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壇反腐時間線梳理:杜兆才、陳戌源、李鐵是如何墮落的?

▲央視列出球壇反腐被查「陣容」。杜兆才在鏡頭前懺悔稱,沒有當好中國足球反腐鬥爭的「守門員」。▲央視列出球壇反腐被查「陣容」。杜兆才在鏡頭前懺悔稱,沒有當好中國足球反腐鬥爭的「守門員」。

1月9日晚,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傳部與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攝製的四集電視專題片《持續發力 縱深推進》第四集《一體推進「三不腐」》在央視播出。

專題片通過國家體育總局原副局長、中國足球協會原黨委書記杜兆才,中國足球協會原主席陳戌源,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原總教練李鐵等,披露了足球領域系統性、塌方式腐敗。

新京報記者根據公開資料及專題片內容,梳理了杜兆才、陳戌源、李鐵三人的「墮落軌跡」時間線。

  • 2015年8月

李鐵擔任河北華夏幸福足球隊總教練,一上任,球會就直白地提出,希望他動用人脈收買對手。

  • 2015年8月-11月

賽季最後八場,李鐵帶隊打出一樸辛基斯奇的「八連勝」,衝超成功。經調查,所謂「衝超奇蹟」,完全是金錢之手在背後操弄。

李鐵說:「我做球員的時候,最憎恨的就是踢假球的人,但是因為我知道這些可能會幫助我們球隊增加(衝超)機率,第一次獨立成為一球隊的總教練,所以也是有特別想證明自己的這種心態。」

  • 2015年11月1日

河北華夏幸福2比0擊敗深圳隊,衝超成功。原河北華夏幸福球會董事長孟驚說:「最後一場比賽,我們大體上花費了1400萬元,當時是跟深圳隊球會、總教練還有球員,都打了招呼。」

李鐵授意助教鄭斌聯繫上了其在深圳隊的老鄉——主力後衛黎斐。黎斐開價600萬元,表示會幫他們「打點」多名關鍵球員。結果,這600萬被黎斐獨吞。

  • 2017年11月16日

武漢卓爾宣佈,李鐵成為球會總教練。上任後,他開始主動向球會推銷假球。

  • 2018年10月6日

李鐵率領武漢卓爾提前三輪衝超成功。

  • 2019年8月21日

在陳戌源當選中國足協主席的前一晚,兩名地方足協負責人相繼敲開陳戌源房門,各送上了30萬元「拜碼頭」,請託他多多關照。

  • 2019年8月22日

陳戌源在河北香河國家足球訓練基地當選第六任中國足協主席。

  • 2019年10月31日

李鐵出任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選拔隊總教練。為了幫李鐵「上位」,武漢卓爾拿出200萬元向陳戌源行賄,李鐵則自掏腰包送給時任足協秘書長劉奕100萬元。

  • 2020年1月2日

李鐵出任國足總教練,來自武漢卓爾的明天、李行、劉雲、董春雨4名球員入選國家隊集訓大名單。

原武漢卓爾球會董事長田旭東說:「那天看到那個國家隊名單,我臉是發紅的,什麼意思呢,我知道我們球員的能力,進不了,一個都進不了。」

為此,李鐵與武漢卓爾以總額6000萬元的金額,簽下了一紙所謂的「合約」,實際只是以此為幌子,來掩蓋權錢交易的本質。

  • 2021年12月3日

中國足協宣佈,同意時任國足總教練李鐵的辭職申請。

  • 2022年

有線索反映中甲聯賽一些比賽存在假球賭波嫌疑,國家體育總局收到相關線索後,要求杜兆才牽頭調查處理,然而杜兆才卻偷換概念,用所謂「調研」來敷衍。

  • 2022年11月26日

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原總教練李鐵接受監察調查。

  • 2023年2月14日

中國足協主席、黨委副書記陳戌源接受審查調查。

  • 2023年4月1日

國家體育總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杜兆才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 2023年4月13日

杜兆才被免去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職務。

  • 2023年8月2日

湖北檢察機關依法對李鐵涉嫌受賄、行賄、單位行賄、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案提起公訴。

