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催生醫美大軍:「換臉」變美,「水光針緊急補貨」

圖/IC圖/IC

顏值經濟的當下,年青人趁著春節長假正不斷湧入醫美機構。

「平時因為熬夜導致整個人很憔悴。想趁春節前做次輕醫美,讓皮膚狀態好一些。」羅璿盤算著時間做一次「熱超組合」(即熱瑪吉和超聲炮兩個輕醫美項目),她告訴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身邊不少朋友都預約了類似項目,「畢竟辛苦工作了一年,誰都想漂漂亮亮地回家。」

火熱的消費需求,也讓市場看到生意。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為了搶奪這波流量,多家醫美機構推出「春節讓利」「王牌項目秒殺」等春節特惠活動,而低價策略也十分見效。

「最近每天都要接待十多撥客人,忙得連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浙江一家醫美機構的諮詢顧問張蕾表示,進入1月後,機構收到的預約訂單出現爆髮式增長。如今,醫生每天都要做四五台手術,忙到晚上10點已是常態。

沉寂已久的醫美市場,或許在這個春節早早迎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瞭解到,隨著春節假日臨近,以往「美甲美睫燙頭髮」的「過年三件套」逐漸被皮膚護理等輕醫美項目替代,成為年輕群體的過年新寵。

過節「瘋狂」接單,「每天都有三四台手術」

這段時間,在重慶一家醫美機構擔任導醫的夏靜格外忙碌。

早上9點,剛到機構的夏靜來不及喝上口水,換好工作服就匆匆趕往大廳,招呼等候已久的客人,穿梭於導醫室和醫生辦公室。這種節奏一直要忙到晚上7點,加班更是常態,「每天都要對接四五台整形美容手術,還有20多位前來打針的顧客。」

浙江90後羅璿在夏靜帶領下,和醫生敲定好手術時間後一臉興奮,「現在就盼著手術早點完成,到時候無論家人團聚還是姐妹聚會,都能美美地出現在大家面前。」

羅璿這樣的年青人不在少數。「最近來院的年輕顧客明顯增多,每天都能接待十多撥客人。」張蕾表示,早在一個月前,機構接到的諮詢和預約訂單就出現爆髮式增長,「部分假體和水光針、玻尿酸等藥品庫存幾乎都沒了,不得不緊急聯繫廠商緊急補貨。」

除了導醫頻繁對接著上門客人,整形醫生同樣開啟超長待機。

劉浩在上海一家醫美機構擔任外科醫生,剛結束一天所操刀的第2台手術,回到辦公室不到半個小時,導醫就敲門通知他,下一位客人已經在手術室里等候了。

「幾乎每天都要完成三四台手術,甚至週末都沒有休息時間。」劉浩告訴貝殼財經記者,「畢竟大家都希望在年前完成手術,再利用假期好好在家休養。」

另一家整形美容醫院的主刀醫生何斌,最近工作量也達到了平常的兩倍。這個月平均每天要完成4台手術,按照每台手術需要2小時計算,他每天光是站在手術室的時間就達到8小時,每天晚上10點才下班。

貝殼財經記者在社交平台上搜索發現,近期,多地醫美機構為了不錯過春節商機,紛紛表示這期間不會打烊。「按照往年情況來看,今年可能除了大年三十、初一和初二3天能休息外,其他時間都會在醫院做手術。」劉浩說。

輕醫美項目走俏,機構攬客打起促銷牌

回到家後,羅璿接到夏靜發來的消息:邀約閨蜜一起購買「閨蜜套餐」,屆時兩人都能享受到大力度的優惠。

這讓羅璿很是心動,她算了筆賬,「熱超聯合」原價大約為12000元,機構此次推出的活動則是9000多元。如果拉上閨蜜的話,除了能再打9折,機構還會送補水等服務,「確實划算不少。即使閨蜜不想做這個,也可以留意有沒有其他心儀的項目。」

近期,貝殼財經記者諮詢多家醫美機構瞭解到,為了拉攏更多客源,大多推出了春節讓利項目,希望通過降價促銷來搶奪市場。

貝殼財經記者在一家醫美機構注意到,其推出多個優惠項目,包含「輕醫美」「肌膚保養」「微創塑美」等,價格從數百元到上萬元不等。其中,最被年輕消費者關注的4代熱瑪吉面部價格為8500元,雙眼皮手術只需3980元,另外還針對男性推出「祛眼袋」「面部除皺」等項目,價格也多為數千元。

「機構推出了包括‘超聲炮’‘熱瑪吉’‘光子嫩膚’在內的多項優惠活動,另外雙眼皮、隆鼻等整形項目也在低價情況下,安排資深專家親自動刀,相比日常價格確實便宜不少。」夏靜也表示,機構早在1月初就開始安排營銷推廣,通過「王牌項目秒殺」「專場活動」等方式吸引新老客戶。

