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雪場尷尬」上熱搜,《一閃一閃亮星星》營銷存安全隱患丨調查

12月30日,根據同名劇集改編的電影《一閃一閃亮星星》上映,截至發稿前,首日票房已破2億。早在上映前,該片就在宣發上保持著超高的熱度,特別是推出的12月30日13:14「下雪場」特殊放映活動,不僅讓粉絲掀起了一股搶票熱潮,還讓不少影院自發購買起了造雪設備。該片預售總票房3.66億,首日預售票房1.75億,成為中國影史愛情電影首日預售票房冠軍。

電影《一閃一閃亮星星》在創造票房紀錄的同時也引發不少爭議。

然而,在票房上創造紀錄的同時,電影《一閃一閃亮星星》「下雪場」營銷也引起不少話題爭議,比如高於市場正常值的退票率、「下雪」可能引起的安全隱患以及喧賓奪主式營銷噱頭是否會反噬口碑,為何首映日「下雪場 尷尬」會一度登上微博熱搜等。帶著這些問題,新京報記者在親自購票體驗「下雪場」的同時,採訪了多位影院工作者和購買「下雪場」的觀眾,共同解析「下雪場」營銷背後的「尷尬」。

【片方】

「下雪場」營銷浪漫,一票難求

在2022年上映的網劇《一閃一閃亮星星》結尾,男主角張萬森為了幫助女主角林北星而去世後,林北星獨自一人在下雪的街頭說出:「張萬森,下雪了。你還好嗎,我好想你啊。」這句台詞當時感動了無數劇粉,在短影片平台上迅速走紅,也成為這次電影版 「下雪場」的創意來源。

網劇《一閃一閃亮星星》結尾「張萬森,下雪了」成為電影版「下雪場」的創意來源。

2023年12月5日17:00,電影《一閃一閃亮星星》正式開啟預售,同時片方在微博宣佈了電影在12月30日到2024年1月1日上映期間的特殊觀影場活動,包括13:14的「專屬告白場」、14:20的「好久不見」場、15:20的「我喜歡你」場、16:20的「星河流轉」場等。其中,12月30日13:14的「專屬告白場」是片方精心設計的「下雪場」,在這一場放映中,觀眾可以在影院內享受到浪漫的飄雪體驗。「你在身邊 就是初雪」,這是片方為「下雪場」打出的營銷口號。

為此,片方在全國選擇1314家影院在12月30日13:14開啟1314場「下雪場」,參與本次活動場次的影院可獲得人工手持雪罐一箱、影片限定尼納特片以及貓眼APP「下雪場」平台特殊標識。

「下雪場」營銷開啟之後,該場次市場銷售異常火爆。北京朝陽區一家影城的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當時影院的電話快被打爆了,每天都有很多觀眾諮詢「下雪場」的情況。很快全國影院的「下雪場」基本售罄,出現了一票難求的情況。因為片方規定每家影院只能排一場「下雪場」,很多影院在12月30日13:14這個時間點,排了該片的「非下雪場」,上座率也特別高。

與此同時,在片方指定的1314家影院外,又有大量影院自發組織起了「下雪場」放映,這些影院自製一些尼納特片,自主購買雪罐、造雪機,就是為了實現影院飄雪的浪漫效果,甚至在有些地區出現造雪機賣斷貨的情況。

新京報記者在某寶購物平台的搜索框內輸入「造雪機」,發現有直接標註「電影‘一閃一閃亮星星’可調雪量」的賣家,價格根據功率和性能不等,800瓦線控款221元,只能噴射2-3米,覆蓋15-20平方米;2000瓦立式款的1548元,可以噴射8-12米,覆蓋65-85平方米……記者諮詢賣家時,對方透露,最近銷量翻倍,影院買造雪機的有很多。隨後,賣家發過來一段影院內造雪機噴雪花的影片,配著音樂,很是浪漫。

