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動人的不只是愛情

    此刻,婚禮還未開始,蔣誌祥抓拍到了新娘和哥哥額頭相抵的樣子,像是穿梭回童年玩耍的時光。受訪者供圖    此刻,婚禮還未開始,蔣誌祥抓拍到了新娘和哥哥額頭相抵的樣子,像是穿梭回童年玩耍的時光。受訪者供圖

    細碎的雪花化在了冬日的湖北農村,鞭炮劈里啪啦鋪了一地紅屑兒。新郎新娘下了喜車,圍在家門口的青年男女笑鬧著給新人揚喜花、噴彩條。跑在新人們前頭的是一位農村婚禮攝影師,正在用快門定格幸福時刻。他叫蔣誌祥,客戶都叫他「蔣花花」。春節期間是婚禮拍攝最緊張的時候,蔣誌祥回憶,最忙的幾天,他淩晨四五點就起床去湖北潛江拍攝,在暴雪天自己用鏟子給車開道,下午兩點多拍攝結束再花將近10個小時趕往河南的另一個婚禮拍攝地,睡幾個小時後5點起床拍攝,下午再開8小時車返回湖北,跟拍下一場婚禮。

    他的鏡頭,聚焦的不只是農村婚禮上美好感人的瞬間,看到疲憊、甚至瞬間恍惚發呆的新人與賓客,他也會毫不猶豫地按下快門。對他來說,婚禮上,賓客盡歡的喜慶祥和場景要好好記錄。但蔣誌祥更希望捕捉的婚禮瞬間,是新人與親人間微妙的情感連接和真摯的情感表達。沒有高超的攝影手法和唯美的濾鏡修飾,褪去了模式化的擺拍,在蔣誌祥看來,真實才最動人。

    拒絕影樓風,只捕捉婚禮上最真情流露的時刻

    2023年年初,蔣誌祥去湖北天門拍攝了一場婚禮,新娘告訴蔣誌祥,她是單親家庭,和爸爸哥哥的照片也不多,希望能在婚禮上多拍攝一些留作紀念。

    清晨,蔣誌祥來到新娘家所在的村子。參差排列的水泥房子間就隔著幾畝菜地,家家戶戶門前的平地上三三兩兩地停著老式電單車,木架子上拉根線晾著醃好的雞鴨,幾位長輩往外搬著菸酒和喜糖。新娘看到蔣誌祥到得早,便招呼後院廚房的嬸子多舀一碗稀飯,門口的土狗搖著尾巴汪汪叫,熟悉的鄉村生活氣息迎面而來。

    蔣誌祥跟新娘嘮起了嗑,得知這隻狗是他們重要的「家庭成員」,於是趁新娘和哥哥忙碌時抓拍了幾張狗狗和家人的合照。不經意間,蔣誌祥抓拍到了新娘和哥哥額頭相抵的合照,還拍到了牆上掛著的一幅《家和萬事興》十字繡作品。「看到‘家和萬事興’,一切都連貫了起來,我也很享受那一刻。彷彿時光倒流,好像看到了他們小時候玩耍的樣子。穿什麼衣服不重要,重要的是多多記錄跟親人在一起的真實瞬間。」蔣誌祥說。

    望著院前蓊鬱的棕櫚樹,蔣誌祥很好奇,因為農村家庭種樹一般會選擇果樹等實用樹種,一問才知道這是新娘父親的獨特種植愛好,蔣誌祥想這位父親一定有一顆熱愛生活的心,孩子們也一定在這棵樹旁有過不少童年記憶,於是邀請新娘家人和棕櫚樹來張合照。

    「我的照片中藏著對新人情感的理解,真心懂真心。」蔣誌祥最初也創業艱難,從跟拍農村婚禮開始,他發現「影樓風」的婚紗照拘謹、模式化,動輒上萬元,有時又缺少真實的情感交流。蔣誌祥在親人間真摯的互動里,意識到「婚禮跟拍」對於一個家庭的意義。「它不僅僅是記錄新人華麗的服裝、婚禮現場紅火的熱鬧場面,更重要的是記錄下那些未來會離我們而去的農村的風貌和親人們的笑臉。」

