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京津冀 一起過大年|天津楊柳青年畫「出圈」上燈杆、辦燈展

「中國紅 天津味 盛世年」,甲辰龍年的天津將迎來紅紅火火的新年。1月31日,「歡樂京津冀 一起過大年」主題宣傳採訪團來到天津楊柳青,隨處可見的非遺、觸手可及的歷史和最撫人心的煙火氣,都讓人將來這裏過年的期待值拉滿。

在楊柳青畫館里,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霍氏楊柳青年畫的第六代傳人霍慶順正給傳統作品「連生桂子」的娃娃臉部上色。「這叫‘做臉’。」霍慶順說,楊柳青年畫的特色是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繪相結合,畫中娃娃的臉就是手工彩繪的重中之重。楊柳青年畫里的娃娃,各個清透自然、泛著健康的紅韻。「你看這漸變的顏色很自然,其實上色20次才有的效果。而且10張畫里,能成功的大約也只有7張。」霍慶順說,這也是楊柳青年畫能立於不敗且愈加珍貴的原因之一。

每當有人問起畫面題材是否有創新這類的問題,霍慶順都要強調「無論如何創新都不能離開楊柳青年畫的八字內涵:期盼、祥和、吉祥、喜慶。離開這8個字就不是年畫,而是其他畫作品種了。」而在尊重傳統基礎上做出的創新,顯然更符合新春審美需求。眼下天津不少主要街道,如天津站、五大道等周邊道路的200多塊智能路燈LED顯示屏上都出現了「津娃」招貼畫。這組海報由楊柳青畫社創作,展示了娃娃們拜大年、包餃子、逛廟會等六種場景,讓人心生喜愛。

楊柳青年畫的娃娃類題材極具辨識度,其傳承和傳播也早已突破年畫範疇,「出圈」落地形成更多產品。如當地最受歡迎的旅遊紀念品中,除了各類臻品年畫,還有將年畫娃娃誇張處理再設計而來的「哏兒都娃娃」形象的行李牌、冰箱貼、毛絨玩偶等,讓遊客將期盼、祥和、吉祥、喜慶帶回家。

年畫也能化作大型裝置。夜晚的楊柳青流光溢彩,當地的新春保留項目——楊柳青國潮燈展已延續27屆。今年自1月18日起一直舉辦到3月中旬。燈展佔地17萬平方米,為曆年規模最大,共設置200餘組大型主題燈組,以楊柳青木版年畫、剪紙、趕大營文化、運河文化、霍元甲精神、《山海經》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特色和依託,讓遊客在欣賞燈綵之餘,更能深入體驗當地文化魅力。

傳承400年的楊柳青木版年畫在今天仍然擁有旺盛的生命力,而它所承載的吉祥寓意,在每一個新春佳節都會被再次「上色」,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成為天津年味兒的重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