某寶購物平台上有直接標註「電影‘一閃一閃亮星星’可調雪量」的賣家。

【觀眾】

女性觀眾居多,追求儀式感

網劇《一閃一閃亮星星》是愛奇藝的分賬劇,於2022年1月上線。該據播出後刷新了愛奇藝分賬劇的紀錄,成為首個突破億級播放量的分賬劇。電影「下雪場」營銷的火爆,反過來又帶動了這部近兩年前播出劇集的播放量。12月8日,愛奇藝平台劇集《一閃一閃亮星星》同時在線觀看人數達1萬多人,很多觀眾開始補劇或者重刷。

購買電影版「下雪場」的觀眾,大多來自劇集的粉絲。在新京報的採訪中,幾位粉絲都表現出對於劇集的「上頭」。因為當時該劇是一次性24集全部放出,有一位粉絲用了一天時間追完了這部劇,覺得這部校園青春劇「後勁兒很大,沉迷於張萬森的人設」。

電影《一閃一閃亮星星》飄雪版海報。電影《一閃一閃亮星星》飄雪版海報。

早在電影項目啟動時,就有不少劇集粉絲高聲呼籲「一定要原班人馬」「別換人,必須全員電視劇演員」。電影確實尊重了粉絲意見,由劇集原班人馬打造,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劇集粉絲的觀看體驗。

當粉絲小A看到「下雪場」的特殊放映時,第一時間打開購票平台搶票,最後只在離學校比較遠的一家影院搶到了兩張。另一位粉絲丸子最開始搶到兩張票,但過了幾天發現這家影院並不是下雪場,退票之後又發動了同宿舍的舍友,幫忙找有「下雪場」標識的影院,終於搶到了票。

被問及為何選擇「下雪場」的場次?幾位受訪者幾乎都提到了「儀式感」這個詞。「在電影院里看電影,還能看到飄雪,多浪漫,多有儀式感啊」「13:14‘下雪場’,1314本來儀式感就很強,一生一世嘛,在影院里飄著雪和男朋友去見證這個時刻,很少有這種機會」……

燈塔專業版電影《一閃一閃亮星星》想看用戶畫像數據。

電影《一閃一閃亮星星》在燈塔專業版的想看用戶畫像顯示,女性觀眾佔比85.1%,24歲以下觀眾佔比74.4%。用戶畫像很明顯:年輕女性觀眾是該片的消費主力軍。而新京報採訪的幾位粉絲,也都清一色為女性。女性觀眾喜歡浪漫,追求儀式感,而「下雪場」營銷正好切中了女性觀眾的消費喜好。

在12月30日跨年檔重映的愛情電影《你的婚禮》(曾於2021年4月30日上映),於12月14日也開啟了特別觀影活動,13:14的「一心一意」場、17:20的「愛要告白」場,以及12月31日22:05的「跨年之約」場(這場放映結束的時間正好是2024年1月1日零點),同樣也是試圖將極具儀式感的「跨年檔」的價值發揮到最大,相比之下,與《一閃一閃亮星星》「下雪場」營銷構思遜色不少。

《一閃一閃亮星星》「下雪場」觀眾調查(抽樣調查觀眾100人)

新京報製圖 孫劍飛新京報製圖 孫劍飛

觀眾分享「下雪場」感受:

遭遇「雪崩」我很崩潰,「下雪場」能否考慮一下我的妝容?

好友特意搶到了《一閃一閃亮星星》特殊場的票,我們特別畫了一個挺好的妝,還特意做了髮型,來到影院等待「下雪」的浪漫,在看之前我們就有看到一些官方的宣傳圖片,整體看上去雪勢輕盈,然後飄在黑色的影院上空也顯得非常浪漫。當然我們沒有奢求自己買的票會和宣傳圖一樣好看,但也還是讓我抱有了希望。但我們那一場的「下雪」真是不盡如人意,不知道這個造雪機是否發揮不穩定,剛開演幾分鐘就開始「瓢潑大雪」,確實像「雪崩」一樣,我和好友頭髮和全身都打濕了,所有的造型都沒有了。片方的過度營銷實在讓我反感,我覺得「造雪」或者是營造浪漫一定要建立在電影好看的基礎上才可以,但這部電影的一些劇情和人設真的很令人失望。

