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拚才會「美」

插畫:張玉佳

    1月24日,福建廈門,馬鑾灣生態三島公園,成群的白鷺盤旋在天空。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玉佳/攝

    1月24日,福建廈門,南湖公園。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玉佳/攝

    1月25日,福建廈門,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珊瑚保育館內的珊瑚。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玉佳/攝

    1月23日,福建廈門,環東海域濱海浪漫線(2號丁壩)。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玉佳/攝    1月23日,福建廈門,環東海域濱海浪漫線(2號丁壩)。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玉佳/攝

編者按

    閩南地區有首膾炙人口的歌曲《愛拚才會贏》,歌詞中的「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恰似生態花園城市廈門的孜孜探索。

    廈門之美並非僅靠「天賦」,還有艱苦卓絕的努力。2月20日,中國青年報在4版刊發《廈門面朝大海的代際接力》一文,講述廈門30餘年瞄準生態環境保護目標,一任接一任、一代接一代的接力賽。

    今天的廈門人,用拚勁兒扮靚海灣。退休教師擔當「市民湖長」,70後組織低碳騎行,90後投身珊瑚保護修復,還有00後加入「海上美容師」隊伍……廈門把最美的風景留給人民,人民共同嗬護美麗的廈門。

_______________

    90後「海上美容師」守護廈門「高顏值」海灣

    春節期間,廈門海上環衛站船舶作業隊沒有停歇,他們是「高顏值」廈門海灣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有著「海上美容師」的美譽。

    2013年,歐祺達大學畢業成為一名「海上美容師」 ,儘管學的是物流管理專業,他卻一直有個船舶夢。看到報紙上的招聘信息,船上作業可從零學習,歐祺達報了名。

    「當時很多年青人不願意來,覺得髒、累。」廈門市環境衛生中心海上環境衛生管理站站長張梁華表示。

    歐祺達的一些朋友也不理解。但在這個高高壯壯的90後廈門小夥看來,「就當來學一門技術」。

    「海上美容師」需要積累一定的海上船舶駕駛經驗。「船不像岸上的車,說刹車就刹車,還要關注潮流和風向,留心周圍船舶的動態,在船上要時時刻刻都繃緊一根弦。」歐祺達說,工作第一年,就要熟悉所有業務,水手期亦有三四年,不久前完成船長培訓的他,即將晉級船長。

    一路「升級打怪」,這條小眾賽道,歐祺達一走就是十年。他的手背上至今還能看到打撈垃圾留下的傷疤,手心還有繭子。他介紹,最開始在小船上徒手打撈垃圾,用網兜收集,船推過去,網兜升上來,一抖,就像抓娃娃一樣把垃圾抓到岸上去;後來在機械化船舶上,收集鬥快滿時,需要人爬到上面,用鐵耙把垃圾勾下來,清空了收集鬥之後繼續打撈。

    救生衣、安全帽、安全繩,即便夏季,也要全副武裝。他們的鞋頭處有一塊特製鐵片,「有時我們會打撈到比較大的木頭,尤其颱風天被吹倒的樹木較多,這樣的設計可以防止腳受傷。」歐祺達說。

    5-10月,是廈門最熱的時候,也是全年海漂垃圾量較大的時期。「海上美容師」仍堅守在一線,「夏天中暑是常事」。

    張梁華介紹,海漂垃圾成分較複雜,如遇到漁網或者纜繩在水下纏住螺旋槳,就要立刻採取措施,開回碼頭岸灘邊,等潮水退去,螺旋槳露出來,再把漁網或者纜繩解掉。等一個潮水就12個小時。船想要開出來作業還要再等潮水漲起來,又是十幾個小時。

    廈門的海上環衛站1994年成立,最初巡查的範圍只是廈門西海域的62平方千米,隨著城市發展,現在近岸海域230平方千米都納入清理範圍。海上環衛站從成立之初的兩艘保潔船舶、7名作業人員,發展到157人的專業隊伍,48艘小型保潔船舶、8艘機械化船舶、3艘巡查快艇等,可有效應對廈門灣各種類型的海漂垃圾。