    在拍攝中找到共鳴和溫暖,也找到新的自己

    蔣誌祥老家在潛江。小時候,蔣誌祥很內向,走在路上甚至不敢抬頭,「有一次我在發小家看電視,別的小孩都在唱《寶蓮燈》片尾曲,我哪怕會唱都自卑得唱不出口」。自卑成了蔣誌祥心裡的一塊疙瘩。步入社會以後,他為了克服社交恐懼症,特意取了「蔣花花」這樣一個可愛的名字,「我就希望別人來問為什麼,我能學著微笑地跟別人溝通」。

    為了突破自我,他在連買雙品牌球鞋都捨不得的時候,花3000多元買了一台微單相機,在網上找教程自學攝影,然後去掃街抓拍。2022年夏天在武漢街拍,為了鍛鍊膽量,蔣誌祥對騎行者們大聲說:「加油!上坡騎快點!」他第一次發現自己像個「社牛」,有人因為他的唐突不理他,讓他驚喜的是也有擦肩而過的路人善意地朝他比個「耶」,就這樣,蔣誌祥跨出了攝影生涯突破性的一步。

    「雖然有的騎行者頭部只拍了一半,但我發現,善意溝通就能獲得拍攝對象的配合。」拍攝得多了,蔣誌祥越來越自信。在他看來,街頭攝影、婚禮跟拍,本質上都是普通人的群像,影像是與時代相關聯的,當下生活中的照片,真實自有力量。

    婚禮跟拍,被長輩拒絕是常有的事。有一回,蔣誌祥被邀請去湖北荊州拍攝一場婚禮,幾位上了年紀的長輩紛紛擺手躲著鏡頭。蔣誌祥沒氣餒,笑著說:「這麼幸福的時刻,拍下留個紀念,花錢請來的,為什麼子不拍嘛?」然後他找到情緒最高的那位長輩配合著拍了幾張,調動起氣氛,其他長輩也都慢慢圍過來看鏡頭,讓他多拍幾張。

    在蔣誌祥看來,農村長輩大多很內斂,他們沒直接面對過幾次鏡頭,拍照的途徑就只有照相館,他想通過鏡頭留住回憶里的他們,讓愛和情感可以翻閱和重溫,這也是他拍照的意義所在。

    留住愛和時光,鏡頭記錄鄉村婚禮新變化

    2023這一年,對蔣誌祥來說是沉甸甸的一年,他在社交媒體平台上接到了60多個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村婚禮跟拍訂單,跨越全國7個省份,拍過134個家庭,也因此成了聚焦個體低成本創業者的紀錄片《這也能賺錢2》的主人公。他也從兩年前負債10萬元,到在縣城買了第一套房,也即將迎來新生命。他用鏡頭見證了村民們幸福的小日子和農村婚禮新景象。

    「我跟拍過的農村婚禮最多一場能有6個攝影師,有的農村新娘一天下來換了五六套衣服,不比城里新娘少。這幾年感覺農村婚禮的整體消費水平都上來了,新人的個性化消費也讓農村婚慶市場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但蔣誌祥也感覺到「小鎮婚禮」正在逐漸遠去,喧鬧的大紅舞台不再是必選項,新人也可以選擇在客廳里祭拜祖先。去富麗堂皇的酒店不再是必選項,在家門前擺起流水席,親朋好友們舉杯相聚,長輩在一旁慷慨激昂地主持婚禮,同樣溫暖。

    雖說婚禮是年青人的,但農村新人辦婚禮的方式普遍還是尊重老一輩的想法。蔣誌祥在農村見過很多婚俗場面,比如長輩會在新娘出嫁前,在陪嫁箱里塞「壓箱錢」,讓新娘子更有底氣;在潛江還有「狀元席」……常年在外奔波的年青人和長輩經常有一些觀念差異,但婚禮上的他們,還是大多會按長輩的想法來。

    「跟拍農村婚禮讓我覺得我即使是顆螺絲釘,也是發光的螺絲釘,很多農村人可能一輩子就這麼幾張照片,而我在做的就是在時光里儘可能地留住他們。」新的一年開始了,蔣誌祥希望能去更遠的地方拍攝,繼續記錄村民們的美好生活,留住煙火氣中的愛和時光。

實習生 陳涵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楊月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2月24日 0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