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運河煥新貌,這個新興景區藏著歷史與文化

隨著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成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這個以北運河為依託、超12公里長的景觀帶將被更多人看到。

從「九龍漱玉」的白浮泉到「一支塔影」的燃燈塔,從「舳艫蔽水」漕運盛景到「四大徽班」沿河入京,大運河北京段古蹟豐富、人文薈萃,承載著獨特的歷史文化印記。

在大運河文史專家、北京市通州區政協特邀文史委員任德永看來,在這裏,遊客可以觀塔、登樓,欣賞漕運時代的景緻,也可以沿河而下,體驗沿岸的風俗民情。

換句話說,這是一個有景色、有歷史,還有「文化」的景區。12餘公里長的景區沿線密佈著多處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3年10月26日,北京城市副中心運河商務區,站在高層寫字樓上俯瞰大運河美景。資料圖片/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攝2023年10月26日,北京城市副中心運河商務區,站在高層寫字樓上俯瞰大運河美景。資料圖片/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攝

「運河上漂來的北京城」

如果說長城是凝固的歷史,那麼大運河就是「流淌的文化」。

大運河上到春秋周敬王三十四年,下至清宣統末年,其文化史跨越了中國的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社會主義社會四種社會形態,曆時2000多年,串聯起運河沿岸的一座座城市。

在流經城市中,北京與大運河的關係尤為密切。特別是元、明、清時期作為首都的北京,從中受到了巨大的滋養,素有「大運河上漂來的北京城」的說法,明天啟占士朱由校還曾留下「銅幫鐵底北運河」的親筆禦書。

作為北京的東大門、北運河的起點,通州之名,便是取自「運河漕運通暢賙濟」之意。

通州文廟內收藏的三根沉木,見證著建築材料源源不斷向北京輸送。提起這些寶貝,任德永曾介紹,「一開始大家以為是金絲楠木,但是拿不準,後來我們往香山那邊的林業鑒定部門送了些檢材。」後來經鑒定,其中一根為格木,系珍貴的硬材樹種,現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其價值相當於金絲楠木;另兩根都是硬合歡木。

這樣的木頭並不普通,而是占士為蓋宮殿親派大臣採辦的木材,稱為皇木,且多為楠木。據史料記載和現存明代宮殿實物,明代宮殿建造的木材基本上純用楠木,間或使用杉木、鬆、柏等。如故宮文淵閣、樂壽堂、太和殿等,都有楠木裝修材料及傢俱。

這些木材先是通過大運河運到通州張家灣的碼頭,再經陸路運進北京,儲存木材的地方就叫皇木廠村,通州有兩處。最早的張家灣皇木廠村已不複當年模樣,僅剩一棵古槐樹,樹旁的碑刻記載著這樣一段歷史:永樂四年(1406年)至嘉靖七年(1528年),北京城里皇家建築所用的珍貴木材沿大運河運此存儲,管理官吏在木廠周圍植槐。

2023年10月26日,「三廟一塔」景區內陳列的三根截面60釐米見方的木材,是皇家用來建設宮殿、製作傢俱的材料。2005年運河清淤時,這三根皇木被發現。資料圖片/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攝

除了木材,磚石也是營建北京城的重要材料。如今,漫步在北京故宮的遊客也許很難想像,故宮的城牆及宮室外地上鋪的磚石,全部是來自400公裡外的山東臨清燒製的青磚。除了磚的質量上乘,還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緊靠運河,交通方便,燒出的磚可直接裝船運往京城。

極盛之時,臨清靠近運河的兩岸「皇窯不下萬座」。康熙時客居臨清的江南文士袁啟旭曾這樣吟詠燒磚情形:「秋槐月落銀河曉,清淵土裡飛枯草。劫灰助盡林泉空,官窯萬垛青煙嫋。」

除了木材和磚石,人們賴以生存的糧食,也通過這條貫通南北的動脈,一路運到首都。《元史·食貨誌》記載:「元都於燕,去江南極遠,而百司庶府之繁,衛士編民之眾,無不仰給於江南。」即元朝在大都(今北京)建都後,城內人口大量增加,對糧食的需求量很大。為此,專門建立漕運制度,從南方地區運輸糧食到大都。該制度一直延續到明清時期。