    福建省生態環境廳數據顯示,2022-2023年,廈門海漂垃圾密度連續兩年全省最低。

    10年來,海漂垃圾治理越來越高效精準。歐祺達介紹,2013年還是手寫記錄單,拿望遠鏡到處找垃圾,全憑個人經驗,炎炎夏日,人一直站在甲板上烤著。現在有了智慧海上環衛系統,可預測每日廈門灣的海流活動,對海漂垃圾的規模、分佈和軌跡進行預測預報,並給出攔截建議和收集建議,該去哪片海域、出哪些人、什麼船,都能科學調度,「通過船頂的影片監控,判斷前面有沒有垃圾,我們再開船過去」。

    船員們每天還要撰寫航海日誌,「2016年,超強颱風莫蘭蒂來襲,一整頁的航海日誌都寫滿了。」歐祺達對那段記憶印象深刻,中午沒時間下船吃飯,只能快艇送快餐到船上吃。

    張梁華回憶,颱風來後,太陽烤著,甲板上的熱氣也升上來,人就像在蒸籠里,全身濕透,一天要換兩三套衣服,後來大家乾脆光著膀子在船上打撈垃圾,「這樣精力、體力高度集中的工作,我們要堅持3個多月」。

    「現在,群眾對美好環境的需求越來越高,哪怕在海上看到一個礦泉水瓶、一個塑料袋,都會直接反映。」張梁華說,這支隊伍直接接受市民群眾的監督,這樣的工作性質倒逼他們高度負責地做工作。

    廈門十分重視海漂垃圾治理工作,每年都將其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也納入黨政領導生態環保目標責任書考核內容。據悉,廈門市、區財政每年共投入約1億元,用於海漂垃圾治理相關的船舶車輛運行維護、人員費用支出等工作。

    張梁華介紹,隊伍里有70後、80後、90後,去年也有00後加入。隊伍的95%以上都是廈門本地市民,他們長期生活在海邊,對海有著特殊的感情,「可能剛開始覺得自己是環衛工人,甚至會受到週遭異樣的眼光,但現在,大家都明顯感受到,社會對海上環衛的尊重和認可程度越來越高,這是一份光榮的職業」。

    隨著廈門海洋環境不斷向好,常常有市民、遊客遠遠地伸出大拇指向這群「海上美容師」點讚。

    10年前,歐祺達還不清楚自己究竟選擇了一份怎樣的職業,如今,他感到自己實打實地為家鄉的這片大海出了一分力。他有了更多的機會偶遇中華白海豚。每當看到三三兩兩的白色精靈伴船遊動,躍出碧波,那是歐祺達最開心的時刻。

    在廈門有一種浪漫 伴海騎行

    「空中不時有白鷺飛過,海面在陽光的照耀下,被車道分為光影不同的兩面,一邊幽藍深邃,一邊霞光璀璨。」當廈門市集美區單車協會會長陳明福騎行在這條海上單車道,「愜意」是他最深切的感受。

    廈門市集美區杏林灣岸線總長20.6公里,是一片以生態運動為主題的濱水休閑帶。

    碧波之上,一段全長2.6公里的騎行車道橫跨海灣,好似一條紅色飄帶。一側是現代化的商務高樓,另一側則是與閩南紅磚相互映襯的傳統風格建築,沿途可遠眺廈門園林博覽苑、集美新城,移步換景,美不勝收。

    杏林灣原為開闊海灣,1956年築堤圍海,上遊來水逐漸稀釋,形成一個封閉的淡水湖泊。51歲的陳明福從小在集美區長大,他記得,最早杏林灣還是一片原始水域,雜草叢生,後來隨著工業聚集,一些生活污水、工業污水未經處理直排入湖,導致水體臭氣熏天,一旦下大雨,氣味更難聞,還有一些死魚不時浮上來,「那時這邊連路都沒有,更不要說單車道了」。

    轉折從2005年左右開始,廈門以申辦國際園林花卉博覽會為契機,輻射整個杏林灣開展環境整治工程,完善相關基礎設施配套。

    2010年2月,作為跨島發展示範的集美新城建設正式啟動,集美新城被定位為「具有濱水特色的環灣生態型人文新城」,建設伊始便將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放在首要位置。

