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大學霸到王者榮耀教練,電競治好了她的容貌焦慮

在當下很流行的十六型人格測試中,姚瑤屬於「競選者型」人格,這種人普遍熱情、樂觀且思想開放,是優秀的溝通者。

在姚瑤過往的經歷中,這些特點確實表現得比較明顯。

在浙江大學唸完金融學,她跨專業跨院校跨地區考上了北京大學的研究生。2015年環球小姐的選拔中,她獲得北京區域賽總決賽季軍。參加綜藝節目錄製、創業開MCN公司、成為王者榮耀職業戰隊總教練,姚瑤的人生彷彿「開了掛」,每一步都走得精彩。

「讓每個人活出自己生命的光彩。」這是姚瑤的人生信條,「很土的一句話,但我就是這麼想的。」

姚瑤擔任王者榮耀世界歐冠盃One Team總教練。 圖/姚瑤社交媒體姚瑤擔任王者榮耀世界歐冠盃One Team總教練。 圖/姚瑤社交媒體

時間

11月中旬,2023年王者榮耀職業賽事的最後一項重頭戲——世界歐冠盃KIC(以下簡稱「世冠」)的大幕正式拉開。KPL(王者榮耀職業聯賽)分組戰隊選拔結束後,11月22日,來自全球多個分組的11支外卡隊伍正式亮相。

從教練到選手,在這個99%都是男性的賽場上,姚瑤一上場就吸引了眾多觀眾的注意。作為港澳台分組One Team戰隊總教練,這個身材高挑、長相甜美的女孩,帶領隊伍豪取外卡賽十連勝,以不敗之身晉級小組賽。

如果說進入正賽已經是完成了隊伍當初參賽時設定的目標,那麼,隨後以D組第2成績晉級淘汰賽,對One Team來說完全是意外之喜。畢竟,這支戰隊從無到有只用了短短一週時間,而全員從11月9日齊聚線下到現在也不過才一個多月。

10月底接到要組建隊伍到台灣參加資格賽的消息,如何快速召集有王者榮耀和AOV(王者榮耀國際版)經驗的選手成為了擺在姚瑤面前最大的問題。恰逢杭州亞運會剛結束,她靈機一動,想到可以先聯繫亞運會王者榮耀項目的參賽選手試試。時間緊,任務重,但姚瑤還是抓緊每一分鐘,每次試訓,為每個位置都選到了實力不錯的人。

在有限的時間里盡力將事情做到最好,這是姚瑤的行事準則之一。正如她當年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從浙江大學金融學系「三跨」考入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那樣,說起來簡單,事實上,在短暫的備考時間里,她幾乎竭盡全力。

楊鵬(ID:花樓)(左)、陳煜鎧(ID:玄鎧)為姚瑤觀賽助威。 圖/姚瑤社交媒體楊鵬(ID:花樓)(左)、陳煜鎧(ID:玄鎧)為姚瑤觀賽助威。 圖/姚瑤社交媒體

經歷

從金融到藝術,學習內容與電競八竿子打不著的姚瑤,是如何成為職業戰隊總教練的呢?答案既簡單又複雜。

簡單來說,「熱愛」兩個字足以概括。2018年開始看電競比賽,姚瑤的大部分空閑時間都花在了這上面。時間不會騙人,她相信自己確實是熱愛電競的。

複雜點說,就要從姚瑤之前的工作說起。基於要體驗創業的想法,她開辦了一家MCN(多渠道網絡)公司。經過幾年的發展,公司運轉逐漸平穩,漸生退意的姚瑤開始思考下一站該去往哪裡。電競不是她頭腦一熱衝動之下做出的選擇。入行前,姚瑤考慮了很多,「我覺得它還是一個比較年輕且有發展前景的領域,同時,在這個行業里,我的能力也可以有一定的發展。」