——口述:觀眾王潔

考驗同場觀眾素質,有人「嗨」起來了根本不顧旁人感受

我們那一場的造雪條件是一人發一個噴雪罐,在最尾處開始「下雪」,但是全靠觀眾自己手動營造。我們旁邊座位上的兩個年青人特別「淘氣」,就瘋狂地到處噴,可能他們想跟對方開玩笑,就朝對方的頭上、臉上噴,因為現場全是尖叫和瘋狂噴雪,根本看不清楚是誰和什麼情況,我也「不能倖免」地被陌生人噴了一臉「雪」。當時確實挺無奈的,並且這種噴雪方式其實是有安全隱患的,之前看到有消防警察說過,這種噴雪器若是遇到明火有引起火災的可能,並且這種「雪」直接噴到皮膚上是否有何不良反應也存疑。說實話當時還挺嗨的,但是操作完了離場的時候就非常「後怕」,我覺得大家「嗨」是可以,但一定要有底線和尺度,否則很怕造成什麼意想不到的危險。

——口述:觀眾李想

整體來說還是比較浪漫,氛圍還算不錯

來看《一閃一閃亮星星》,是因為本來我就是之前劇集作品的粉絲,所以若是沒有特別場的安排,也會購票到影院觀看,但發現在我們的城市「下雪場」和普通場的價格差別不是那麼大,在這樣可以接受的價格空間下自然會購買「下雪場」。確實在最後意想不到的時候我們這個廳下起了「雪」,整體來說還是比較浪漫,甚至我們那場還有人求婚,有一些驚喜的感覺,但這種場合確實比較適合情侶來。觀影結束後我們那一場的氛圍還算是不錯,只不過有很多清潔人員站在影廳門口「絕望」地看著一片泡沫「雪災」,他們應該是最不想看到「下雪」的人。

——口述:觀眾譚夢

為影廳保潔人員增加了工作負擔

另外,記者採訪到某些影城的保潔人員,他們普遍認為「下雪場」後的清理,確實為影廳保潔工作造成了很大負擔。對於某影城的保潔人員李阿姨來說,她就對「下雪場」這樣的「新方式」感到非常崩潰。李阿姨在收到打掃「下雪場」通知的時候,她本以為這個情況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但後來到了影廳裡面卻發現情況比想像的複雜。「我們的影廳是在座位和過道沒有鋪設任何防護措施的,這次下雪採用的是很大的造雪機,這個‘雪’確實下得很大,就會讓整個廳的濕度很大,因為場次之間的間隙時間只有那麼多,我們必須要在10分鐘內完成打掃,要迅速為影廳過道進行除濕,並且把座位上的泡沫清除,這對我們來說實在是增加了極大的工作量。」

【爭議】

「下雪場 尷尬」上熱搜

電影《一閃一閃亮星星》「下雪場」營銷帶來巨大票房收益的同時,也引起不少話題爭議,比如高於市場正常值的退票率、雪罐或造雪機可能引起的消防安全隱患,「下雪場 尷尬」「張萬森 局部暴雪」等話題衝上熱搜。

1、觀影消息不對等,導致高退票率

貓眼和淘票票顯示,截至12月16日,《一閃一閃亮星星》退票人次已超過100萬,兩平台平均退票率18.1%。而一部電影正常退票率一般在2%至8%。有不少觀眾發出質疑,電影預售票房如此之高,可能存在「注水」行為。

針對該片高於正常水平的退票率,新京報採訪了部分影院經理和觀眾。從事多年影院工作的陳經理告訴新京報,這種特殊檔期的電影,並且提前25天開啟預售,退票率高也算正常。因為有些影院提前得到內部消息,在片方正式官宣前就開啟了「下雪場」,有粉絲就購買了該場次的電影票。之後,片方正式宣佈了「下雪場」的特殊放映活動,並在貓眼購票平台打上「下雪場」特殊標識,這時粉絲才將之前購買的票選擇退票或者改簽,就導致退票率突然暴增。

