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任高級人道主義和重建協調員,聯合國為何選她?

當地時間12月22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第2720號決議,要求聯合國秘書長任命一名「高級人道主義和重建協調員」。如今,聯合國終於確定了具體人選。

據央視新聞報導,當地時間12月26日,聯合國方面任命即將卸任的荷蘭副首相兼財政大臣西格麗德·卡格為加沙地帶高級人道主義和重建協調員。

聯合國表示,在這個角色中,卡格將推動、協調、監測及核查向加沙地帶運送的人道主義救援物資,她還將幫助建立一個聯合國機制,加速通過那些沒有捲入衝突的國家向加沙地帶提供援助。

協調員將負責「推動、協調、監測及核查救援工作」

在社交媒體上,卡格宣佈已經向荷蘭國王提交辭呈,將於2024年1月8日正式卸任荷蘭副首相兼財政大臣職務。聯合國方面表示,卡格預計將於同一天正式擔任加沙地帶高級人道主義和重建協調員。

「和平、安全和正義一直是我的動力。」卡格寫道,她接受了這項特殊的任務,希望能為更美好的未來做出貢獻。

根據聯合國的說法,卡格將負責建立一個機制,以加速援助物資進入加沙地帶,並推動、協調、監測及核查救援工作,包括使援助卡車在進入加沙地帶前經過檢查,確保它們沒有攜帶任何非人道主義物資。在此過程中,卡格將獲得聯合國項目事務廳的支持。

在上個月的講話中,卡格曾強調需要足夠的人道主義援助進入加沙,「在這個黑暗的時期,重要的是,戰爭行為必須尊重國際法和國際人道主義法,以避免無辜平民受害,並及時提供足夠的人道主義援助。」

卡格在政治、人道主義、發展事務以及外交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曾在聯合國不同機構內擔任高級職位。據聯合國介紹,2007年至2010年,卡格曾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東和北非區域主任;2010年至2013年出任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助理秘書長;2013年至2015年,她曾是禁止化學武器組織和聯合國敘利亞特派團特別協調員;2015年至2017年,轉任聯合國駐黎巴嫩特別協調員。她會講荷蘭語、德語、法語、英語、西班牙語和阿拉伯語。

隨後,卡格返回荷蘭政壇出任政府職位,先後出任荷蘭貿易與發展合作大臣及外交大臣。自2022年1月起,她擔任荷蘭副首相兼財政大臣。荷蘭外交大臣斯洛特稱,鑒於她淵博的知識和非常廣泛的(外交)經驗,卡格是這個具有挑戰性角色的合適人選。

荷蘭副首相兼財政大臣西格麗德·卡格。圖/IC photo荷蘭副首相兼財政大臣西格麗德·卡格。圖/IC photo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一段時間,以色列和聯合國的關係日趨緊張。當地時間12月26日,就在卡格獲得聯合國任命的幾個小時前,以色列政府宣佈,將停止向在巴以地區工作的聯合國職員自動發放簽證。

據新華社報導,以色列政府新聞辦公室發言人埃隆·利維指責聯合國是巴勒史丹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的「同謀」,以色列將視聯合國職員的個體情況,考慮是否批準他們的簽證申請,以色列將停止和那些與「哈馬斯宣傳機器」合作的機構打交道。

12月初,以色列外長高漢宣佈撤銷聯合國巴勒史丹被佔領土人道主義協調員林恩·黑斯廷斯的簽證。

聯合國方面回應稱,聯合國前往以色列的簽證一直是根據具體情況個別發放的,就像其他成員國一樣,他們將繼續在這個問題上與以色列合作。

加沙地帶條件達到「噩夢般」水平

這項高級人道主義和重建協調員的任命正值加沙地帶民眾面臨嚴峻人道主義危機之際。近期,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在訪問加沙地帶後,形容這片飛地的條件達到了「噩夢般」的水平。

電力和藥品的短缺使得大部分醫院無法正常運轉,饑荒的風險籠罩著加沙地帶的民眾。

當地時間12月21日,聯合國綜合糧食安全階段分類(IPC)報告稱,加沙地帶受嚴重糧食不安全影響的家庭比例是全球有記錄以來最高的,其中57.66萬人處於災難性饑餓水平。

「一天不吃任何東西已經成為常態。」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世糧署)指出,在加沙地帶,十分之九的人長時間不吃飯,孕婦等營養脆弱群體面臨的風險更高,嬰幼兒需要的奶粉和牛奶嚴重短缺。可用水也非常稀缺,每人每天可用水量不到2升,遠遠低於生存所需的15升。

「在短短兩個月之內,加沙地帶(的民眾饑餓程度)惡化如此之快,這樣的規模和速度,我從未見過。」世糧署首席經濟學家阿里夫·侯賽因說,加沙地帶的每一個人都在挨餓,人們非常接近疾病的大規模暴發,因為沒有足夠的營養,他們的免疫系統也變得非常脆弱。

IPC報告警告稱,饑荒的風險每天都在增加,而進入加沙的援助不足是造成普遍饑餓的原因。

當地時間12月11日,加沙汗尤尼斯,民眾湧向運水卡車領取飲用水。圖/IC photo當地時間12月11日,加沙汗尤尼斯,民眾湧向運水卡車領取飲用水。圖/IC photo

本輪巴以衝突爆發初期,加沙地帶被「全面封鎖」,人道主義救援物資難以進入。經過多方斡旋,以色列允許數量有限的卡車通過埃及的拉法過境點,將人道主義援助物資運送到加沙地帶。但聯合國稱這些不過是「涓涓細流」,無法滿足200多萬人口的基本需求。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還指責以色列在加沙的戰術,密集的空中轟炸給加沙境內人道主義援助物資的分發製造了巨大障礙。

當地時間12月15日,以色列內閣又批準一項「臨時措施」,允許人道主義援助物資通過以色列與加沙地帶之間的凱雷姆沙洛姆口岸進入加沙。在衝突爆發前,超過60%的貨運物資經凱雷姆沙洛姆口岸進入加沙地帶。

在軍事行動持續的情況下,物資仍備受阻礙。聯合國機構表示,數週以來,進入加沙的糧食只有加沙200多萬人所需的10%。雖然以色列開放了凱雷姆沙洛姆口岸,卡車流量增加,但以色列對過境點巴勒史丹一側的襲擊阻止了援助物資的運送。

即便有物資最終能夠抵達加沙地帶,它們也可能難以「免費」送到民眾手上。有民眾在市場上買到了標有「非售品」以及「來自世糧署」的罐頭。據英國《衛報》報導,有聲音指責當局沒有公平地分配援助物資。

世糧署回應稱,他們非常嚴肅地對待未經授權出售人道主義援助糧食的行為,將致力於將這些援助物資送到最脆弱的人手中,他們依賴這些援助物資才能存活。

新京報記者 欒若曦

編輯 白爽 校對 翟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