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青年在「村晚」中尋找新「啟」點

    今年這個春節,讓趙財玉特別難忘。

    在江西省浮梁縣經公橋鎮港北村,一年一度的「村晚」於2月10日(正月初一)拉開帷幕,迎接遊子歸鄉,這是一年中村里最熱鬧的時候。

    作為「村晚」主策劃人,趙財玉早早進入「戰備狀態」,「今年是港北村的第十屆‘村晚’,大家都很重視」。

    然而,與這熱氣騰騰的景像有著天壤之別的是,十幾年前,港北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空心村」。

    「那時候村子給人的感覺太‘散’,大家各顧各的,還容易引發矛盾糾紛。」趙財玉回憶,作為村里第一批返鄉創業的年青人,2013年,她和丈夫正式從廣東回到了家鄉,與家人朋友一起帶著村內20多名年青人創業。「我渴望在家鄉找到凝聚力與歸屬感,希望帶著村民一起做點什麼。」她說。

    2015年,趙財玉被推選為港北村委委員。同年,趙財玉策劃辦起了港北村第一台鄉村春節聯歡晚會。

    非遺文化激活「鄉情」

    辦「村晚」一開始並不容易。但為開個好頭,趙財玉下了不少功夫。

    「最早連個像樣的節目都湊不出。」趙財玉感慨,活躍點的年青人大多外出務工,留守在家的老人一般不願意「拋頭露面」。

    如何將分散的民心凝聚起來?趙財玉一邊鼓勵家人朋友帶頭報名,一邊深入村子尋找新的突破口。

    作為土生土長的浮梁人,趙財玉率先想到了「八獸」綵燈。

    「八獸」綵燈作為浮梁縣的一項非遺傳統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舞獅不同,它不強調技巧,但寓意十足。」在趙財玉看來,以「八獸」綵燈為引,或許能巧妙地召集村民主動加入綵燈遊村活動當中。

    「村民們對民俗更熟悉,人人都願舞燈、人人都會舞燈,計劃的名額很快就報滿了。」趙財玉說。

    綵排時,趙財玉又驚喜地發現,村民之間的感情,也在大家凝心聚力幹一件事時得以加深。

    矛盾摩擦少了,責任擔當多了,村民對村務愈發上心。有人向趙財玉自薦打快板,有阿姨組起姐妹團想報名跳舞,還有老人想帶著孫輩登台朗誦……於是,港北村首屆「村晚」的節目單就這樣逐漸「豐滿」起來。

    如今,港北村的「村晚」已經發展壯大成「三港」的「村晚」。「今年港北、源港、港口3個村分設3場新春晚會,參演人員就有近千人。」趙財玉介紹,所有「村晚」大戲都由村民自編、自導、自演。

    「村晚」火了,人氣旺了,這些年港北村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不變的是,10年來,「八獸」綵燈的遊村活動每年都如期而至。

    讓年青人「挑大樑」

    吳健坤今年24歲,在他的記憶中,濃濃的年味里總少不了「村晚」這道「硬菜」。

    「每年臨近春節,我的父母都忙著排練自己的節目。」吳健坤告訴記者,今年也不例外。

    自2018年外出求學後,吳健坤藉著政策扶持的東風,創業之路愈走愈穩。這些年,遊走在「他鄉」的吳健坤,一直在尋找時機,希望能發揮專長為家鄉做點什麼。

    2024年1月中旬,趙財玉在「2024年春節聯歡會籌備群」發佈了誌願者招募公告。「我能負責簽到以及提供道具。」吳健坤看到後馬上回覆。

    「簽到與道具準備工作都比較細碎繁瑣,必須到現場溝通確認。」2月3日,吳健坤提前回鄉,在「村晚」現場盯進度。

    遠在杭州創業的王聰,在線上協助「村晚」聯絡工作。和吳健坤的幕後籌備不同,王聰主要負責台前策劃。「我希望從多元化、信息化的角度,去提升港北的‘村晚’。」王聰表示。

    在港北村,像吳健坤和王聰這樣的青年還有不少。在「2024年春節聯歡會籌備群」中,58名工作人員中一半以上是常年在外創業、發展的年青人。

    在趙財玉心中,這群年青人就是推促港北村乃至浮梁縣發展的一支支「潛力股」,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青人開始主動聯繫她,想為「村晚」出一分力。

    相約返鄉「同頻」人

    談及未來計劃,吳建坤與王聰的答案不謀而合,「回家,這是必然的」。

    早在創業之初,王聰就在項目的佈局圖中圈下了浮梁。創業10年,他一直在累積力量。去年,王聰成功將公司的業務板塊從杭州擴展到了江西上饒。「離家越來越近,離我的目標也越來越近了。」王聰自信地說。

    趙財玉介紹,許多新業態隨著返鄉青年的加入不斷湧現,為鄉村發展注入新活力,「通過照片、短影片徵集等活動形式,一方面紓解遊子鄉愁,另一方面對外展現鄉土風情」。

    2023年,趙財玉參加了鄉村振興專題培訓班,「這類培訓開拓了我的鄉村發展思路,尤其是在利用有效資源吸引和服務青年人才返鄉創業方面」。

    團江西省委青年發展部部長葛李保透露,2024年,將舉辦江右青商大講堂、青企思享彙等20餘場青創活動,面對面幫助創業青年答疑解惑。

    在江西,越來越多年青人選擇回到鄉村。他們有的直播帶貨,積極宣傳當地非遺文化;有的打理民宿,致力於推動家鄉旅遊業發展……

    「畢竟這裏才是我們的家,我們的根在這裏。」吳健坤感慨,也期待在返鄉創業的路上,看到越來越多「同頻」的夥伴,「我們會盡自己所能,讓家鄉變得更好」。

    趙財玉告訴記者,「村晚」將會持續辦下去,從聚民心到聽「青」心,她想借鄉村舞台的感召力聚攏青年,讓離鄉的青年看到鄉村的新機遇,然後回到家鄉落筆人生的新「啟」點。

卞良栩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周圍圍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2月20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