漕運的發展帶來了通州的繁榮。「舟楫之盛可敵長城之雄」,這是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北韓人樸趾源在《熱河日記》中記錄的在通州城東過大運河時看到的場景。「船旗大書‘浙江’‘山東’等號,沿河百里之間,密若竹林。南通直沽海,自天津衛會於張家灣,天下船運之物,皆湊於通州。不見潞河舟楫之盛,則不識帝都之壯也。」

如今,通州的碼頭已不見昔日漕運盛景。取而代之的,是美麗且充滿勃勃生機的兩岸風景,傳統與現代交織,千年運河,再煥新貌。

歷史遺產串珠成線

任德永所說的「觀塔」,觀的便是燃燈佛舍利塔,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代詩人王維珍的詩句「無恙蒲帆新雨後,一支塔影認通州」流傳至今,相傳清朝時,經大運河從南方千里迢迢來北京的商人們,在遠處看到這座燃燈塔,便知道要進京了。

燃燈塔在當時幾乎成了北京的標誌,這也就有了後來民間口口相傳的「三望燃燈塔,便到通州城」。燃燈塔「古塔淩雲」的標誌性景觀,更成為通州八景之一。

燃燈塔所在的位置是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的北端。與「塔」相伴的,還有「三廟」,統稱「三廟一塔」。

「三廟」,即文廟、佑勝教寺、紫清宮。在這裏,儒、佛、道三教的古建築互為近鄰而又相互獨立。「三個教的廟在一起,這種格局在全國都很少見。這更是證明運河帶動了文化的流動,形成了開放包容的格局。」通州區文旅局副局長蓋暢說。運河文創產品、非遺傳習所、美食小吃在給北運河集聚人氣的同時,也帶動運河文化被更廣泛地傳播和感知。

「登樓」,登的是大光樓。在《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5A級旅遊景區提升實施方案》中,大光樓是重點建設的景點之一。

大光樓是管理漕運官吏、處理漕務之所,服務著明清時期運河的經濟大動脈。由於為驗收漕糧而設,也稱「驗糧樓」。如今的大光樓矗立在五河交彙處七孔閘橋西側,樓高兩層,氣勢磅礴。

景區北部除了這兩處重要的歷史遺產,附近還有西海子公園石壩碼頭遺址、李卓吾墓等。沿河南下,在景區的中部和南部,遊客還可以依次遊覽通州區博物館、北京大運河博物館、張家灣博物館,更系統、完整地品味千百年來北京與大運河的故事。

2023年10月26日,「三廟一塔」景區,文廟大成殿。資料圖片/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攝2023年10月26日,「三廟一塔」景區,文廟大成殿。資料圖片/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攝

「這些遺產得到文旅、園林、體育、水務等多部門的聯合保護,取得顯著成效。目前,燃燈塔及周邊古代建築群等成為市民瞭解大運河文化的首選之地,作為去年北京文化論壇、京杭對話暨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的主要承載地,受到世界關注。」任德永介紹,沿線文化遺產與綠心公園、副中心三大文化建築、環球渡假區一起,成為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的核心名片。

除此之外,大運河沿線的文物也得到有力保護,已實施文物保護工程220餘項。近年來,以大運河為核心的歷史文化資源被發掘,先後在白浮泉、玉河故道、路縣故城等多處遺址點取得重要考古成果,遺址類型包括閘、堤、橋、碼頭等運河水工遺存和城址等。

2018年,考古人員對白浮泉遺址周邊、戲台、都保殊廟等遺址開展了考古工作,考古勘探面積12000平方米,發現了白浮泉九龍池的出水口,基本確定了九龍池的範圍以及古代白浮泉的流向。

考古人員對通惠河、玉河遺址、西板橋及河道遺址等進行考古發掘,發掘出元代通惠河、明清玉河、東不壓橋及澄清中閘、澄清下閘、二道橋、玉河庵等重要遺蹟,清理出明代西板橋橋址及河道,進一步豐富了大運河文化帶與老城的內在聯繫與文化內涵。

在大運河沿岸的漢代路縣故城,發掘了局部城牆、城壕和城內道路,以及城牆外西南、南部和東南部遺址區,初步掌握了路縣故城城址的範圍、形製、構成、始建年代和廢棄年代等情況。