不少粉絲印證了這個說法。因為片方官宣「下雪場」特殊觀影信息有些滯後,一些粉絲就選擇「押寶式」購票,在多家影院購買12月30日13:14場次的票,「就是在賭運氣了」。有一位粉絲賣票退票的經歷更是坎坷。在預售第一天,她就買了12月30日晚上的票。後來發現13:14有「下雪場」,趕緊將晚上的票退掉,重新買了「下雪場」。沒承想,過了幾天,影院自己取消了「下雪場」放映,最後她又找了一家有「下雪場」的影院,搶到了票。她一個人就經歷了兩次退票。

並且,不少影院本來參與了「下雪場」特殊放映,但之後因為各種原因,最後又取消了放映。12月12日,萬象影城官方微博發佈公告,為了切實保障觀眾的人身財產安全,萬象影城決定取消在12月30日至31日上映的電影《一閃一閃亮星星》下雪特別場活動。據萬象影城公眾號顯示,全國共有55家萬象影城,全部取消「下雪場」放映,是個不小的退票數字。並且,全國取消「下雪場」放映的,不止萬象影城一家連鎖品牌。

2、雪罐噴出的人工雪「可燃」,有消防安全隱患

消防安全是電影《一閃一閃亮星星》「下雪場」爭議最大的問題。萬象影城取消「下雪場」放映後,新京報曾給深圳門店工作人員致電詢問此事,對方工作人員說,之所以取消放映,主要還是「考慮到安全問題」。北京很多影院也沒有選擇「下雪場」特殊放映,新京報電話諮詢環球城市大道電影院,為何沒有「下雪場」場次,對方表示「沒有這個安排」。

首都電影院在北京的5家門店同樣沒有安排「下雪場」放映。首都電影院副總經理於超告訴新京報,主要是考慮到噴出來的「雪」可能會有安全隱患,並且「雪花」到處飄,飄到銀幕上,汙漬很難清理,會汙染銀幕,觀影效果就會減價扣,所以就沒做「下雪場」放映。

新京報還電話詢問了北京十幾家有安排「下雪場」放映的影院,對於「下雪」可能引起的消防安全問題,有些地方的消防部門已經介入了,所以在「下雪」的時間和規模上,相比之前網上傳出的影院內漫天飄雪的浪漫場面相比,相對保守了許多。

在電話諮詢中,很多影院工作人員都表示,會在電影結束出彩蛋時開始「下雪」,一直到出字幕,「就一小會兒,不會維持很長時間」。至於下雪的覆蓋範圍,有的影院工作人員表示只能覆蓋一小部分,「在銀幕前到第一排座位之間,不會噴到人身上,或者覆蓋在座位上」。

「下雪場」進場前,工作人員為每位觀眾發放的雨衣。 新京報記者 滕朝 攝「下雪場」進場前,工作人員為每位觀眾發放的雨衣。 新京報記者 滕朝 攝

有些影院的「下雪」裝備是片方或自備的雪罐,網上售價在一罐4元左右,也有很多影院自己購買了造雪機,不論是雪罐還是造雪機,噴出來的雪都是泡沫狀的人工雪。針對人工雪的安全問題,新京報記者諮詢某寶購物平台出售造雪機的賣家,對方回覆:不能接觸明火。下完「雪」後,會自己化掉,不用怎麼清理。

金逸影城雙橋店的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這種人造泡沫其實有些安全隱患,「我們上級單位說儘量少弄或者不弄」,所以「下雪」只能覆蓋影廳一小部分,電影結束後,由影院工作人員拿著雪罐在過道里噴一下,不可能讓觀眾人手一罐。

博納國際影城通州土橋店對於「下雪場」潛在的消防安全隱患也高度重視,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到時候員工也會拿著滅火器在門口備著,萬一發生火災的話可以及時處理。

在《一閃一閃亮星星》上映前一天,記者在購票平台搶購到一張保利國際影城天安門店13:14場的「下雪場」票。上映當天,記者親自體驗了一把。進場前,每位觀眾領取了6張電影人物卡片以及一個雨衣。在整個電影放映過程中,影院工作人員在影廳四個角,分別在影片開場時和快結束後,手持造雪機向觀眾席方向噴射「雪花」,持續時間很長,「雪量」很大,即便穿著雨衣,也會沾到衣服上,而座椅背上更是覆蓋了厚厚一層。有的觀眾買的爆米花,被噴上「雪」後沒法吃,散場之後還滿滿地放在座椅上。同時,也增加了影院工作人員的清掃負擔。