跨入電競行業的第一步,姚瑤進入了英雄體育VSPO,職位是總裁業務助理。還沒想好具體要往哪個方向發展,她希望能在VSPO的工作中得到一些啟發。帶著這樣的目的,本就愛跟人打交道的她和很多不同板塊的工作人員進行了交流,慢慢確定了想做戰隊賽訓相關的工作。

「定了方向之後,我就跟所有我能接觸到的,做賽訓的優秀的人去交流。因為我不是職業選手出身,也沒有相關背景,那(我想知道)像我這樣的人要如何獲得機會,以及發展過程大概是怎樣的。」在此期間,姚瑤主動出擊,蒐集到了不少有用的信息,也認識了像陳芳輝(ID:虎妞)、桑治季澤(ID:SK)、楊鵬(ID:花樓)等有著豐富帶隊經驗的教練員。

從小到大,姚瑤好像就沒變過。

小時候,她看到電視里參加選美的模特身披綬帶,站在舞台上閃閃發光。長大後,她就報名了環球小姐選拔,並拿到北京區域總決賽季軍,成為了身披綬帶站在發亮燈下的人。「我的性格一直都是這樣,我喜歡的事情、嚮往的東西,我都希望不只是遠遠地看,而是親身經歷一下。」

在WE二隊的執教經驗幫助姚瑤更好管理One Team。 圖/姚瑤社交媒體在WE二隊的執教經驗幫助姚瑤更好管理One Team。 圖/姚瑤社交媒體

實踐

大概是在今年的五六月份,姚瑤開始挨家挨戶聯繫球會老闆。靠著一份堅持,她敲開了WE的大門,得到了執教二隊的機會。「之前,我對做教練的認知可能都是基於前輩的分享,是理論層面的,但是WE給了我第一次實踐的機會,我終於把理論的東西具象化呈現在了眼前。所以,我非常感謝WE。」

總結這次實踐經歷帶來的收穫,姚瑤認為主要可以分為業務和管理兩個層面。

帶隊之前,她曾經專門向職業戰隊教練請教過關於英雄BP(扳選)的問題,比如英雄間的counter(克製)關係、紅藍方的BP思路等等。那時,教練們給姚瑤的回答是,有些東西不確定,很難一下子概括。

直到自己帶隊伍,姚瑤才真正聽懂這句話。「大家有時候會不理解,說明明拿某個英雄出來更好,為什麼教練不用。因為有時候選手真的打不來,或者說可能選手使用另一個英雄會更自信。它(BP)是一個非常人格化的事情,而不是一套死板的公式。」

在隊伍管理上,姚瑤同樣感觸很深,團隊遊戲,溝通至關重要。做教練之前,站在觀眾視角的她很難想像,一群20歲上下的男生會因為各種事情鬧情緒,還大都喜歡憋在心裡。但當某一天,看到隊伍打野和上單突然在訓練室里大哭時,她才直觀感受到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並最終爆發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那天,他們只能臨時推掉了訓練賽,先幫助選手們調整心態。

整理好在WE實踐出的真知,姚瑤把它們帶到了One Team。一名初出茅廬的教練要如何做好隊伍管理,她又伸出來兩根手指,「一是業務能力要足夠強,二是你的人生閱曆要比他們豐富。」無論在WE,還是One Team,自知遊戲理解仍處在入門級別的她,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就主動跟大家探討。給予隊員們支持和信任,姚瑤也得到了隊伍的認可。「他們知道我是第一次帶隊或者登台,也願意跟我分享他們的理解,願意跟我一起去打出漂亮的成績,我覺得真心相待是非常重要的。」

作為唯一一支晉級8強的外卡戰隊,總教練姚瑤也面臨巨大壓力。 圖/姚瑤社交媒體作為唯一一支晉級8強的外卡戰隊,總教練姚瑤也面臨巨大壓力。 圖/姚瑤社交媒體

壓力

世冠外卡選拔賽開打前,One Team訓練賽的表現並沒有那麼好,姚瑤的預期是隊伍能壓線進入小組賽。賽後複盤,選拔賽能夠十戰十勝,除了因為選手們個人能力在外卡隊伍算是上遊水平外,更重要的一點是場上五個人溝通做得不錯。

