瓣瓣同心 十年砥礪丨一小時串門!一張交通網,惠及京津冀三地人

中新網北京2月21日電(記者 張尼)「這麼近,那麼美,週末到河北」,河北省打出的這句洗腦廣告語如今已深入人心。而對於京津冀三地居民來說,去隔壁「串門」現在已是「一腳油門」「一張高鐵票」的事情。

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年來,軌道交通、高速公路像毛細血管一樣連接起各個城市,「1小時交通圈」的形成,也讓這片擁有1億多人口土地的發展跑出了「加速度」。

  資料圖:河北張家口崇禮銀河滑雪場,遊客在滑雪。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資料圖:河北張家口崇禮銀河滑雪場,遊客在滑雪。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一小時串門」真香!

2024年春節,河北張家口崇禮迎來大批滑雪愛好者,不少遊客是搭乘「滑雪專列」抵達「華北地區最理想的天然滑雪區域」的。

「自從高鐵開通後,週末再去滑雪可比以前交通方便多了。」北京市民阿城(化名)告訴記者,如今,從北京市區到崇禮,坐「滑雪專列」僅需約1個半小時,算上市內通勤時間也不會超過2小時,又快又安全。

回想起自己2019年初去崇禮滑雪的經歷,阿城頗有感慨,「那會兒要開將近4個小時車,從京藏高速出京,繞行張家口市區附近,最後再走首都環線高速到崇禮。有的路段還有積雪,車速經常提不起來。」

2019年12月30日,京張高鐵正式開通,這條連接河北和北京的高速鐵路全長174公里,成功將原本3個多小時的乘車時間縮短到47分鐘,使人們的出行效率大大提升。

和阿城一樣,在北京工作、老家在河北涿州的小宇(化名)也感受到了「一小時串門」帶來的便利。

「現在838路公交車可以從六里橋直接坐到涿州,到我家全程1個小時15分鐘左右,涿州到房山只需要大概20分鐘,而且是用北京的公交卡就可以乘坐,全程才七塊多錢,非常方便。」

不光是公交打通,高鐵也讓涿州至北京之間的通勤時間縮短至半小時以內。

「從北京豐台站到涿州東站最快只要20多分鐘,比北京市內的通勤時間還要短。」小宇告訴記者,正是因為交通的便捷,自己平時可以隨時回家,這讓她即便不在家鄉工作也可以經常回家陪伴父母。

  資料圖:航拍雄安新區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 韓冰 攝  資料圖:航拍雄安新區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 韓冰 攝

一張交通網,惠及三地人

無論是阿城,還是小宇,他們生活中發生的變化都是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發展的一個縮影。

十年來,京津冀區域內軌道線不斷加密。

來自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1月底,京津冀鐵路營業里程達11295公里,其中高鐵2576公里,實現高鐵對地級市的全覆蓋。

2019年,京張高鐵建成通車;2020年,京雄城際鐵路全線開通運營;2022年,京唐城際、京濱城際寶坻至北辰段開通運營……半小時、一小時城際交通圈快速推進。

除了軌道交通,公路路網也在快速發展,高速路每年「上新」已經成為京津冀三地協同發展的常態。

這些年,京昆高速、京台高速、京秦高速等多條高速路相繼建成,構成了京津冀三地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主骨架」。

而高速公路的發展,也帶動了跨市域公共交通線路的發展。來自北京公交集團此前的數據顯示,集團運營跨市域線路已超過40條,連接北京周邊廊坊(三河、大廠、香河、固安、霸州、永清)、張家口(沙城、涿鹿、下花園)、保定(淶水)等市縣,線路長度2712公里。跨城出行越來越快捷。

1小時內,從北京駕車至雄安;1天之內,快遞從北京發往河北……十年間,京津冀交通一體化縱深推進,伴隨著一條條高鐵開通、高速路通車,京津冀「1小時交通圈」形成,發展成果正惠及三地人民。

  2月16日,遊客逛廠甸廟會。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2月16日,遊客逛廠甸廟會。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協同發展跑出「加速度」

協同發展,交通先行。

這個春節假期,北京環球渡假區內人流熙攘,天津古文化街上的茶館座無虛席,正定古城開啟「人從眾」模式……不少京津冀地區的民眾選擇了去隔壁「串門」過年。

繁榮的文旅消費背後離不開暢通便捷的交通網,這張巨大的網絡也將京津冀地區的各個城市緊密連接起來,「一小時串門」的實現,助力經濟發展跑出了「加速度」。

北京市統計局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10年來,京津冀經濟總量連跨5個萬億元台階,2023年京津冀地區生產總值為10.4萬億元,按現價計算,是2013年的1.9倍。

除了經濟總量的大跨越,三地產業結構也持續升級。其中,北京三產佔比保持在八成以上,天津佔比超六成,河北突破五成且提升最快。

而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發佈的《京津冀協同創新指數2023》顯示,2013年至2022年,京津冀協同創新指數從100增長到297.6,年均增速為12.9%,而且京冀、津冀間創新指數的相對差距縮小。

與此同時,十年來,北京流向津冀技術合約成交額累計超2800億元,中關村企業在津冀兩地累計設立分支機構超過1萬家。

十年來,京津冀三地交通一體化跑出了「新速度」,成為推動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建設的重要支撐。(完)

【編輯:黃鈺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