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宣傳:這屆年青人真的不想結婚嗎

來源:浙江宣傳

正值春節,年度「花式催婚」大劇迎來高潮。

「年紀不小了,也該結婚了」「先成家後立業,都多大歲數了還不找對象」「別再挑挑揀揀了,挑來挑去只能挑別人剩下的」「你不結婚,我在親戚朋友面前都抬不起頭」「你看隔壁誰誰誰,跟你一樣大,娃都會打醬油了」……一邊是苦口婆心、心急如焚的父母,一邊是「我的人生我做主」的子女。面對「奪命連環催」的靈魂拷問,很多單身年輕朋友表示「壓力山大」。

去年,「浙江宣傳」曾探討過催婚這個話題。今年我們再聊一聊,談及婚戀,這屆年青人到底在想些什麼?難道他們真的不想結婚嗎?

圖源:視覺中國圖源:視覺中國

在傳統婚戀觀里,「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美好愛情和幸福婚姻的寫照。美滿的期許猶在眼前,但不少年青人已然將單身作為人生選擇。在他們心中,「母胎solo」不是貶義詞,「單身貴族」是瀟灑的生活方式。

民政部相關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依法辦理結婚登記683.5萬對,連續第九年下降。可以說,隨著時代變遷,年青人對於婚戀的認識也在發生變化。

比如,更在意精神共鳴。20世紀70年代的「手錶、單車、縫紉機」,80年代的「冰箱、彩電、洗衣機」,再到後來的「房子、車子、票子」,結婚「三大件」迭代升級,不僅直觀地反映出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於無聲中體現了婚俗風尚的時代變遷。如今,越來越多的年青人將重點放在「人」的身上,更在意對方能否給自己帶來「情緒價值」。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現在的年青人堅持「寧缺毋濫」,更傾向於「跟著感覺走」,有時甚至會因為父母干預而產生抗拒心理。

再如,更關注自我修煉。不少年青人雖然嚮往愛情和婚姻,但同時表現得「小心翼翼」。在他們看來,與其將就自己和別人「打配合」,還不如多多取悅自己,因為「沒有最好的婚姻,只有最好的自己」「婚姻未必可靠,可靠的只有自己」。於是,有人選擇將婚姻大事延後,進而把自我提升和快樂生活擺在第一位,努力考研、考編、創業,攢勁買房、買車、買保險,時不時再來個美容、健身,不斷給自己「做加法」。

又如,更享受個人自由。有人雖然對戀愛、結婚不排斥,但對尋找另一半卻表現得相當佛系,不管是被動單身還是主動單身,主打一個「敵不動我不動」。雖然偶爾也想品嚐一下愛情甜苦,卻更貪戀一個人的自由自在,不願輕易打破原來的生活節奏。此外,還有人奉行「不婚主義」,戲稱「婚姻是愛情的墳墓」,提倡「只戀愛、不結婚」,甚至迷戀「只曖昧、不戀愛」的搭子關係。

結婚人數連年降,年青人更享受個人自由 圖源:視覺中國結婚人數連年降,年青人更享受個人自由 圖源:視覺中國

面對愛情和婚姻,這屆年青人既保留著浪漫的想像,又有著對現實的清醒認知,可謂多元且複雜。對此,老一輩往往難以感同身受,直言「不談戀愛不結婚,你們小年輕到底想幹啥?」

事實上,這屆年青人如此「別緻」的婚戀觀背後,有著深刻的經濟和社會背景。

有的是源於個體獨立價值的追求。年青人更懂得認識自我、理解自我、取悅自我,願意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更能實現自我價值的事情中去,比如發展愛好,又如奮鬥事業。一些年輕女性實現了性別觀念與傳統認知上的突破,她們用單身來抗衡數千年來女孩要成為母親的角色設定,用一張張亮眼的成績單來證明女性在各個領域都可以很出色,因而相比男性,她們對於婚戀的猶疑態度更甚。