    與此同時,單車從老百姓的代步工具轉換為健身項目,低碳環保的交通方式也在城市發展中得到重視。

    2011年,廈門市集美區單車協會成立,陳明福是發起人之一。他介紹,協會剛創辦時只有50人,如今註冊會員已將近600人,超過一半都是外地車友。他們在廈門工作、生活,喜歡廈門的風景,「一個東北的小女生說,來到這裏讓我流連忘返,都不想回去了」。

    他們去過許多不同的城市騎行,人文風情各有千秋,但在陳明福看來,廈門的騎行環境還是獨一份。

    他舉例說,廈門環東海域濱海浪漫線的基礎建設跟景色都十分優越。那也是一條馬拉松岸線,海岸線沙灘綿延,椰樹林立,騎行專用道寬度達16米,這是罕見的。紅藍兩色塑膠跑道和人行道都被草地和椰樹包圍著。對於騎友來說,一個好的單車道,騎行的視線要開闊,要有不同的景緻,植被綠化以及日常的衛生維護也非常關鍵。

    全長約50.6公里的環東濱海旅遊浪漫線,其中同安段18.3公里已全部建成開放。這條線路曾獲得2021中國體育旅遊精品路線、2021年廈門市體育產業示範項目等稱號,節假日單日客流量可達10萬人次以上。廈門市同安區委常委、同安新城指揮部負責人郭三溫介紹,這條路線上的專業馬拉松賽道,平時不走機動車,而是用於市民的休閑、娛樂、鍛鍊。

    12年來,陳明福見證了廈門的騎行系統不斷升級。「最開始一些單車道設計得偏窄,兩輛單車交會時容易發生危險,我們就發動車友提建議。」如今,城市慢行系統越來越完善,一些車友甚至騎單車上下班。

    他們享受騎行的樂趣。一群誌同道合的朋友,一路上有說有笑,到達一個目的地後,拿出自己帶的美食甜點互相分享,聊天泡茶,輕鬆愜意。

    他們愛護身邊的環境。陳明福介紹,他們會不定期地組織車友騎去某個熱門或偏僻的地方,把丟棄的礦泉水瓶、泡麵桶等垃圾收集起來,海堤石縫裡的菸頭也不放過,帶到有垃圾桶的地方,做好垃圾分類,讓環衛人員打包帶走;有時,他們還會把環保宣傳標語印在飄帶,綁在鄉間小路的樹枝上,提示遊客和驢友保護環境,隨手帶走垃圾。

    筼簹湖邊的「市民湖長」

    許多常來白鷺洲公園散步的廈門市民都認識陳亞進,他頭髮灰白,穿著藍色馬甲,是廈門市海滄中學退休教師,他幾乎每天都會搭十幾分鐘的公交車,來到筼簹湖邊轉一轉。

    陳亞進另外的身份是筼簹湖「市民湖長」、白鷺洲公園「市民園長」,「只要在廈門,天天都會來,心裡踏實一點」。他所守護的這片筼簹湖在20世紀80年代曾一度汙染嚴重、魚蝦絕跡,當地群眾曾發出「筼簹湖水何時不再黑臭」之問。

    1988年起,廈門市按照「依法治湖、截汙處理、清淤築岸、搞活水體、美化環境」的20字方針治理筼簹湖,治理初期每年投入1000萬元財政資金。廈門市先後開展五期筼簹湖綜合整治,共投入資金約19.9億元。

    如今,筼簹湖湖區水質顯著改善,生物多樣性不斷增加,成為繁華市中心的城市濕地公園和白鷺保護區,其周邊也逐漸發展成廈門市標誌性的行政、金融、商貿、旅遊、居住中心。

    廈門市民有了滿滿的獲得感。陳亞進說,以前「市民都不敢經過」,現在一到晚上或休息日,打太極拳的、踢毽子的、跑步的、散步的都有,「湖邊的美景我們也來欣賞,環境我們一起來保護」。

    福建省統計局近期公佈的一項調查顯示,廈門市2023年度公眾對生態環境滿意度為全省第一名。

    在筼簹湖生態環境治理過程中,廈門實現了從「市長湖長」到「市民湖長」的完美銜接。

    2018年3月,廈門就實行了「雙總河長製」,市委書記和市長共同擔任市級總河長,強化「治水」工作的黨政同責,同年9月,筼簹湖被提升為全市唯一的市級湖泊,由分管副市長任湖長。2019年,廈門市邀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分別出任筼簹湖的「代表湖長」和「委員湖長」。