小組賽階段,One Team所在的D組只有廣州湯臣G一支KPL戰隊,對他們來說,這絕對是個好消息。但與此同時,棘手的問題也發生了。小組賽抽籤前夕,姚瑤和隊內的幾位選手先後開始發燒。

得知首戰對陣湯臣G,每個人的壓力都很大,姚瑤更是焦慮到失眠。對手是今年KPL夏季賽冠軍,雙方存在的實力差距已無需多言。而且,因為隊員生病,One Team不但幾天都沒打訓練賽,選手們也基本沒有精力排位。

難熬的狀態下,曾在佛山DRG、北京WB等隊任教的楊鵬跟姚瑤聊了聊,分享給她一些經驗。再後面,姚瑤也想通了,如果自己一直焦慮,這種情緒難免會傳染給隊員。「說實話,我認為打湯臣G的第一把是非常有機會(贏)的,但凡我們不把他們想得那麼可怕,當正常訓練賽來打,真有可能會贏。」

作為唯一一支晉級8強的外卡戰隊,One Team淘汰賽首戰將面對今年挑戰者杯的亞軍成都AG超玩會。姚瑤深知這一仗難度很大,想從對方手中拿下1分都是非常困難的。「但我們不會放棄,這次世冠,他們(選手)都進步、成長了很多,希望這次能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我特別希望走下這個舞台,他們能獲得更好的機會。」

為了給孩子們鼓勁,姚瑤會開玩笑似地跟隊員們說:「小組賽打了湯臣G,淘汰賽又遇上了AG,之後還有可能會跟南京Hero久競交手,大家一定要好好表現,打得好了,就有機會被更多人看到和喜歡。」

在電競道路上,姚瑤的收穫比想像中更多。 圖/KPL王者榮耀職業聯賽在電競道路上,姚瑤的收穫比想像中更多。 圖/KPL王者榮耀職業聯賽

收穫

大學時偶然讀到彭鋒的《回歸:當代美學的11個問題》,姚瑤便毅然決然報考北京大學,成為了彭鋒的研究生。在北大學習的經歷開闊了姚瑤的眼界,更為她積累了實實在在的人脈。因為北大和故宮,北京成為了姚瑤最喜歡的城市之一。

後來,無論是參加《中國成語大會》等節目,還是白手起家開公司,新鮮感之外,姚瑤也從中得到多個維度的提升。對她來說,所有事情不是單純體驗過,爽過就夠了。

她慢慢發現,很多事情做著做著,得到的收穫往往比想像中還要多。之前讀書的時候,她靠用功就能拿到好成績。後來開公司,僅憑一人單打獨鬥是不行了,她學會了組團隊。現在當教練跟做老闆又不一樣了,轉會期確定了大名單,這批人就至少要一起戰鬥一個賽季。姚瑤正學習如何在手中的牌無法改變的情況下,盡力打好每一局。她笑著說:「如果這一點也能做好,可能我未來有小孩的時候,也可以更加有耐性。因為小孩就是這樣,無論聰明漂亮,還是長得不好看,很笨,你都必須接納,很積極陽光地去面對他們,希望他們變得更好。這個事情我能學會的話,會是我人生很重要的財富。」

另外,世冠登台BP,還意外治好了姚瑤的容貌焦慮,「我覺得電競這個舞台,總體還是不看臉的。」

聊過去,聊當下,聊未來,姚瑤的語氣總是輕快明朗。對於未來,她也不會做任何預設,不做太長時間的規劃,「活在當下,做任何事情的時候,我都是這樣想的。」

這幾天,姚瑤和One Team的隊員們已經抵達深圳,準備開啟淘汰賽的劇情。對於深圳之行有何期待?姚瑤興奮得像個孩子:「去吃椰子雞,這就是我的期待!」

新京報記者 趙雪

編輯 吳正陽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