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天霧霾將反復出現,冷空氣頻繁但吹不散霧霾

近期,一場「今冬以來最強」霧、霾過程 「跨年」影響我國華北、黃淮、江淮等地。2023年12月27日至今,大霧預警已連發8天。

中央氣象台預計,未來三天(1月4日至6日),冷空氣頻繁但勢力較弱,霧和霾仍將反復影響上述地區,蘇皖等地還需防霧、霾天氣混合的不利影響。

今晨南北方多地出現霧、霾,河北臨西最低能見度僅24米

據監測,大霧最嚴重時段為2023年12月28日至30日的上午時段,中央氣象台一度發佈級別最高的大霧紅色預警,河北東南部、山東西北部和南部、江蘇、安徽中部、重慶中部等地現強濃霧,局地出現能見度不足50米的特強濃霧。同時,天津、河北中南部、山東西岸、河南北部等地遭重度霾天氣。

元旦假期後期,大霧天氣有所減弱,1月1日下午大霧預警降班為黃色。不過,華北、黃淮、江淮及四川盆地等地部分地區大氣擴散條件依舊不佳。

今晨,河北南部、山東、河南東區和南部、蘇皖、湖北中東區、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四川盆地及遼寧中部等地出現大霧或霾天氣,河北南部、山東西岸、江蘇西北部、湖北中部、四川盆地中部等地部分地區能見度不足500米,局地能見度不足200米;上述部分地區出現輕至中度霾,局地重度霾。

根據1月3日4時全國時均PM10、PM2.5分佈圖,河北、山東、長三角、川渝等地區PM10、PM2.5濃度較高。最大PM10出現在山東青島站,為285微克/立方米。最大PM2.5出現在山東淄博站,為272.6微克/立方米。以上地區PM10大都超過150微克/立方米;PM2.5大都超過115微克/立方米。

3日6時,河北南部、山東、安徽、江蘇、華中、東北、四川東區、重慶等地能見度較低,局地能見度低於500米。最低能見度為24米,發生在河北臨西。

中央氣象台發佈的大霧黃色預警顯示,未來三天,華北南部、黃淮、江淮及四川盆地西岸和南部等地擴散條件較差,有輕至中度霾,局地重度霾。公眾外出請注意能見度條件,保證交通安全;敏感人群儘量減少外出,並做好防護。

為何此次霧和霾天氣如此「頑固」?

昨天夜間起,受弱冷空氣影響,華北中南部、黃淮西岸、江淮西岸等地霾天氣有所減弱。一般來說,冷空氣可以吹散霧霾,預計4-5日、6-7日、9-10日陸續有冷空氣影響我國。但據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王偉躍介紹,未來幾天的冷空氣雖然頻繁但勢力不強,並不能徹底清除霧和霾。

中國天氣網預計,今天夜間起,受弱冷空氣影響,華北中南部等地的霾天氣有所減弱。但受傳輸影響,汙染物整體南壓至蘇皖中北部一帶,當地會有輕至中度霾,局地重度霾出現。蘇皖中北部等地的霾天氣持續時間較長,預計6日前後,霾天氣才有望逐漸趨於消散。

江淮一帶不僅霾天氣持久,大霧也會頻繁出沒。預計3日夜間至4日早晨,江蘇中南部、安徽東區還會有大霧天氣出現。蘇皖一帶地面濕度較大,霧與霾混合,將導致能見度進一步降低,需注意防範。在6日較強的冷空氣影響之前,蘇皖等地仍有大霧天氣。

為何霧、霾天氣如此「頑固」?王偉躍分析,近期華北、黃淮到江漢、江淮等地受均壓場控制,大氣比較靜穩,空氣汙染物擴散條件較差。其中,華北南部等地低層有偏南風輻合,加上太行山和燕山山脈地形阻擋,導致部分時段霾天氣更明顯。其間儘管會有冷空氣活動暫時「壓制」,但是冷空氣強度較弱,不僅無法徹底清除空氣汙染,還會導致汙染物向下遊傳輸,冷空氣間歇期汙染物又會北上,來來回回形成「拉鋸戰」。

「同時,上述地區近地面濕度較大,尤其是江蘇、安徽、山東等地靠近海洋,海風起到了加濕作用,高濕、小風、靜穩的天氣條件有利於大霧天氣的出現和維持。」王偉躍補充。

新京報記者 王景曦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