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馳2》的確超越了《飛馳1》

親愛的讀者們,先來給大家拜年啦!

大年初一,當然還是要聊電影。

聊什麼呢?

不如就從春節檔中,大家最耳熟能詳的一部聊起。

是的,沒錯——《飛馳人生2》!

就衝著本片這滿分的含騰量,你也很難拒絕它。

哪年春節檔,還能少得了沈騰叔叔的陪伴呢?

不過話又說回來,在走進影院以前,相信大多數人和我一樣,最大的困惑是:

什麼,張馳還活著?

時間倒回到五年前,哪怕你忘了《飛馳人生》講的是什麼,肯定也不會忘記那個非常浪漫、又非常反高潮的結局。

張馳贏了比賽,車卻沒能開上領獎台。

他飛上夕陽,飛向雲端。

所以,這可能也是《飛馳人生2》送給我們的第一個驚喜:

張馳,我們的好朋友,他,還在!!!!

好消息是,人沒走。

壞消息是,雖然沒被送走,但也一身是傷。

全身多處骨折,在ICU內死裡逃生,命是撿回來一條,但除此之外什麼也不剩。

錢,全賠在了醫藥費上。

名聲,那一年孤注一擲的一躍,最終被判違規。他留下了成績,卻沒能拿到冠軍。

前途——可想而知,也是沒什麼前途了。

昔日的冠軍,如今只是個瀕臨倒閉的駕校教練。

但是呢,新一屆的巴音布魯克拉力賽,又要來了。

所以,昔日的巴音布魯克之王,還是再一次馳騁沙場。

在山寨老頭樂廠廠長的贊助下,張馳得以重組車隊,再闖最後一屆巴音布魯克拉力賽。

在喜劇層面上,含騰量滿滿的《飛馳人生2》絕不會讓你失望。

比如這一部里,一上來就讓我非常爆笑的,是張馳和老搭檔宇強參加的一場老頭樂賽車。

兩個人高馬大的中年人,擠在小小的老頭樂里,吭哧吭哧地開著車。賽還沒比完,車已經自覺給自己減負,變成了缺胳膊少腿的廢鐵。

看著這雞飛狗跳、荒誕中透著勝負欲的一幕,很難不讓你笑出鵝叫。

不過,借由這一場荒誕不經的老頭樂賽車,你也得以瞭解張馳更多令人心酸的現狀:

他不僅沒錢、沒名氣,身體也跟他的老頭樂座騎一樣,基本被拖垮了。

哪怕是進行一場老頭樂賽車,想要勝過廠里的年青人,也是非常、非常之艱難。

因此,他選擇將年青人也拉進自己的車隊,一起去參加巴音布魯克。

由此劇情就巧妙地引出了另一個主角,年輕而不得誌的天才車手厲小海。

從這個開場劇情,你就能感受到,這一部的笑點明顯變得更高級了。

一方面,它和劇情的結合更加緊密,充分地將喜劇性揉進了故事里。

不再是那種純台詞性的段子,而加入了更多的肢體和戲劇變化,也有更好的整體性,可以服務於劇情的主線。

另一方面,它也更走心了。很多笑點是自然而然拋出的,是自嘲的、真誠的、是帶著一點傷感和可愛的。

畢竟,這一部的張馳也不再是神了。他只是一個想要活下去的中年人。

不止是喜劇層面,全片看下來都會感覺到,《飛馳人生2》不僅更好看、更熱血了,在劇作上也更加紮實。

故事以兩代人的傳承和接力來展開,整個主線非常流暢,還是寫張馳如何為巴音布魯克做準備,如何改裝車、如何訓練新人厲小海、如何與舊友宇強記星一起克服重重困難……

而在此之外,劇作里也埋了很多看似不起眼的細節,來巧妙地呈現出人物真正的內心。

比如說,你要怎麼寫張馳的「怕」?

不是用台詞,而是用行動。

要寫他刹車總是踩得很早。

這一個小小的細節,最能體現出他變了,他不再是昔日那個不顧一切、只敢往前衝的人。他的身體本能在畏懼,在阻抗。

那麼,要怎麼寫張馳的不甘?

還是不需要台詞。

要寫他牢記賽車的規則,將藍皮書背得滾瓜爛熟,比任何人都清楚。

因為,正是這些規則判他「違規」,讓他昔日在巴音布魯克的那一躍,變得毫無意義。

雖然已經感歎過很多次,但還是不得不說,沈騰,演得好啊!

他完美地拿捏住了喜劇與現實的尺度。

戲謔再多一分,這個角色似乎就不那麼可信。而痛苦再多一分,好像又變得太過苦情。

但沈騰很好地演出了人物的輕與重。

張馳是一個不願意叫苦、更不肯示弱的人,所以他總是用笑容、用自嘲來掩飾自己。

而剝下這層殼,你才能看到他滿目瘡痍的身和心。

畢竟,與前作相比,這一部的張馳,實在要難太多了。

因為打過鋼板,他的手和腿都不可能再達到昔日的狀態,甚至連拉手刹都很勉強。

也有心理層面的陰影,當年那場比賽,他明明贏了,最後卻因為找不到鉛封而被判違規,於是那對於他來說,似乎變成一場沒有終點的比賽。

巴音布魯克他跑了嗎?