有的是囿於婚戀成本的現實障礙。有人說,愛情是奢侈品,獲取成本低,持有成本卻很高。不管是吃飯、旅行、節日、紀念日的花銷,還是三觀不合甚至遭遇背叛的隱憂,都讓人不可避免地開始權衡得失,擔心戀愛或者婚姻失敗會使沉沒成本「打水漂」,更遑論繁雜的家務、難管的「神獸」、很牽扯精力的家庭關係乃至不得不讓步的個人事業,這些因素隨機排列組合都能「嚇退一名未婚女性」。而對於很多年輕男性來說,高價婚房、高額彩禮、高昂育兒費用等經濟壓力和家庭責任,則是必須要面對的現實問題。

還有的是受到網絡文化的影響。婚戀作為一種社會行為,很大程度上受文化的深刻影響。而伴隨互聯網成長起來的年輕一代,婚戀觀也深受網絡文化影響。一方面,遊戲、追星等,很大程度填補了年青人的情感需求,分散了其對於婚戀的精力;另一方面,家暴、出軌等負面信息碎片經由網絡傳播不斷放大,容易誤導年青人形成對婚戀的非理性認知,在不同程度上引發「恐戀恐婚」情緒。

可以說,當下面對不戀愛、不結婚,社會的理解度和包容度顯著增強,很多年青人認可對人生的多元選擇,也越來越懂得自己的人生自己做主,結婚生子已然不再是必選項。

圖源:「新華社」微信公眾號圖源:「新華社」微信公眾號

「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現在,科技進步使溝通交流變得極有效率,但在高速運轉的現代社會,婚戀反而變得更加困難。

當然,時代各有不同,每個時代的婚戀觀和行為模式自然不盡一致。作為一個「過來人」,筆者有幾點感受:

可以耐性傾聽,但不用跟著他人的期待走。餘華在小說《活著》的自序中寫道:「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親朋好友頻繁催婚,更多是在表達對年青人的關心和愛護,年青人可以多加理解、耐性傾聽,但是婚姻大事,年青人有必要多些主見,多尊重內心的真實感覺,多融入現實生活。「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這在愛情和婚姻中是顛撲不破的金玉良言。

對家長們而言,急切的心情固然可以理解,但對單身兒女不妨多一些換位思考,不必因為子女到了某個年齡段,就逼著他們「湊合」「將就」一下,把自己「交付」出去。強扭的瓜不甜。與其拚命催孩子,不如多引導他們養成正確的婚戀觀,多教教他們學會如何去愛。

婚姻和事業並非不可兼得。愛情與麵包之間的抉擇與平衡,始終是婚戀繞不過去的話題。有人認為,在競爭趨於激烈的當下,事業和家庭有時很難兼顧,談婚論嫁會拖慢「打拚進度」,因而不自覺地在「成家」和「立業」之間劃出一條涇渭分明的「楚河漢界」。其實,婚姻的本質不僅是愛情的結果,還是雙方在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基礎上共同成長的過程。愛情與婚姻和追求個人成長並不矛盾,有時反而能在彼此的雙向奔赴中為人生注入更多動力。

婚戀不僅是家事更是國事。讓更多年青人敢結婚能結婚,既需要年青人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各方力量攜手,為年青人創造更好的婚戀條件。

比如,讓結婚的成本更低一些。在這方面,可以繼續做的工作有很多,包括加強輿論引導,持續推進婚俗改革,破除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讓年青人能夠在健康積極的社會環境中形成積極的婚戀觀,減輕對婚戀的焦慮與恐懼,等等。再如,讓遇見「對的人」更容易一些。從家庭到工作單位再到相關部門,都可以從生活、工作、社交等方面給予年青人更多實打實的支持,為他們遇見「對的人」創造更好的條件與渠道。如此一來,「想戀」的自然「能戀」,「想結」的也就「敢結」,「恐婚」的便會「不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