    2020年4月,廈門面向廣大市民選聘筼簹湖「市民湖長」,許多熱心市民踴躍報名。其中,獲評廈門市「最美誌願者」的陳亞進,水利工程和水資源方面的技術專家方翔鳴,還有畢業於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的90後小夥鄭磊成功當選。

    「市民湖長」是監督治湖的「第三隻眼」,儘管沒有勞務報酬,卻幹得十分用心。

    「湖區的保安為什麼沒有製止市民遊客亂丟垃圾等不文明行為」「此前通過微信公眾號反饋的問題線索為什麼遲遲沒有回應」……在一次「市民湖長專班會」上,陳亞進連珠炮發問,將質疑拋給廈門市筼簹湖保護中心。

    「筼簹湖設有規範的垂釣區,但有的人喜歡趁著夜色去禁漁區撈魚摸蝦。」為了防止偷漁者破壞筼簹湖水體生態,陳亞進連日蹲守觀察,總結出偷漁者的作息時間表,聯合相關執法部門對偷漁行為展開重點監控。

    平日裡,陳亞進不僅關注環境隱患和問題,也為市民宣傳生態文明理念、答疑解惑。

    常來逛白鷺洲公園的很多廈門市民都有陳亞進的聯繫方式,發現問題直接反饋給他,越來越多的普通市民加入到「共治、共管、共享」的隊伍中。「我們想讓大家知道,不是一定要加入誌願服務團隊才是誌願者,也不是在規定的時間來服務才是誌願者,只要來到公園,每個人時時都可以是誌願者。」陳亞進說。

    給熱愛大海的人留下斑斕的珊瑚礁

    「珊瑚外觀上像植物,其實屬於動物。這些是鹿角珊瑚,這些是薔薇珊瑚……」談起珊瑚,王啟芳滔滔不絕。2023年,王啟芳從廈門大學環境與生態學院博士畢業後,入職學校對面的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以下簡稱「海洋三所」),繼續從事珊瑚保護和修復工作。

    推開海洋三所內的珊瑚保育館大門,色彩斑斕的珊瑚世界令人驚歎。該館建於2014年,是國內首個陸基珊瑚規模化繁育實驗室,館內養殖水量20餘噸,各類養殖系統近20套,養殖造礁珊瑚近100種,也是國內技術最先進、培育造礁珊瑚種類最多的活體實驗室。

    除了在實驗室研究,王啟芳還經常在野外開展調查,潛水是必備技能。他在水下一般要待一兩個小時,夏季還好,到了秋冬季,水溫只有十幾度,常常被凍得打哆嗦,「但很多現象只有真正下水了才會發現」。

    「保護珊瑚就是保護海洋生物的家園。」王啟芳說,浩瀚海洋中,生物分佈並不均勻。在營養貧乏的海洋,珊瑚礁以其極高的生物多樣性和極高的初級生產力,被稱為「藍色沙漠中的綠洲」和「海洋中的熱帶雨林」,是海洋生物的重要居所。僅佔海洋面積0.17%的珊瑚礁,棲息著超過1/4的海洋物種。

    珊瑚礁也是最脆弱的海洋生態系統之一。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導致珊瑚種群數量銳減。除了非法捕撈、圍填海、航道疏濬等直接對珊瑚造成破壞,水體的富營養化、水質變差,也會影響珊瑚的健康。

    王啟芳介紹,近年來,我國珊瑚種群大體維持穩定。我國已加強珊瑚保護和珊瑚礁修復力度。人們熟悉的能形成珊瑚礁的造礁珊瑚這一類群,在我國均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雖然人們已經研究了很多年珊瑚,但全球有幾千種珊瑚,目前我們對它仍然知之甚少。」王啟芳說,科學家們正在試圖重建珊瑚礁生態系統,但這是一項漫長且艱巨的任務,「破壞珊瑚礁生態系統只需要一瞬間,但重建挑戰巨大」。

    在王啟芳看來,珊瑚礁在近岸水體中是一個天然屏障,可抵消海岸線遭受的衝刷和侵蝕,也能在觀光旅遊、休閑漁業發揮作用,更是減緩氣候變化的潛在藍色碳彙。廈門可適當有序地佈局珊瑚礁的人工繁育,作為發展海洋經濟的有益補充。

