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少年在國外遭遇跨境「虛擬綁架」,專家拆解騙術
近日,兩起針對中國青少年的跨境「虛擬綁架」案引發社會關注。
2023年12月底,一名17歲中國交換生莊凱(音譯)被美國猶他州里弗戴亞警方在一片樹林中發現,此前3天,莊凱的父母始終以為他被綁架,並向一指定賬戶彙款大約8萬美元,莊凱被找到後,人們才得知他並沒有被綁架。這家人遭遇了詐騙。
1月初,在德國漢堡芭蕾舞團工作的青年舞蹈演員張琳也被認為失蹤,當張琳被找到後,她的母親告訴記者,女兒在德國並沒有被綁架,而是遭遇了一種新型的網絡詐騙,「是被洗腦的那一種。」
類似的網絡詐騙,特別是針對在海外學習工作的中國青少年群體的案件並不罕見。香港警方統計,2023年1月至9月,警方共接獲電話詐騙案案件2506宗,受害人損失金額7.05億港元(約6.5億元人民幣),其中虛擬綁架是常見的詐騙手法之一。
對此,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十支隊三中隊中隊長蘇興博建議,中國公民應該對電信詐騙保持警惕,多瞭解防範電信詐騙的信息,包括常見電信詐騙類型,掌握基本的反詐知識,降低被騙的機率。此外,在外的中國公民也應當與家人保持良好溝通,儘可能減少信息差,除了家屬和緊急聯繫人,不要讓其他人掌握自己的行蹤和狀態。
「消失」的家人
失蹤3天后,當地時間2023年12月31日,莊凱被美國猶他州警方在一片山上的樹林中發現。那時天氣寒冷,林間落滿了雪。據當地警方通報,被發現時,莊凱在一頂帳篷里,很冷,也很害怕,看到警察後,才鬆了口氣。
「帳篷里沒有熱源,只有一條發熱毯、一個睡袋、有限的食物、水和幾部手機。」里弗戴亞警方推測,這些手機被騙子用來實施虛擬綁架——騙徒威脅年輕的外國留學生,特別是中國留學生進行自我隔離、遠離人群,通過即時通訊軟件監控他們,脅迫他們拍下自己像是被綁架的照片,再把照片發給他們的家人,訛稱他們已被禁錮,向他們的家人索要贖金。
「留學生會服從是因為擔心騙徒會傷害他們的家人。」 里弗戴亞警方稱,在美國發生過幾起犯罪手法相似的案件。
在這起案件中,莊凱的父母確實收到了兒子看起來被綁架、處在危險之中的照片,在對方的不斷威脅下,他們向一個中國的銀行賬戶轉入了約8萬美元。
里弗戴亞警局警長基斯爾·沃倫(Casey Warren)告訴新京報記者,贖金沒有被追回,警方也沒找到綁匪,也還沒確定綁匪的身份,但他們確信綁匪在中國,也相信莊凱的家人已經將全部線索告訴了中國警方。
這起案件引發的關注尚未平息,香港時間1月9日晚,德國漢堡芭蕾舞團首席舞蹈演員又在網上發佈一則尋人啟事,稱在該團工作的中國青年舞蹈演員張琳失蹤,不少知名芭蕾舞演員紛紛轉發。尋人啟事提到,最後一次有人見到張琳是當地時間1月5日下午1點半(香港時間1月5日晚8點半)排練結束時。
張琳的一位朋友陳女士介紹,陳女士沒聽說她在工作和生活上有任何異常。張琳失蹤後,她的家人處在巨大的煎熬之中。
香港時間1月10日晚6點40分,新京報記者從中國駐德國漢堡總領館獲悉,漢堡警方已找到張琳,她身體健康,沒有生命危險。
1月25日,張琳的母親告訴新京報記者,女兒遇到了騙子。對方冒充國內的公檢法及銀行工作人員,讓張琳切斷和周邊人的聯繫,向張琳母親發去假裝是張琳被綁架的照片和影片,騙取贖金。
冒充公檢法、利用信息差……專家拆解騙術
「在這類詐騙案中,冒充公檢法是騙子常用的手法。」北京市公安局刑偵總隊十支隊三中隊中隊長蘇興博解釋,他們可能通過電話告知受害人涉及一樁案件,要求受害人切斷和外界的聯繫,並配合調查,這一要求的目的是避免警方和受害人家屬與受害人取得聯繫。如果受害人是遠離家鄉,在國外獨身一人生活的未成年人時,話術會根據受害人的身份進行調整,要求其遠離人群,從而造成失聯的假象,再向受害人在國內的家屬索要贖金,形成「兩頭騙」的「虛擬綁架」案。
蘇興博表示,在這類詐騙案件中,騙子利用的是受害人和家屬的信息差——由於雙方地理距離遙遠,存在時差,受害人和家屬常常會存在溝通不暢、信息未能同步的情況。儘管騙子採用漢語,但不能說明騙子是在中國境內作案,大多數時候,騙子是在海外作案。
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中國互聯網協會研究中心副主任吳沈括也認為,此類詐騙案中,受害人通常是跟家屬或親近的人存在明顯的時空差異,比如留學生、境外務工人員等等。
「騙子通常會利用時空差異虛構事實,可能會告訴受害人有某種緊急的公共事由,比如學校、單位的通知,案件的偵查等等,並要求他們切斷與外界的聯繫,從而配合調查。」沈括分析,他們可能會跟受害人家屬說,受害人遇到航班危險、車禍、被綁架等突發事故,要求家屬快速打款。
吳沈括表示,為了提升詐騙成功的機率,騙子通常借助社交網絡上公開或非公開的信息渠道、黑市交易,獲得受害人的身份、社會關係、親屬關係等資料,從而定製個性化的騙術。目前也出現了使用包括AI技術等高科技手段,模擬聲音、影片圖像等增強騙術可行性的現象。
在國外的中國青少年,要如何提高自己的反詐意識?
蘇興博提示,在境外留學或者務工的中國公民首先應當對電信詐騙保持警惕,主動瞭解中國警方的反詐宣傳,掌握一定的反詐知識。不要向陌生人透露個人資料,包括姓名、身份證號碼、銀行賬戶號碼及密碼、地址等等。「即使對方聲稱自己是國內的公檢法或者銀行工作人員,也不要輕易相信,騙子可以通過網絡上的公開渠道,或者不合法的渠道獲得個人信息,還有可能通過話術進一步套取個人信息。」當自稱執法人員或親友來電索要銀行卡信息,或要求銀行轉賬時,正確的做法是盡快聯絡親友核實,或者報警求助。
他還提到,在境外的中國公民應當儘量和家人保持及時、良好的溝通,減少雙方的信息差,避免在當事人還未能和家屬同步信息時,第三方就能掌握當事人在境外的狀態、行蹤等等,為行騙提供方便。他說:「沒有了信息差,就像詐騙沒有了生長的土壤,當事人及家屬就不會輕易相信騙子的話術。」
吳沈括也表示,從司法機關的角度來說,保護公民的個人信息不被濫用,不被非法獲取,能夠有效降低詐騙成功的機率。個人也應當提高反詐意識,遇到突發情況時不要慌張,使用多渠道對事實進行核實,瞭解清楚事實後再做出決策。
新京報記者 左琳 彭鏡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