活動推出後不久,夏靜就接到眾多諮詢電話,不少年青人直接上門進行預約,「目前雖然也有少量顧客諮詢隆鼻和植髮,但需求主要集中於皮膚美容的輕醫美項目。現在光是一週接到的新訂單就已經達到數百單,外科手術和輕醫美比例差不多為2:8。」

事實上,由於輕醫美「無創」「恢復快」特性,以及符合當下年青人「微調」「自然美」的審美理念,近年來頗受追捧。據公開資料顯示,如今輕醫美市場爆發迅猛,甚至佔醫美市場比例超過50%。

1月29日,貝殼財經記者走訪浙江一家醫美機構時注意到,大廳擺放著印有各種活動介紹的易拉寶,現場不少年輕顧客前來諮詢,導醫正穿梭其中不斷介紹著項目內容詳情。

一位年青人在接受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坦言,自己此前已體驗過水光針、光子嫩膚等項目,而最近在得知醫院熱瑪吉項目會推出限時優惠後,特意前來諮詢相關情況。「很早就瞭解過熱瑪吉的效果,但因為過高的價格而考慮再三。此次4代熱瑪吉價格從11000元降到了8800元,自然不想錯過。」

張蕾所在的醫美機構同樣為春節活動做了大量預熱,「其實之前定期會推出一些讓利優惠,但主要集中於某個單類項目。而這次幾乎將所有項目都安排進了活動當中。」張蕾介紹稱,醫院此次推出了「滿10000元減2000元」「1688元任選2項目」等活動,「目前就預約量來看效果很不錯,已比去年同期多上一倍。畢竟春節黃金期無論是節前還是節中,都存在大量潛在客源。」

浙江95後女生趙雨也向貝殼財經記者表示,自己一直關注著醫美公眾號相關動態。當發現機構推出「1688元任選2項目」時,她當即下了訂單,「這套餐里包含自己格外心動的超光子。以前項目單價都是近千元,更別說還要送水光針和專項護理了,比日常足足便宜了六七百元。」

9500後撐起半邊天,醫美低價「搶」年青人

「各家醫院對春節檔都尤為重視。除了希望新年‘開門紅’,也計劃借此破圈來吸引到更多的新興客戶群體。」張蕾向貝殼財經記者坦言,「尤其是20至30歲的年青人,當下已成為各家醫美機構重要爭奪群體。」

「中年顧客是因為皮膚、五官隨年齡增長日益鬆弛而不得不做,但95後乃至00後的年青人則將醫美當作美容常態。對於她們而言,去醫院打水光針、做光子嫩膚和敷面膜一樣稀鬆平常。」張蕾說。

據新氧數據發佈的《2022中國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僅是在上半年期間,20-25歲的年輕群體消費佔比達到38.03%,26-30歲的用戶消費佔比達到30.96%,位居前兩位。相比之下,30歲以上用戶消費佔比總計不足20%。

年青人對醫美的態度和需求明顯高於此前的客戶群體,推動著醫美市場迅猛發展。

據《中國醫美行業2022年度洞悉報告》顯示,中國醫美市場規模在2015-2020年期間,從637億元增長至1549億元,預計市場規模在2025年將超過3500億元。

「現在醫美市場太熱了,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多家大大小小的類似機構。」夏靜坦言,自己幾乎隨時都能聽到新醫美機構誕生的消息,「除了傳統老品牌不斷拓展新市場,也有一眾新興品牌看準其中商機而快速出現。」

1月28日,貝殼財經記者以「整形」為關鍵詞在企查查平台搜索發現,國內目前涉及到這一領域的公司機構共24989家,僅一年內就成立了333家。

新生醫美機構湧入,也使得這一賽道越發擁擠。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不少醫美機構遠非外表那樣光鮮,醫美項目和產品同質化嚴重,儘管市場不斷爆發,但如何能搶到更多客源,成為眾多經營者亟須解決的問題。「幾乎每家機構都有當下最熱門的產品和層出不窮的優惠活動,但對於消費者而言,價格或許並非他們最主要考慮的因素。機構如果沒有真正的核心優勢,很容易出現生存困難的情況。」

羅璿也告訴貝殼財經記者,自己在諮詢過程中發現,多家醫美機構都有超聲炮項目,導醫說辭也大同小異,「時間久了自然就懶得逐一對比,就看費用和距離了。」

為了在市場中搶到更多客流,醫美機構打起價格戰。

「以一支國產玻尿酸為例,以往價格基本維持在2000元上下,而活動期間只要1000元,幾近折半的價格就是為了能吸引更多的客人。」夏靜表示,「畢竟市場價格內卷嚴重,同行降價而你卻無動於衷的話,客流量可能就是對方的了。」

「低價策略能讓更多消費者接觸到醫美項目,在幫助醫美機構收穫流量的同時,也能借此維繫客戶關係,甚至起到有效營銷其他項目的情況。」上述業內人士表示,「需要注意的是,不排除部分機構會暗藏‘升單’套路,在醫美過程中額外推銷升級套餐進而提高客單價。消費者在受‘低價’誘惑下也必須保持冷靜,以免陷入衝動消費的陷阱。」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覃澈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