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香港出口展望:電子產品將帶動整體出口溫和復甦

圖/ic圖/ic

文|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 齊冠鈞 劉婭

在香港和全球經濟經歷了較預期艱難的一年之後,隨著2023年將近尾聲,有跡象顯示最壞情況已經過去,出口表現於來年大有機會復甦,香港方面預期出口主要由佔最大比重的電子產品復甦所帶動,一般預期行業將於2024年迎來復甦。預計香港出口於2024年將增長約4%至6%。

2023年的經濟環境嚴峻,2024年經濟復甦的預期備受關注。香港出口於2022年下跌8.6%之後,於2023年1至10月再減少11%,原因是通脹上升、利率高企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打擊全球需求。在亞洲區的貿易夥伴之中,香港主要出口電子產品及半製成品,半導體行業持續多時的下行走勢令區內貿易更加停滯不前。而且,香港與內地陸路跨境運輸的運力持續受限,限制了2023年大部分時間經香港轉運的貨物流量。有鑒於此,在評估其他因素之後,預計香港出口總額於2023年全年將下跌約7%至9%。這與全球貿易表現吻合。例如,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預計2023年全球貿易金額將下降7.5%。

經濟上的重重挑戰將延續至2024年,這點絕對不容忽視。由於全球核心通脹仍然高企,很可能只會緩慢回落,各國央行將於2024年大部分時間緊盯通脹發展,無可避免會抑制經濟活動。因此,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環球經濟增長的基線預測由2022年的3.5%放緩至2023年的3.0%及2024年的2.9%,遠低於歷史(2000至2019年)平均值的3.8%。

值得注意的是,電子產品領域的復甦對香港出口表現至關重要,近期公佈的指標均顯示環球半導體業或許已到達轉折點,但預計到2024年下半年才會展現明顯的回升形勢。

需求釋放

香港與亞洲許多主要市場(包括中國內地、東盟、印度、南韓)的貿易往來主要以半製成品和其他工業產品為主,合計約佔2023年1至10月對亞洲區出口的87%。這些產品主要涉及工業加工生產的原料,生產原料的需求與區內製造業活動水平息息相關。半導體產業下行週期延續無可避免會加重拖累區內貿易的疲弱形勢,從亞洲各地的疲弱出口表現可見一斑。

中國內地是香港最大的出口市場,佔香港2022年總出口逾56%。兩地貿易於2023年首10個月下跌13.7%,情況與香港對亞洲其他地區的出口表現相若。同期,香港對東盟的出口下跌10.9%,其中對越南減少3.9%、對新加坡下跌23.9%,兩國是香港在東盟的最大出口市場。與此同時,香港對印度的出口下跌8.6%、對中國台灣減少14%,以及對日本減少20.1%。香港對日本出口額減少的部分原因是日元兌美元於2022 年下跌10%之後,於2023年首11個月再下跌11%。可幸的是,過去數月,香港的出口水平以至對數個主要亞洲市場的外貿表現均出現反彈跡象。事實上,香港的出口於10月恢復增長,按年上升1.4% ,同期的3個月經季節性調整數據也反映出口表現有所改善。

香港對美國及歐盟的出口方面,由於貨物約半數為消費品或用於當地消費的物品,因此表現難免受消費疲弱打擊。正如高通脹削弱了消費者的購買力,高利率也打擊了消費信心。結果,在2023年首10個月,香港對美國的出口下跌10.5%,對歐盟的出口則下跌13%。不過,同期香港對中東的出口取得10.6%增長,阿聯酋及沙特阿拉伯市場對各種消費品的強勁需求,為香港的出口表現帶來助力。

行業出口表現方面,電子產品佔香港整體出口逾70%,當中超過四分之三屬零部件,不過行業出口總值於2023年首10個月下跌13.6%,與全球半導體行業持續多時的下行走勢一致,而出口減少的原因之一在於疫情過後,消費者的支出由購買電子產品硬件轉移到各類服務上。同期,鍾表、服裝、玩具及家用電器等其他消費品的出口也顯著下滑,只有貴重珠寶的出口揚升20.8%,相信是因為隨著疫後複常,婚禮及其他延遲舉行的慶祝活動紛紛恢復,令壓抑需求得以釋放。

展望2024年,預期香港出口商在短期內將繼續面臨挑戰,尤其是主力營銷消費品出口至多個主要市場的出口商。美國、中國內地及東盟國家的最新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仍徘徊在50左右,而歐元區的數字則持續遠低於50,深陷緊縮區間。美國的服務業採購經理指數也放緩至50,處於盛衰分界點,而歐盟和中國仍維持在緊縮水平,預示全球經濟狀況在短期內相對低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由於各項緊縮政策措施的影響將全面浮現,就最樂觀情況而言,眾多發達經濟體將在2024年保持緩慢經濟增長,增長率預期將從2022年的2.6%下降到2023年的1.5%,並在2024年降至1.4%。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23年11月的《經濟展望》報告也發表相似趨勢預測,估計全球經濟增長將從2023年的2.9%降至2024年的2.7%。總括而言,儘管經濟展望的風險似乎趨於平衡,但全球增長仍有下行風險。另外,根據2023年第四季香港貿易發展局出口指數調查顯示,大部分受訪者(84.7%)表示最關注多個海外市場經濟放緩或衰退,其次是地緣政治局勢持續緊張(62.5%),這些數字也進一步印證有必要對經濟增長期望作適度調整。

2024年出口溫和複將至

儘管整體大環境看來仍然惹人關注,但相比其他以出口為主的經濟體,香港或許有更多保持樂觀的理由。特別是半導體產品的全球銷售情況傳來利好消息,近數月錄得持續按月增長;半導體是廣泛使用的電子設備元件,因此也是預測電子產品製成品需求的可靠指標。根據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conductor Industry Association)的數據,這個明顯的上升趨勢很可能在短期內及日後維持。更具體而言,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目前預測全球半導體銷量會在2024年上漲13.1%。

此外,國際數據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在2023年11月表示,預期2024年半導體銷售將在全球各地錄得強勁增長,並由個人計算機、智能手機、汽車和多個工業界別等相關產業的預期上揚趨勢推動支持。同樣地,集邦科技(TrendForce)宣佈,預期2024年的個人計算機出貨量將會回升,部分原因是對於能兼容人工智能(AI)功能的個人計算機需求,已延伸至商務環境以外的場所,成為了不少家庭的標準配置。

亞洲電子產品採購經理新訂單指數是亞洲地區的可靠指標,近數月已重回50以上的擴張水平。本港方面,在2023年10月香港秋季電子產品展所進行的一項調查,進一步顯示2024年的出口表現很大機會保持穩定或有所改善。當中39%受訪者預期2024年的業務銷量將會增加,同時54%有信心銷量可至少保持不變。

整體而言,亞洲區內的電子產品相關貿易會顯著復甦,帶動香港的出口表現於2024年恢復增長,增幅介於4%至6%,下半年的反彈形勢更加明顯。由於香港的出口結構獨特,可以早佔先機,因此,可以受惠於今年下半年的環球經濟復甦形勢,這也符合世界貿易組織的預測全球商品貿易量於2023年增長0.8%之後,將於2024年再增長3.3%。

編輯 陳莉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