「雪量」很大,即便穿著雨衣,也會沾到衣服上。 新京報記者 滕朝 攝「雪量」很大,即便穿著雨衣,也會沾到衣服上。 新京報記者 滕朝 攝

人造雪確實隱藏著很多安全隱患,影院屬於密閉空間,人員聚集,有很多燈光機器,這些都是熱源,都有可能引起火災。很早之前,針對雪花噴霧罐的安全性,北京市通州區消防救援支隊做了一個實驗:拿一個噴雪罐朝點燃的酒精燈噴射,結果火焰燃燒變得更加劇烈。因為雪罐裡面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樹脂化合物,這是可燃的,並且雪罐里有壓力,如果噴到人的眼睛、口鼻中,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所以,營造氣氛一定要以安全作為底線。

3、噱頭營銷副作用:「尷尬、難看、體驗感並不好」

《一閃一閃亮星星》「下雪場」放映結束後,「下雪場 尷尬」「張萬森 局部暴雪」等話題一度衝上微博熱搜。網民紛紛曬出「下雪場」現場圖片,有的觀眾全身被「雪」覆蓋了厚厚一層,影廳內一片狼藉。有網民評論:「有一種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新郎新娘,遇到了拿著滅火器婚鬧的感覺」,甚至有的觀眾被噴了一身的泡沫後,氣得想「報警」。

對很多觀眾來說,「下雪場」的體驗感並不好,特別是有部分影院工作人員不專業,在電影放到一半時開啟場燈,給前排觀眾發放雪罐,讓大家搖一搖再噴「雪」,結束之後再熄燈。

記者購票觀看的「下雪場」,觀感也並不舒服。電影觀看過程中會被造雪機噴射的「雪花」打斷,影響觀影的流暢性,並且造雪機由於電源線太短,噴射距離有限,只能噴射近處的觀眾,而遠處的觀眾根本無法被覆蓋到。工作人員也根本來不及時間清理「雪花」,因為本身這一場的放映因為排隊領取卡片和雨衣延遲了9分鐘,電影散場後,下一場次的觀眾早已在門外排隊候場。

電影放映臨近結束,工作人員手持噴雪機開始噴「雪」。 新京報記者 滕朝 攝電影放映臨近結束,工作人員手持噴雪機開始噴「雪」。 新京報記者 滕朝 攝

而對於「下雪場」這個營銷點,有網民也表示有「上當受騙的感覺」,因為電影整個故事都是發生在夏天,高考結束前後一段時間,而關於下雪的場景只在片尾幾個閃回鏡頭中出現,總時長不到一分鐘,與電影營銷的點,有些貨不對版。

2018年12月31日跨年檔上映的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是電影營銷的一個典型案例。該片上映前打出「一吻跨年」的宣傳口號,讓觀眾誤以為是一部浪漫愛情片,但當他們真正走進電影院時,才發覺一切並非如此。長鏡頭、夢境與現實的交織,充滿了文藝氣息,觀眾不僅絲毫感受不到浪漫,還陷入了「地球上最困的夜晚」,被觀眾稱為「詐騙式營銷」。首日票房雖然拿下2.62億,但最終票房卻僅收穫2.82億。成也營銷,敗也營銷。

《一閃一閃亮星星》除了「下雪場 尷尬」「張萬森 局部暴雪」等話題登上了熱搜,「難看」也出現在了微博熱搜榜上,喧賓奪主式營銷開始反噬口碑。如果單從票房收益來說,《一閃一閃亮星星》算是一次成功的營銷,但好的營銷不僅是能為影片帶來高的票房,還要為觀眾輸出好的內容,讓片方、影院、觀眾三方都受益。如果是完全靠劇版粉絲和營銷噱頭來收割票房,那口碑很快就會被反噬,一部作品還是要靠品質和內容說話。

新京報記者 滕朝 周慧曉婉

新京報製圖 孫劍飛

編輯 黃嘉齡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