    作為廈門人,王啟芳對海洋環境的變化有著切身感受。小時候,他經常去鼓浪嶼一圈圈地漫步,抓魚、撿貝殼。後來,能撿到的東西不如以往多了。近年來,他觀察到,廈門在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方面下了不少功夫。而他自己,也熱情地向來館參觀的訪客們不斷科普海洋的奧秘,把保護珊瑚的理念「種」在每個打開「藍色大門」的人心裡。

    「最美小鳥」牽動一座城市的心

    春節期間,廈門市觀鳥協會會員黃誌泉組織的觀鳥活動仍熱火朝天地開展著。這些年,黃誌泉明顯感到,家長和孩子們參加觀鳥研學的熱情越來越高漲。

    「學會觀鳥就相當於獲得了一張大自然演出的終身免費門票。」黃誌泉說。

    在廈門,市區林立的高樓中間有一處僅3公頃的自然保護區,為了留給「中國最美小鳥」栗喉蜂虎安家繁衍。

    2005年,廈門五緣灣啟動綜合整治工程,其灣內一片土地原計劃作為建設用地,廈門市政府充分徵求並採納專家意見,及時調整五緣灣片區開發利用規劃,放棄當時十分火熱的房地產開發,保留灣內89公頃原生濕地。

    栗喉蜂虎的棲息地也在這片濕地內。彼時,包括廈門市觀鳥協會會長彭誌偉在內的許多業內人士發出呼籲。2011年,廈門市政府劃定栗喉蜂虎自然保護區,其中五緣灣濕地片區37公頃為覓食地、城區3公頃為繁殖地。按照原來計劃,這40公頃當時如果用於開發,土地價值高達30億元。

    這樣的「退讓」,是高歌猛進的城市對自然生靈的善意回眸。

    「作出這個決定,政府和我們都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很多人都認為,這個地方保護下來可能無疾而終。」彭誌偉說,他們以專業知識和經驗,和政府一道建好這個保護區。「自該保護區成立以來,一直有栗喉蜂虎在此繁衍,這在國內是十分難得的。」

    據統計,2023年栗喉蜂虎騎馬山保護區內親鳥繁殖數量保持在200只以上,五緣灣濕地公園覓食區在遷徙前可觀察到3000只以上。2021年,栗喉蜂虎升級為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廈門是栗喉蜂虎在全球緯度最北的繁殖、棲息地。

    多年來,栗喉蜂虎的遷徙也牽動著廈門市民的心,「它們在廈門出生,飛越南洋,往返路程艱辛,我們都很牽掛。」彭誌偉說,每到遷徙季節,廈門的鳥友會和台灣、深圳、汕頭、海南等地的鳥友一起交流,「栗喉蜂虎到你們那裡沒有?」

    觀鳥近30年,彭誌偉發現,在廈門,人與鳥類的距離在不斷拉近。20世紀90年代,他在筼簹湖拍白鷺,距離可能要相隔50米,但現在,白鷺跟人的距離已接近到兩三米。「它們都不怕人了,有時就在你邊上走著,真正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彭誌偉說。

    廈門市觀鳥協會的數據顯示,他們觀察到的鳥類從2005年的240多種,增加到2023年的448種,增加部分以水鳥為主。」彭誌偉認為,這既與觀鳥人數增多、觀鳥設備升級有關,也得益於廈門濱海生態質量的改善。

    黃誌泉獨愛廈門兩道風景,一道白色風景是筼簹湖西堤閘口成群白鷺捕魚的景象,還有一道黑色風景,是在每年冬季,成群的越冬鸕鶿如約而至,在杏林灣水域覓食和棲息,形成「萬鳥齊飛」的獨特生態奇觀。

    「現在杏林灣的生態環境更好了,不僅鸕鶿等前來越冬的候鳥一年年多了起來,就連在廈門消失了144年的紫水雞,也重新被記錄到了。」黃誌泉說。

    2011年,還是大學生的黃誌泉來到廈門市觀鳥協會當誌願者,自打這次接觸,讓他愛上了觀鳥,還發展為自己的事業。他創辦自然教育機構,帶孩子們觀鳥、趕海、深入廈門的自然生態中,在他看來,「唯有瞭解才能更好地保護」。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藝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2月23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