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協同發展助天津港騰飛,智慧港口有了機器人幫手丨瓣瓣同心
天津港一公司,共有3349米海岸線,貨場總面積達到126萬平方米。1998年起在此開拖車的成衛東,對哪個路口易堵車,哪段路面不平坦,哪個位置需慢行等,都瞭然於心。
為了提高運輸效率,他曾想盡了辦法。吃飯時,他把飯碗看成是拖車,在兩個筷子之間通過,尋找運行軌跡;掃地時,把掃帚當成拖車,觀察轉彎角度。他總結出的方法,讓作業效率比以往提高了16.7%。
他還練就了左右腳都能熟練開拖車的技術。工作26年來,他累計行駛了30萬多公里,這相當於繞行地球八圈。
近十年,京津冀協同發展為天津港發展帶來諸多機遇。這位「拖車王」發現,當「智慧港口」建設成為方向,工人僅依靠傳統經驗是不夠的,還要學習新技術。他現在給機器人當「師父」,讓天津港在人工智能時代不落潮流。
港口兩代人,從「手提肩扛」到機械運貨
成衛東的父親成金剛,曾在天津港工作了40餘年。在港口運貨還需要人力「手提肩扛」的年代,成金剛是港口有名的力工。在成衛東童年印象中,父親入秋後晚上還穿著背心,搬完貨物回家後,渾身散發熱氣,粗壯的大手能將他舉起來。
成衛東家住得離港口不遠,小時候和夥伴經常去看港口工人運貨。他覺得那種汽笛一響,上萬噸貨物就奔赴遠洋的場面很壯觀。70年代,成金剛那代人搬貨物多是用袋子,每個袋子裝著不同貨物,有糧食、化肥等,大概重50公斤。
成衛東幼年時候就嚮往在港口工作,他初中時候成績不錯,可以去天津市區讀一個重點高中,但他選擇讀了天津水運技工學校。在學校里,他接觸到了物流管理、機械運輸等知識。
成衛東回憶,在1984年左右,天津港機械化程度顯著提高,當時碼頭上已經矗立起無數個門吊,將貨物從岸上吊起,放在船板上,但仍需要人站在船板上碼放貨物,一天下來,工人要經手數百噸貨物,人累得腰酸背疼。
1998年,19歲的成衛東來到天津港工作,擔任拖車司機。當時,天津港大大小小的貨物幾乎全靠拖車在貨輪和港區之間轉運。一個成熟的拖車司機每天能轉運數千噸貨物,拖車駕駛倒車頻率高、作業難度大,導致很多司機都有頸椎、腰椎疾病。
剛入行時,老工人馬國元成為他的師父。馬國元經歷過港口的「手提肩扛」時代,他學機械設備學得很用心,是天津港的拖車好手。他告訴成衛東,機械比人省力太多了,機械永遠不會累,年青人要好好學技術,讓技術給人減負。
成衛東也喜歡鑽研問題,剛工作時就隨身背著包,裡面放著幾本參考書,一有空就翻幾頁,隨時學習拖車等機械設備的構造與應用。20多年前,港口機械設備還多是從西方國家進口來的,看懂滿是字母的說明書,他費了不少勁,但為了弄明白技術,他覺得學習吃些苦頭是值得的。
左右腳都能開拖車,成為「拖車王」
早在十多年前,成衛東就琢磨著如何讓工序更加科學高效。他把拖車操作的一個作業循環,分解成40多個動作要素,對司機需要掛幾次擋、踩幾腳刹車、回幾下頭等,都進行數據化分析,最終形成一套方法論。
他把這套方法,分享給其他工友。根據工友們測算,成衛東創造的這套方法,能使整個作業效率提高16.7%。他說,按照這個方法,每名司機一個班次下來,要比其他人至少多拉幾百噸的貨物,如果公司所有司機都有這個效率,那麼公司每天能多運輸一萬噸貨物。
在天津港,成衛東更為人熟知的絕活兒,是他在工作中練就了用左右腳都能夠熟練駕駛拖車的技術,為此他被稱為「天津港拖車王」。
「我練習用左腳開車,可不是為了炫技術,而實在是這種方法既高效又安全。」成衛東介紹,以前,港區里各類貨物、車輛、人員密集,路況複雜。而拖車長達幾十米,轉彎、倒車時司機視野受限,全靠司機摸索經驗,才能做到萬無一失,在這種情況下,大拖車左腳開車的優勢十分明顯,「轉頭角度可以從原來的最大180度增加到270度左右,視野更加寬闊。」
憑藉精湛手藝,2022年,成衛東獲選中華全國總工會頒發的「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已退休的師父馬國元為此很高興,每次見到他都囑咐一句話,「人聽黨的話,車聽人的話。」
「我想,這是師父告訴我的最有份量的一句話。人聽黨的話,才能有信仰,有積極向上的生活動力。車聽人的話,就需要人磨煉技術,技術水平高了,什麼機器都能聽人的話,什麼任務都能幹成。」
近些年,成衛東為了提高機械設備智能化水平,經常主動請纓到隊里保養組鍛鍊,他在拖車的上、下、里、外鑽來鑽去,常常弄得全身都是油汙。夏天為了查看發動機,熱得衣裳濕透;冬天檢修設備,手指都凍裂。對他來說,這些都是家常便飯。
過去十多年,成衛東帶領團隊完成200餘項技術創新,榮獲40多項國家專利,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6000多萬元。他說,現在天津港轉型升級步伐加快,港口的生產日益繁忙。如何從內部深挖潛力,不斷提高生產效率,是他目前在思索的問題。
給機器人當「師父」
2021年10月17日,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在天津港正式投產運營。此後,成衛東收到公司派來的新任務,給智能水平運輸機器人當「師父」。他說:「當時可把我難住了。帶徒弟我不怕,這些年我帶出的徒弟,早就在各個崗位上挑起了大梁。但是,讓我給機器人當師父,卻是頭一回。」
他發現,機器人工作效率明顯比人高,它們能夠自動實現釐米級精準定位,而且能夠保持全天候最佳狀態作業。但是,機器人「徒弟」雖然天賦高,但不怎麼會變通,比如什麼時候該減速,什麼時候該變道,如何選擇最佳的行車路線等,面對這些複雜路況,它們無法辨識出最優路線。
在此後兩年時間里,成衛東和團隊把多年研究的操作方法和駕駛技巧給以標準化、數據化,「翻譯」成為一列列代碼、一道道指令,輸入機器裡面。現在,他的機器人「徒弟」們依靠著5G、北鬥等國產自主技術,已經實現了L4級無人駕駛。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進步,港口工人會不會被機器替代?成衛東認為,人的技術始終在引領機器前進,機器只會重覆人的經驗,「換言之,人一旦停止了進步,就會被機器替代。」
除了技術進步外,他還發現,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大環境,也讓工人感受到新時代機遇。這幾年,天津港集裝箱貨運量明顯比以前多了,工人們工作的積極性比以前更高。在他的團隊里,大家都搶著加班。
近十年,天津港在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發展迅速。天津港陸向在京津冀及「三北」地區開通44條海鐵聯運通道,佈局「三線十區」120家直營店、加盟店,實現口岸功能向腹地延伸;天津港到大紅門、平穀鐵路通道實現開通;2023年,天津港完成海鐵聯運122.7萬標準箱,跨境陸橋運量持續位居全國沿海港口首位。
成衛東發現,這些年新來港口工作的年青人,都有大學學曆,許多人還有計算機學科背景。今年45歲的他,經常主動向年青人請教編程等方面的知識。他相信,在港口高質量發展中,智能科技與人的經驗深度融合,將是未來方向。
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