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的村莊如何吸引人才?市政協委員談鄉村人才振興之路

當一代代年青人離開鄉村,走進城市,他們背後的田園和村莊,怎樣重新恢復活力?鄉村振興,人是根本,但凋敝的鄉村,又該如何吸引人才?正在召開的北京市政協第十四屆二次會議上,多位委員聚焦人才振興,建言獻策,助力鄉村的建設與發展。

歸田園,鄉村發展需要哪些人才?

鄉村發展中,產業是基礎,人才是核心。

在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進程中,最需要的又是什麼樣的人才?農業界別政協委員、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芮玉奎常年在鄉村調研和工作,他發現,鄉村最缺乏的,是可以把基層農民組織起來、把鄉村產業帶動發展起來的人才。「鄉村要發展,必須要有自身的產業,但在鄉村,懂得發展產業、並且能把產業帶到更大市場的人太少了,」他說,「傳統的農民往往缺乏打造產業的能力,對市場也不夠瞭解,需要專業的經營人才,把本地的產業做起來,讓產業為鄉村發展注入持續的動力。同時,鄉村的發展不能完全依靠外部力量,還是要依靠鄉村本身的內部力量,因此就需要更優秀的基層幹部,可以把農民組織起來,實現農民的現代化,把農民的力量發揮出來。」

如何找到這樣的人才?芮玉奎認為,首先政府應該做好伯樂,發現那些願意回到鄉村、且符合鄉村發展需求的人才,「我們在工作中,也遇到過很多回到鄉村工作和發展的年青人,但對廣闊的鄉村來說,人才的缺口仍很大,所以怎樣去發現和選拔符合鄉村需求的人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

發現人才,還需要留住人才,芮玉奎說,在做好伯樂的同時,政府還需要做好政策、制度的設計,讓回鄉創業的年青人有效益、有成就感,他說,「當前的難點在於,究竟該怎樣吸引更多鄉村需要的人才?這就要求政府在政策、資金等各個方面,為鄉村振興的人才提供更好的保障,讓他們有動力長期投身於鄉村振興的工作中,並在工作中有獲得感。」

農業界別政協委員、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芮玉奎。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農業界別政協委員、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芮玉奎。新京報記者 李木易 攝

智慧策,科技人才也需新的技能

當前,農業農村的現代化正在快速推進,鄉村本身也在不斷變化,新的技術、新的生產方式不斷出現在鄉村,這意味著,現代化的鄉村,也需要現代化的人才去振興。

長期從事農業科技工作的農業界別政協委員、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智能裝備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陳立平告訴新京報記者,當前,傳統的農業正在快速向現代農業轉變,信息、知識、現代裝備等已經成為新的農業生產要素,智慧農業方興未艾,在農業科研方面,人才的需求也在變化,應以「高精尖缺」人才培養為導向,充分利用北京高校和科研機構資源密集的優勢,加強農業學科專業與信息技術、生物技術、工程技術和管理科學等有機融合,強化「新農科、新工科」建設,培育一批智慧農業復合型、領軍型人才。

如何培養這樣的農業科技人才?陳立平建議,在教育層面改變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高校、科研院所等,需要不斷整合資源,培養現代農業科研需要的人才。同時,通過加強職業教育,培養現代鄉村、現代農業企業需要的實用性人才。

現代農業技術和裝備的不斷應用,也對農業生產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智慧農業的發展中,需要大量可以掌握新技能、新知識的新型農民,陳立平介紹,「許多年來,我們國家一直都有農民培訓的工作,北京市也是如此,過去到現在,培育出了很多新農人。在智慧農業的發展中,新的智慧農業技術、智慧設備的使用方法等,也可以融入培訓的內容之中,培育更多掌握智慧農業技術的農民。」

農業界別政協委員、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智能裝備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陳立平。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農業界別政協委員、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智能裝備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陳立平。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新農人,為年青人提供更大空間

在今天,越來越多年青人正在離開城市,重新回到鄉村,整理一塊菜園、種起一片農田,追尋心中的詩和遠方。

在調研中,農業界別政協委員王小霞遇到很多回歸田園新農人,他們大部分都是年青人,在大城市讀書、工作,最後又離開城市,回到鄉村,租一塊地,把夢想種在田野里,讓鄉村和農業,成為他們新的事業。

農業界別政協委員王小霞。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農業界別政協委員王小霞。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我們遇到過很多回鄉創業的年青人,有的是響應家鄉的號召,回鄉助力鄉村振興,有的是追尋心中的夢想,回到村莊開闢事業,」王小霞說,「他們中有很多90後,哪怕城市的收入更高,但他們依然選擇在鄉村創業,這是我們意料之外的,也打破了許多人對他們的認識。所以我覺得,應該鼓勵和吸引更多這樣的年青人回到鄉村,政府也應該為他們的事業和生活,提供更多的保障,讓他們更有信心留在鄉村,成為鄉村振興中的新農人。」

在北京,也有不少這樣的新農人,他們離開城市,走進鄉村,甚至不局限於北京,而是在京津冀的大地上播種夢想,王小霞說,「北京有非常豐富的農業科技資源,而且,在京津冀協同發展、通州和北三縣一體化發展不斷推進的過程中,一些北京的優勢資源,就可以成為年青人創業的基礎,如好的種質資源,可以成為創業者做種業的基礎。北京有許多優質農業品種,如北京油雞、北京鴨等,這些資源和種業產業,可以在京津冀乃至更廣闊的區域中落地,一方面可以帶動當地的產業,促進當地的鄉村振興,實現鄉村振興領域的協同發展,一方面也必然會吸引年輕的創業者,在更廣袤的鄉村開拓新的事業,開啟新的人生。」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趙亞楠 王方傑

編輯 唐崢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