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守好首都菜籃子?人大代表建議加強北京智慧設施農業建設

冬日的京郊大地上,隨處可見連片的大棚,棚里翠綠的蔬菜生機勃發,菠菜、白菜、西紅柿、辣椒……每天都在成熟,從農田走向市民的餐桌。這些農業設施,是蔬菜週年供應的基礎,也是冬日裡人們仍然可以隨時買到新鮮蔬菜的保障。

《北京市蔬菜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北京市蔬菜播種面積穩定在90萬畝左右,產量達到220萬噸,自給率穩定在33%左右。

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吳學民建議,進一步加強北京智慧設施農業的建設,通過提高政策支持力度、強化社會化服務、促進三產融合等方式,提升北京設施農業智慧化水平,提高蔬菜水果等日常必需品的保障能力。

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吳學民。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北京市人大代表、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吳學民。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京郊大棚,半數亟須改造升級

設施農業是一種高度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方式,是實現農產品高效供應的關鍵環節,具有高產出、產量穩定、資源節約等優勢,是提高農產品穩產保供的重要方面。

吳學民介紹,北京市設施類型主要分為日光溫室、塑料大棚和連棟溫室3類,根據北京市農業農村局設施農業台賬管理平台數據,2022年北京市設施農業總量18.1萬棟,同時,這些設施農業呈現出區域聚集的特點,總體集中在大興、順義、通州、房山4個區。

設施蔬菜是北京市蔬菜生產供應的主體,但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時間的推移,也逐漸暴露出一些短板,吳學民介紹,北京農業設施中,老舊溫室量大面廣,現存農業設施中,建設時間10年以上的佔比較大,這意味著,要提高蔬菜生產能力,農業設施的生產力仍需進一步提升。

在政策支持方面,吳學民發現,設施農業的發展依然受用地製約,需要開展突破性政策試點。在調研中他發現,存在棚矮、牆體保溫差、牆體坍塌和棚損問題的設施佔調查樣本的50%,但在現有政策框架下,老舊設施改造「長高長大」受到一定製約。

在設施生產組織化程度、社會化服務鏈條中,也同樣存在短板,吳學民介紹,設施蔬菜是勞動力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現有社會化服務組織仍以規模化企業或園區生產經營主體為主,與當前設施農業產業以個體生產經營為主的現狀嚴重不匹配,服務能力和服務面遠遠不夠。設施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戶合作機制多樣,但離「風險共擔、利益共享」還有很大距離。

此外,吳學民還發現,在技術支撐方面,關鍵技術研發仍需進一步加強。在基層農技推廣中,新技術、新成果從源頭到地頭的推廣傳遞,也存在時間長、效率低等問題,必須加強完善的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

多方支持,全面提高生產能力

提高農業設施的現代化水平,建設產能更高的設施,是提高北京蔬菜自給水平的重要途徑。吳學民建議,在政策、制度層面,為設施農業的發展提供更多支持。

「建議在北京市的農業發展規劃中,以區縣或鄉鎮為單位進行整體規劃,統一規劃大棚的比例。把設施農業建設與農產品品牌的規劃和應用緊密結合,同時加強設施農業頂層設計,打造區域優質果蔬品牌,」吳學民說,「同時在未來的規劃中,應減少和控製冷棚的數量,冷棚造價低,結構簡單,一次性投入低,但僅適合於春提前、秋延後蔬菜生產,其保溫和保濕效果較差,容易受到天氣的影響,產量和質量不穩定。」

在政策、資金扶持方面,吳學民建議進一步加大力度,「加大對涉農資金的整合,幫助建設基礎設施,拉動社會組織等力量對智慧設施農業進行投資,吸引龍頭企業入駐以促進設施農業轉型發展。」他說。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也給農業帶來了新的改變,吳學民建議,不斷推進農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程度,他說,「應充分利用好現有基礎條件和基礎數據,與企業、高校與國內外知名高校院所和科研人員、農業專家開展合作,智慧農業與‘互聯網+專家’模式的配合,明確農業信息數據的業務化方向和提升數據運營技能,對獲取數據的質量控制、數據分析加工、應用給予指導,逐步推動精細化農業生產。」

技術攻關,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技術的更新直接影響著設施農業的產能和保障能力。

如何提升設施農業的科技含量?吳學民認為,應不斷加強聯合攻關,將現代先進科學技術應用於農業,因地製宜構建具有北京區域特色的智慧設施農業推廣模式。「首先要積極開展重要品種選育和種源技術聯合攻關,特別是要加快開展高效設施農業蔬菜專用品種選育與應用,其次要加強新型栽培模式病蟲害防控策略和產品研發,再次要加大智能灌溉施肥技術集成推廣,最後聚焦現代設施園藝關鍵技術,積極開展高產攻關、品質提升、智能管控和產後減損技術研究。」他說。

在具體的實施層面,吳學民建議,應倡導綠色農業,低碳經濟,發展適合北京區域的高效設施農業體系。他解釋稱,「北京氣候寒冷,應鼓勵發展適機化大跨度大棚與日光溫室結構,進一步研發和應用新型儲能技術,以推動農業大棚的綠色、低碳發展。其中首要任務是研發和應用新型保溫材料來提高大棚的保溫性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同時通過智能控制技術來優化大棚的能源利用,如通過安裝傳感器和智能化控制系統,可以實時監測大棚內部的溫度、濕度、光照等環境參數,並根據需要進行智能調節。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大棚的能源利用效率,還可以降低人工成本,提高生產效益。」

業態融合,加強服務豐富產業

隨著鄉村勞動力的老齡化,再加上小農戶為主的生產模式,使得社會化農業服務,成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基礎。

吳學民認為,要實現北京設施農業的提質增效,需要不斷提高組織化程度,加強社會化服務。他說,「首先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培育不同類型的社會化服務組織,將社會化服務組織統籌到推廣體系中,支持引導社會化服務組織參與設施農業產前、產中、產後全產業鏈條和主要生產主體服務,帶動設施上下遊產業抱團發展,補齊基層推廣系統改革後的農技推廣體系短板,解決推廣落地最後一公里的問題。其次對分散的生產主體和社會化服務組織分別進行專項補貼,解決目前生產主體分散導致社會化服務成本高的問題,提高需求方和服務方雙方的積極性,再次以鄉鎮為單元,整合規模化生產主體裝備和技術力量,開展相對低成本商業化的社會化服務,擴大設施農業社會化服務面,提升設施建造與裝備維護保養、農資統配統發、病蟲害統防統治、種苗商品化供給、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重點環節作業託管和加工銷售等環節的社會化服務水平。」

農業不是單一的生產,現代農業是產業融合的成果,吳學民建議,未來需要進一步促進一、二、三產的融合,推動農業生產與旅遊、文化、教育等產業的深度融合,他表示,這對於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具有重要作用。「立足北京農業的特點,可以構建北京市‘小巧俏特趣’的智慧型都市觀光農業發展模式,主要特徵為規模小、投入少、亮點多、特色強和趣味足。將休閑農業、都市農業、智慧農業與關鍵技術進行區域化創新。一村一處、一家一戶,管理靈活、種養殖各有特點,主導型功能為休閑體驗,初期推廣中,可按照休閑模式先吸引遊客旅遊參觀,參與果蔬種植、採摘,講解綠色果蔬種植流程,體驗農村生活等,後期信息化規模得到提升,就可以逐步搭建線上平台,利用互聯網,搭建與消費者的橋樑,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實現農業的休閑價值輸出。」他說。

新京報首席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唐崢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