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新冠潛伏期變得越來越短

【研究發現:#新冠潛伏期變得越來越短#】美國《時代》週刊網站近日刊發一篇文章,題為《我接觸新冠病毒後多久會出現症狀?》,作者是傑米·杜沙姆。文章摘編如下:

如果剛剛與你共進午餐的朋友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你是否也會在接下來幾天里發病?如果你真的生病了,你大概何時會開始出現症狀呢?專家表示,答案與新冠疫情暴發之初相比已有所不同。

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病毒學家安德魯·佩科什說:「在新冠大流行開始時,我們確實認為7到10天是人們在接觸病毒後必須隔離的窗口期。現在,這個窗口期明顯縮短了。」

產生新冠症狀需要多長時間?

最近的數據顯示,自首次傳播以來,新冠病毒的潛伏期已大為縮短。根據2022年的一項研究報告,當「阿爾法」變異株成為主導毒株時,平均潛伏期約為5天;當「貝塔」變異株和「德爾塔」變異株成為主導毒株時,平均潛伏期約為4.5天;而當「奧密克戎」變異株成為主導毒株時,平均潛伏期則約為3.4天,甚至更短。

美國拉霍亞免疫學研究所首席科學官沙恩·克羅蒂說,由於一些原因,病毒的潛伏期可能會縮短。克羅蒂說,病毒隨著時間推移而進化,變得越來越快、越來越善於感染人類。現在,幾乎每個人都與新冠病毒有過至少一次相遇,無論是通過接種疫苗還是通過患病。每次相遇都會給免疫系統留下指令,幫助免疫系統在下次病毒出現時更加快速地識別它。

在接觸新冠病毒後,我應在何時進行檢測?

包括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在內的聯邦衛生當局建議,接觸新冠病毒後,不要在5天內進行檢測,除非提前出現症狀。但佩科什說,由於目前的變異株似乎只有大約3天潛伏期,所以最好在第三天進行檢測,除非提前出現症狀。

美國貝勒醫學院國家熱帶醫學院院長彼得·霍特茲說,症狀發作的時間取決於很多因素,包括人們接觸的病毒量。克羅蒂補充說,人們的免疫水平也可能影響發病的可能性或時間。

考慮到所有這些變量,佩科什建議,接觸新冠病毒後,要對你的健康狀況進行一週的監測,在此期間與他人接觸時要戴上口罩。還要記住,居家自行檢測有可能出現假陰性。如果檢測結果呈陰性,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建議48小時後再做至少一次測試,以確認結果。

JN.1變異株的潛伏期有多長?

現在要知道JN.1變異株確切的潛伏期還為時過早,但霍特茲說,其潛伏期很可能與「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其他亞分支相似。2023年的一項研究發現,雖然潛伏期隨著時間推移而縮短,但「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各個亞分支彼此相似。

克羅蒂說,總的來說,潛伏期是有限度的。新冠病毒通過侵入人體細胞並利用人體細胞進行大量自我複製來發揮作用。像麻疹病毒、水痘病毒這樣的病毒潛伏時間平均在一週以上,因此相比之下,3天的潛伏期已經相當短了。(編譯/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