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圖上的春運「進化史」

    隨著全國路網的完善、前沿技術在民用出行領域的應用,如今,閆國輝能夠根據工作量靈活安排自己返鄉行程。

    渠勝華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貨車司機,他常年穿梭於中國的廣袤大地,在「運滿滿」上接單,運送著各種貨物。

    作為「全球罕見的人口流動」,春運不僅承載了每一位參與者的記憶,更反映出每個時代的中國群像。數十年來,春運見證了基礎設施的變化、服務的變化,也迎來了數字技術帶來的變化。

    隨著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數實融合的模式創新,被各項新技術所賦能的春運,讓人們回家的路越來越短、越來越順。如果說過去的春運記憶是人頭攢動的售票大廳、打地鋪過夜的火車站,現在的春運是則一站式規劃和一鍵出發。

「點亮屏幕,回家路線一目瞭然」

    閆國輝是一名在上海工作的外賣員,來自安徽阜陽。他每天穿梭於大街小巷,為千家萬戶送去溫暖食物、解開燃眉之急。而每年春節臨近時,他都會踏上返鄉之路,與家人共度佳節。今年也不例外,他計劃選擇最經濟的「公交+火車」出行。

    不同於過去艱難曲折的交通條件,隨著我國路網的完善和導航技術的應用,他的出行變得輕鬆許多。回鄉的旅途時間大幅縮短,曾經需要10多小時的大巴之旅,現在坐高鐵只需4個小時。

    在過去,坐大巴是件苦差事,常常需要提前四處打聽坐車的地點、時間,從村里去外地靠的是「傳幫帶」。21世紀初期,從阜陽到上海務工的人逐漸多起來,閆國輝也因此知道了前往上海的路線,18歲時就到上海打拚。在閆國輝印象中,當時的長途大巴擁擠不堪且無固定座位。

    如今,返鄉的行程規劃和購票,閆國輝都在自己平時熟悉的高德地圖上得到精準指引。

    閆國輝選擇返鄉路時最在乎價格。「一點屏幕,從我這裏到老家的路線都出來了,尤其是高鐵、火車、大巴的時間、價格都能看到。火車雖然慢一些,但只要100塊,9個小時也能到,對我來說很合適。」閆國輝每次出行前都會在高德地圖上查一下路線,這是他送外賣時發現的好辦法,「不管我是騎電瓶車、單車,還是回去的公交,高德都會給我算得很清楚。」

    近日,高德地圖發佈的2024年「溫暖回家路」服務計劃中,包含了「門到門」的跨城公交服務,不僅可以根據時長、費用、換乘情況、步行距離等多重要素,進行路線的智能化推薦、一鍵購票,甚至還能將用戶站內換乘距離和時長、建議出發時間等細節均考慮在內,進行「一鍵式」規劃,真正做到了城際遠距離出行的省時、省心、省力。

    隨著全國路網的完善和前沿技術在民用出行領域的應用,如今,閆國輝能夠根據工作量靈活安排自己返鄉行程,「現在不像過去,回去一趟要提前半個月準備」。

「沒去過的地方,現在我也都敢跑了」

    為了能在正月十五之前完成一單高價訂單,渠勝華總是選擇正月初二裝車出發。今年,有許多貨車司機加入了他的行列。

    渠勝華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貨車司機,他常年穿梭於祖國的大江南北,在「運滿滿」上接單,運送著各種貨物。不同的貨物對運輸的時效要求不一樣,最緊急的是春節期間的綠通(農副產品)。

    「一些重大交通管製、道路封閉、施工等動態交通事件,在高德地圖上都會有提示。」他說,這為他運送貨物節省了大把的時間。

    隨著高速公路鋪向全國、貨車更新換代,以及導航技術的應用和普惠,渠勝華的運輸生涯見證了中國物流速度的變遷。

    在智能手機和手機地圖普及以前,貨運司機出行主要靠紙質地圖。渠勝華說,那時候,他們要在出發前仔細研究路線,用鉛筆圈劃出可能的服務區、城鎮及重要的轉向點。每當發動車輛,他們的神經就要高度緊繃,像探險家一樣,依靠記憶與直覺,在陌生或熟悉的道路上前行。有時候,他們還不得不停下車確認方向,或想辦法詢問路人,生怕走錯路。

    20歲那年,渠勝華第一次跑長途貨運,將貨物從山西運往江西。他不僅隨身帶著兩本地圖,一本全國地圖,一本江西地圖;還找了一位同伴坐在副駕駛座,幫自己看路。

    渠勝華回憶說,「看地圖只能找到一條大路線,到了地區要走一段路就下來問,走到哪兒第幾個紅綠燈左轉。還有一些情況實在認不得路,有人會在高速口寫著‘領航人’,我們會花錢讓他帶路,或者開到城市里打出租車。」

    即便如此,那條1700公里的路程,渠勝華走了近6天。他說,「原來拉貨去一些陌生的地方時,總是心裡打鼓。現在有了導航,沒去過的地方也都敢跑了。」

    隨著導航技術的應用,渠勝華開始能在手機上使用駕車導航,告別了過去的紙質地圖。但由於貨車行駛有限高、限行、限重等多重限制,一旦駛入限行路段,貨車掉頭比較困難,不僅違章要交罰款,還有可能會造成道路擁堵,甚至引發安全風險。

    2013年的一天,渠勝華就在北京導航時走進一條胡同,在導航上,這是小汽車通行的路,但貨車無法通行,渠勝華只能開著13米長的貨車倒車5公里。好在2017年,高德地圖推出貨車導航功能,幫助貨車司機準確避開貨車限行、限高等路線。

    渠勝華說,「以前想要求時效,包括路況、車子的性能,是達不到高效的。現在中國運輸達到高效時代。早年從西安到成都要走三天三夜,現在就是10多小時路程。」

    效率的提升外,更重要的是安全。貨車由於車身重,需要對路況提前預判,渠勝華髮現高德地圖上新出了車道級導航、紅綠燈讀秒,讓自己可以更好地根據前方路況判斷走哪個車道,也能根據前方紅綠燈提示做出提前量刹車。甚至在沒有紅綠燈的路口,渠勝華還能收到其他道路上的來車提示,更及時地瞭解前方交通路況,提前做好準備,以更好地降低安全風險。

    「2018年春運前夕,高德地圖首次提出‘溫暖回家路’服務計劃——用科技服務讓回家之路更溫暖,為每一位返鄉人保駕護航,這條路一走就是7年。」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高德打車總裁王桂馨介紹說,為了迎接2024年春運,高德地圖升級了「溫暖回家路」的使命,致力於滿足用戶多樣化、個性化的出行需求,並助力交通基礎設施優化升級,讓用戶的春運之路更平安、便捷和溫馨。

    閆國輝和渠勝華兩個人多年來的故事,是這些年春運變遷的縮影;一張地圖的變化,也體現了國家近年來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層面的突飛猛進。從渠勝華多年前隨身攜帶的紙質地圖,到閆國輝一點屏幕就能一鍵規劃路線、一目瞭然的高德數字化平台,人們回家的路越來越明晰,也越來越順暢了。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王誌遠 記者 許亞傑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2月01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