應該跑了吧?

那為什麼沒有結果呢?

種種結果疊加,傷病,年齡,失敗——

張馳不再是賽場的王。

他變成一個普通人,一個失意的中年人。

可能這也是為什麼,這一部里出現了厲小海的角色。

因為張馳必須要接受一個現實,一代版本一代神,這已經不是他的時代了。

而從另一個層面來說,厲小海像是過去的張馳,也折射出這個時代的難題。

儘管是少年天才、天賦卓絕,卻也只能在老頭樂車廠里開車。

天才為什麼不能被看到?

因為這個時代的遊戲規則,還有更多比才華更重要的東西,比如資本,比如技術。

在巴音布魯克的「後張馳時代」,刷新記錄的不再是一個人,而是一種模式,是光刻車隊和他們背後重金打造的油電混動賽車。

沒有人再記得賽車手的名字了,人不再重要了,反而淪為了資本的背景板。

因此,在這部電影里,張馳的對手從前都不僅是葉經理,或者某一個具體的人,而是一整個時代。

這種時代的衝突性體現在新和舊——賽車的技術不斷革新,賽場的新人不斷湧現。

曾經他所創造的極限、他所倚仗的技術,都被人嗤之以鼻。

也體現在夢想和現實——昔日的兄弟已屈服於冰冷的現實,所謂的」競技規則「有時也並不那麼公平。

假如張馳繼續沉淪下去,或許有一天也會變成葉經理,變成被資本「異化」的人、被現實侵蝕的人。

但最後他還是選擇做在夕陽里唱《光輝歲月》的人,選擇在麵包和理想之間堅持理想。

不同的對手,不同的困局。

同樣的浪漫,同樣的熱血。

《飛馳人生2》的兩場比賽,為我們帶來了開年來的第一次血脈賁張。

該如何形容影片最後的拉力賽呢?

首先肯定是爽,非常爽,酣暢淋漓。是我們在大銀幕上久違的燃情和瘋狂。

韓寒也更會用畫面來講故事了。

兩場比賽,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

一個是少年人衝向頂峰,另一個則是克服心魔,跨越終點線。

厲小海的比賽,非常簡單、非常純粹,就是全然的熱血。

無數次的練習,被壓抑的少年意氣,在這一刻都得到最瘋狂的釋放。

他只想要最快、最強、最絕對的速度。

人生中前二十年的準備,都為了這個瞬間,為了一場沒有退路的衝刺。

這一刻的成功屬於厲小海,或許也屬於十年前的張馳,屬於每一個初次征服賽道的王者。少年時代,他們都曾有過這樣意氣風發的時刻,都曾擁有過人生的巔峰。

而當接力棒交到張馳手中,比賽的意義則要複雜得多。

一切都在強調著‘最後’。

這是最後一場巴音布魯克比賽,他是最後一個踏上這條賽道的賽車手。

在他身後,這條銘刻著許多傳奇的賽道將被徹底封印。他會在這裏留下最後的記憶。再不會有第二輛車,覆蓋他的輪胎留下的痕跡。

於張馳而言,一切都不在於‘勝利’,而在於‘完成’。

或許到了人生半場,他早已站上過巔峰,擁有過厲小海的時刻。但他也很知道,從巔峰往下走,會是一條怎樣的失意之路,要面對多少的遺憾和不甘。

他要面對同僚的陷害、自然的嚴寒,跨過風雪,駕駛著一輛即將報廢的、沒有準備好的車……

只要能跨過終點線,就是他的意義。

而這,或許也正是《飛馳人生2》想要向我們傳達的:影片最終的落點,是一種成年人式的浪漫。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面對遺憾,接受遺憾;拚盡全力,不留遺憾。

五年過去了。

對於五年前的觀眾和張馳來說,結局並不重要,重要的只是那個瞬間。

但對於五年後的張馳來說,浪漫的定格之後,人生還在繼續。

在這種程度上,《飛馳人生2》其實也是一種現實的寫照。

它告訴我們,人生總會有續集,而續集該怎麼寫,決定權在於我們自己。

這五年里發生了什麼?

可能無論對於張馳,還是對於我們來說,都不算是最好的時代。

疫情、失業、降薪、房子沒了……我們艱難地從低谷里爬起來,並希望新的一年,能真的比去年好一點點。

因此,《飛馳人生2》講述的正是一個從低谷里走出來的故事。

不必追求完美,不必站到最高,哪怕只要站起來一點點,也能看到更美的夕陽。

還是很高興能在大年初一看到這部電影。

這對於銀幕下的我們,未嚐不是一種啟發:其實我們的生活還有更多的可能性,我們也可以選擇走向世界,選擇更廣闊的天地。為熱血而浪漫,為熱愛去奔赴。

於張馳而言,他的世界在賽道,於你我,則可以是跳傘、滑雪、潛水……

我們都可以選擇更自由的生活、更「不可能」的生活。

我們都可以在各自的曠野上飛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