腳、砌磚塊。幾年前為了拆木板,他從梯子上摔下傷了腰。也因此不再趕工期,「每天能做一點是一點。」

女兒吳雪已結婚生子,平日在廣州做早餐生意。覺得她忙碌,父母平日很少主動聯繫。但出事的前一天,是外孫女的生日。吳雪記得,晚上給母親打了影片電話,看到倆人正忙著裝修,有說有笑。可第二天收到弟弟的消息,「說爸快不行了。」

她不敢相信,昨天還說說笑笑的人,怎麼突然就不行了。她給母親打電話,只聽到哭聲。一位叔叔告訴她,被發現的時候,人就不行了。

回憶父親時,她強裝鎮定,說到動情處仍會掉淚。她說,父親對兒女嚴厲,但從未打過他們。讀書時無論成績好壞,他都鼓勵「努力了就行」。儘管對兒女不苟言笑,但見到外孫和外孫女,父親總是滿臉笑意。

「我爸平時沒什麼愛好,愛宅在家裡,給他買鞋,也捨不得穿。做事累了就抽菸,或是跟朋友喝酒。」吳雪說,她常勸父親不要太操勞,但他總不聽勸,「他是個老好人,親戚朋友需要幫忙,哪怕再累再辛苦,他也會去。」

現在家裡房子沒修完,田里還有幾千斤蝦。雖然還沒來得及計劃未來,但姐弟倆想好,不能留母親一個人在家。

而楊春霞擔心,女兒已經出嫁,兒子在異地打工,又還沒結婚,「現在把他困在家裡這麼久,找對象都難,工作又要怎麼辦?」

[3]野豬已被移出「三有」野生動物名錄

羅陽發現,隨著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加強,以及生態環境改善,連平原上的野豬都多了起來。

據媒體報導,目前全國31個省份中28個有野豬分佈,其中26個省份的857個縣(市、區)存在野豬致害,趨勢日益嚴重,「人豬衝突」已在多地屢屢發生。

大慶市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秘書長付建國告訴九派新聞,野豬具有較高的生存能力和繁殖力。再加上生態環境的恢復,野豬的天敵逐漸減少,而野豬的繁殖能力要高於天敵的捕食速度。

因野豬曾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捕殺野豬從法律上而言屬於違法,讓不少村民頗感無奈。不過根據國家林草局6月30日公佈新調整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在部分地區致害嚴重的野豬被調出「三有」名錄。

付建國提醒,野豬被移知名單並不意味著可以隨意獵殺,「為避免有人打著狩獵野豬的名義私自捕殺其他野生動物,狩獵行為應由當地有關部門組織並監督。」

九派新聞檢索發現,近年國內多地成立了針對野豬危害的「護農狩獵隊」。江西省興國縣政府曾發佈《野豬危害防控告知書》提醒當地村民,如發現野豬損毀農作物事件,應及時聯繫護農狩獵隊,安排專業人員前來獵捕,切勿自行捕獵。

安徽省金寨縣發佈的通知中要求,狩獵隊員必須隨身攜帶狩獵證、持槍證以開展控制性獵捕野豬工作。狩獵期間,縣林業、公安等部門將聯合所在地政府開展督導檢查。

野豬氾濫下,如何緩解「人豬矛盾」?付建國表示,要堅持保護優先原則不動搖,把握好「保護」和「防控」的度,將其數量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否則難免陷入「濫捕濫殺—數量銳減—保護—氾濫成災—濫捕濫殺」的循環。

被「除名」後,野豬造成的損害如何補償也是討論的一大焦點。

廣強律師事務所刑事律師胡寒冰向九派新聞介紹,根據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定,因保護本法規定保護的野生動物,造成人員傷亡、農作物或者其他財產損失的,由當地人民政府給予補償。

「但因野豬已經被移出‘三有’野生動物名錄,也不屬於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無法依據《野生動物保護法》獲得補償。不過如果因被野豬傷害出現生活困難的情況,可以申請社會救助。」

胡寒冰表示,為解決矛盾,多地出台補償規定。如上月,《重慶市陸生野生動物致害補償辦法》正式出台並施行。若野豬傷人或糟蹋莊稼,可申請政府補償。但目前《湖北省陸生野生動物致害補償管理辦法》還在立法階段,尚未出台。

河南澤槿律師事務所主任付建認為,若遇到類似意外,應給予一定幫扶。

(文中吳新發、楊春霞、吳雪、羅陽為化名)

九派新聞記者楊冰鈺代夢穎湖北監利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