  • 2023年9月26日

湖北檢察機關依法對陳戌源涉嫌受賄案提起公訴。

  • 2023年10月7日

杜兆才嚴重違紀違法被開除黨籍和公職。

  • 2023年10月10日

最高人民檢察院依法對杜兆才決定逮捕。

  • 2024年1月9日

杜兆才、陳戌源、李鐵在央視反腐專題片《持續發力 縱深推進》中供述貪腐問題。

任職幾年來,陳戌源收受多傢俱樂部錢財累計達數千萬元。杜兆才也同樣公器私用,「靠體育吃體育」、「靠足球吃足球」,收受財物數千萬元,對球壇亂象聽之任之。

━━━━━

評論

「最恨踢假球」的李鐵,何以活成了自己厭惡的人

▲在央視1月9日晚播出的反腐電視專題片中,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原總教練李鐵出鏡懺悔。圖/央視影片截圖▲在央視1月9日晚播出的反腐電視專題片中,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原總教練李鐵出鏡懺悔。圖/央視影片截圖

在公眾視野中消失已久的李鐵,1月9日晚出現在央視播出的反腐專題片《持續發力縱深推進》第四集《一體推進「三不腐」》中。曾經轟動中國球壇的李鐵案,由此真相大白。

李鐵,這個42歲就接過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教鞭的少帥,之前在球會所創造的「衝超傳奇」,原來不過是靠著金錢開路「買買買」實現的。而「當球員時最恨踢假球」的李鐵,為何活成了自己曾經厭惡的樣子,值得深思。

不得不承認,中國男足雖然水平不斷下滑,但是擁有龐大球迷基礎的職業聯賽,依然源源不斷地產生了巨大的商業利益。尤其是一些企業不惜重金推動「金元足球」,更是讓中國足球成了錯綜複雜的名利場。

毋庸諱言,李鐵在球員時代有過諸多輝煌紀錄,他在少年時留學巴西,成年後在英超聯賽效力,還在韓日世界盃上代表中國隊出戰,這些成績都是同齡人難以企及的高峰。

李鐵有些天賦,又曾經那樣熱愛足球,退休之後的他完全可以再次憑著「跑不死」的精神,成為一名優秀的教練。但是,為了急於證明自己,李鐵選擇了最終要碰上南牆的「捷徑」。

李鐵是這次專案第一個接受監察調查並被留置的人員,當年球場上的「鐵衛」成了足球領域反腐的「突破口」。在他這裏牽出了從聯賽到國家隊、從球會到足協的若干涉嫌違紀違法犯罪人員,以及種種黑幕和制度漏洞。

中國足協原主席陳戌源上任前一晚,就開始收受地方足協「拜碼頭」的巨額賄賂;中國足協原黨委書記杜兆才同樣公器私用,「靠體育吃體育」「靠足球吃足球」,收受財物數千萬元。種種球壇亂象,可以說是觸目驚心。

李鐵從憎恨踢假球到主動打假球,不僅僅是因為個人觀念發生了轉變,更重要的原因是,整個足球領域的行業生態已經遭到嚴重破壞。一些球員、教練、球會、足協官員,已經結成利益牽連的「腐敗共同體」。李鐵的腐敗,不是一個人的單騎闖關,而是球場內外一群人的相互配合。

從職業球員成長為職業教練,李鐵應該懂得職業足球靠作弊無法贏得最終的勝利。泡沫吹得越大,就會爆得越響。可惜,利令智昏,他因為開局就嚐到了甜頭,以至於對金錢產生依賴,明明靠實力可以爭取的比賽,非要買下對手;明明靠個人能力有機會競爭的職位,非要打點一番。

小時候,李鐵就在作文里寫下了要為中國足球爭光的理想。在2022年春節中國隊與越南隊的一場比賽失利後,他不得不黯然下台,也幾乎結束了自己的足球生涯。因為他,中國足球承受了最慘痛的一場羞辱。李鐵的夢想不是被對手踢碎的,而是被他自己一步步踐踏的。

以李鐵為突破口,中國足球被割肉剜瘡,也得到了一次刮骨療毒的治癒。相信這一記警鍾,將長久地迴蕩在中國綠茵場上,警醒更多中國足球人不要重蹈覆轍。

值得關注的是,李鐵案的震懾效應是否也會迅速衰減。畢竟,2010年的反腐掃黑風暴,也曾席捲中國球壇,但時隔不久足球領域的腐敗,就有了故態複萌的跡象。

要讓中國球迷和小球員們真的相信靠實力贏波更快樂,中國男足還有希望再次攻入世界盃,必須以這次專案為契機,深化改革、完善制度,讓那些想走「捷徑」、打假球的人「跑到死」也找不到機會和門路。

如此,李鐵作為反面教員,也算為中國足球作了一點「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