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昔過年有何異同,華春瑩發佈8組對比圖

來源: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訊)春節即將到來之際,2月9日,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發言人華春瑩在社交平台「X」(原Twitter)上發佈多組節日相關的對比圖,從「衣、食、住、行」等方面展現今昔的異同。

華春瑩發佈的第一組圖片對比了2012年與2024年的返鄉方式,她寫道,中國有句俗語:「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家是心之所在。過去,中國人乘坐慢速火車返鄉,需用時數天。現在,乘坐高鐵只需要幾個小時即可到家。

第二組照片同過年的食材相關,華春瑩介紹,過去,北方人過年都會囤積大白菜,現在有了充足的供應和現代化的超市,人們一年四季都能吃到各種新鮮的蔬菜。

第三組圖片分別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與2023年的家庭歡聚一堂吃年夜飯的照片,華春瑩評論稱,無論房間大小,團圓飯對於中國人的除夕夜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

新年發紅包的習俗也發生了變化,華春瑩說,過去,長輩們常給孩子們或未婚的成年人派發裝有現金的紅包,而現在,許多人選擇通過手機微信發送數字紅包。

此外,在過年娛樂方式方面,華春瑩回憶說,20世紀80年代,如果你家裡有一台小電視機觀看春晚,一定會引起鄰居的羨慕。而現在,人們在春節期間享受多種娛樂活動,電視已只是其中之一。

華春瑩接著寫道,幾千年來,中國人慶祝春節時總是會點燃燈籠照亮天空。如今,無人機表演等高科技展示手段更為這一古老傳統增光添彩。

在少數民族地區,華春瑩表示,如果將現在藏族家庭的春節慶祝活動與20世紀80年代時相比,你可以看到他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多少,與此同時,藏族同胞的文化也得到了尊重和保護。

最後的一組圖片分別展示了海內外慶祝新春佳節的場景,華春瑩表示,過去,慶祝春節的主要是中國人和海外華人。現在,春節已經是世界各地人民共同歡慶的聯合國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