2024年,路縣故城保護展示工程將實現開館,與新開館的「運河之舟」——大運河博物館一起,為古運河注入新的活力。大運河沿線博物館數量有序增長,沿線7個區除165家備案博物館外,還有5家類博物館先後掛牌開放,成為居民和遊客休閑放鬆的好去處。

非遺沉澱文化內涵

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的獨特之處還在於它的文化多樣性。流動的運河帶動南北、中外的經貿、人員往來,在這年年月月的交流中,沉澱出多元的京味兒文化。除了運河本身構造出的水利工程史,這裏還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說起大運河,不得不提因漕運而日漸形成的運河號子。這項一度瀕臨消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經過發掘保護,再響千年運河。

運河號子與漕運船工的勞作相伴相隨。「對於北京來說,大運河很重要的功能是給北京的城市建設提供重要的物資。所以,大運河體現了元明清大一統王朝時期的首都和漕運之間的緊密融合,體現了一種共生關係。」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文化遺產專業負責人王銘告訴記者。

曾經的北運河上,千帆相接。「漕運晝夜不停,運河號子連天」,船工喊唱著運河號子,指引著漕船起錨、立桅、搖櫓,一派繁盛景象。而隨著北運河漕運功能的消失,運河號子也逐漸退出歷史舞台。

現如今,運河號子還能被聽到,繞不開一個人。30多年前,在文化館工作的常富堯騎著單車,一支鋼筆、一個暖水壺、一台老式錄音機,從東南向西北沿著北運河,幾乎走遍兩岸村莊。最終,10個種類22首運河號子的曲譜躍然紙上。

一度,運河號子只剩下一位傳承人。隨著運河號子被列為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大運河文化帶和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建設的深入推進,運河號子的命運發生了變化。作為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第四代傳承人,趙義強如今演出、交流的機會增多了。

遊客可以通過一聲聲震天的號子,感受船工在運河號子下的團結互助,想像漕運時期大運河的繁忙場景。

2023年8月31日,通州運河二號碼頭。運河號子第四代傳承人趙義強(右一)與保護者常富堯(中間紅衣),帶領隊員們表演運河號子。資料圖片/新京報記者 王遠征 攝

另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京東大鼓,是任德永推薦的現代版「運河號子」。「乘著遊船,途中欣賞兩岸秀美的風光,耳邊傳來悠揚的京東大鼓的唱詞,可以切身感受大運河的無窮魅力。」

聊到大運河,便會想到漕運,也就一定要談到開漕節。開漕節始於明代,是古代通州獨有的大型文化活動。開漕節是慶祝首批漕糧從南方運抵通州的日子,定在每年農曆三月朔日舉行。

如今經過開發,開漕節再現漕運碼頭。遊客可以欣賞綜合性的傳統文藝表演、品味大運河美食、體驗運河非遺。

運河非遺中,繞不開運河龍燈。藍色的運河龍燈與大運河的河水相呼應,跟隨密集的鼓點,雙龍或齊頭並進、穿插翻飛,或首尾相連、合二為一,遊客從中既能看到舞龍表演的靈動,也能感受到磅礴的氣勢。

一路參觀遊覽之後,小樓燒鯰魚、紀各莊豆腐、通州餎餷餄等傳統美食還可以讓人飽腹一頓。在任德永看來,這些美食的傳統技藝也不失為一種文化遺產。

大運河的遺產類型屬於線性文化遺產,而不是單個的遺產點。如今的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與大運河文化帶建設交織重疊,又進一步增加了「文化廊道」的視角。「文化帶不只是河兩岸留下的遺產,還要把大運河周邊的人和城市、鄉村全都連接起來。而且這種廊道具有比較強的景觀功能,能夠把大運河文化帶打造成璀璨文化帶、綠色生態帶、繽紛旅遊帶。」王銘提出。

未來,隨著通州古城、張家灣古鎮的複建,路縣故城考古遺址公園的開放,大運河沿線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得以更整體、系統地展現在公眾面前。人們從中得以更好地閱讀北京這座獨特的城市,進而理解首都文脈,讀懂古都北京。

新京報記者 行海洋 展聖潔

編輯 白爽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