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經典,讀著讀著身心平和了

    陳凱佳帶學生外出參加實踐活動。受訪者供圖    陳凱佳帶學生外出參加實踐活動。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中醫藥大學在全國的報考行情連年升溫,然而,不少年青人對自己的專業選擇、未來發展方向仍充滿不確定。即使踏入中醫藥大學、就讀相關專業,也並未將中醫藥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和職業選擇。此外,社交媒體平台上充斥著中醫就業難、前景差的聲音,使一些年青人在求學就業道路上愈發迷茫。

    近日,廣州中醫藥大學教授陳凱佳向記者分享,在她的課堂上,有人會穿上古裝在學校涼亭表演;有人通過漫畫的形式,製作出一部動畫電影;還有人把藥材和電視劇聯繫在一起,如《新白娘子傳奇》里的雄黃,《甄嬛傳》里的麝香……陳凱佳運用她獨特的教學方法,嘗試讓學生表演情景劇,演繹中醫藥大家的生平故事,以喚起初入中醫領域學生的學習興趣。

    中國醫學史是每位踏入醫學專業學生的「必修課」,但喚起學生興趣、堅定中醫學習目標,對於教師而言,並非易事。

    在給本科生介紹中醫起源、曆代名醫等知識點時,陳凱佳常採用「分享式閱讀」的教學方式,給學生開出書單,引導他們找到自己喜歡的中醫古籍,再將讀到的內容在課堂上分享。

    在醫案導讀的教學中,陳凱佳也有自己獨特的設計。醫案導讀的主要目的是通過臨床模擬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模式。「看到書中的一個病人,如何去推斷他得的是什麼病,應該怎樣治療,討論的過程就是臨床診療模式的一個過程。」

    在選擇案例時,陳凱佳會遵照由近及遠的原則,先從離當今時代近的醫家著作講起。為了便於學生理解,陳凱佳沒有一開始就給學生講解中醫四大經典,而是選擇接受度更高、更具趣味性的方式給學生上課。

    「中醫學科具有較為濃厚的人文特徵,對學生需要因材施教、興趣引導。」陳凱佳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中醫的陰陽五行等哲學思想具有較多人文內涵,學習中醫對於大多數初中起就接受自然科學熏陶的學生而言,需要一段適應過程。因此,相關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他們的興趣。閱讀經典、查找資料,這樣自主學習的過程就是喚起興趣、樹立學習信心的重要途徑。

    作為首屆國醫大師丹恩鐵濤的再傳弟子、中醫藥專家劉小斌教授的學術繼承人,陳凱佳坦言,自己的學醫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學習中醫也並非她的自主選擇,「是中醫選擇了我」。

    陳凱佳高考後經歷專業調劑,進入廣州中醫藥大學(原廣州中醫學院),經過7年學習,逐漸被中醫的魅力所吸引,領略到中醫是一門「集天地人文於一體」、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最終投身於中醫藥研究中。因此,她十分理解當今青年人對於專業學習和職業道路選擇的困惑迷惘。她表示,醫學專業學習時間長、前期投入成本大,年青人在不瞭解中醫時對專業前景迷茫十分常見,很多學生也是機緣巧合或迫於現實進入該領域學習。相較於灌輸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他們閱讀、思考,從而建立起學科興趣。

    在師從丹恩鐵濤教授和劉小斌教授的學習過程中,她領悟到閱讀中醫經典的重要性。她提及恩師劉小斌教授對中醫學者的寄語:「醫乃仁術,良相同功,立誌當堅,宅心宜厚,開卷有益,熟讀聖賢,學無常師,擇善而從。」陳凱佳認為,教師口頭上講的知識學生並不一定能切身感受到,學習中醫的過程需要不斷閱讀經典,補充知識,增進思考。

    「西醫是推陳出新的過程,而中醫更多是一種傳承關係。」陳凱佳說,中醫四大經典奠定了中醫學科的基本框架。學習中醫時,多讀經典是丹恩鐵濤教授給初入中醫領域青年學生的建議,也是陳凱佳深耕中醫學術研究多年的經驗之談。在閱讀中醫經典時,能感受到「中正平和」的生命奧秘所在。

    以《黃帝內經》為例,陳凱佳向記者介紹了中醫經典的趣味性和實用性。《黃帝內經》有云:「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誌生。」春天萬物欣欣向榮,自然界新舊交替、陽氣舒展,因此人也需要順應氣候環境,早起、多登高爬山,讓身體中的陽氣得到舒展。在她看來,「經典古籍中描述的內容與我們的生活十分接近,可以由此調適自己的飲食起居生活狀態,修身養心。」

    對於研究生,陳凱佳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研究生、博士生招生時,她最看重學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研究生閱讀經典不能只停留在興趣和瞭解,還需要學會挖掘精華,尋找可運用於臨床、具有學術價值的具體內容。」陳凱佳表示,研究生需要在閱讀中從具體感興趣的研究點切入,培養獨立的科研思維,對中醫藥進行縱深研究,提出具有一定學術創新性的觀點。她表明,缺漏的知識點可以通過後天學習彌補,但獨立思考、批判性思維能力是當今很多中醫學生所欠缺的。正所謂「學而不思則罔」「盡信書不如無書」,只知道讀書而不思考,只能被書本牽著鼻子走,被書本所累。

    對於中醫藥學習有興趣,有誌於從事中醫藥領域學習、研究的年青人,陳凱佳給出了中肯的建議。首先,她呼籲廣大學子不要忽視現實考量,學醫年限長、前期投入多,需要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同時,她也鼓勵廣大中醫藥學子,培養一種中醫思維,留住一份學習樂趣,學習中醫能讓自己活出健康、成為「中正平和」的人,也能幫助身邊的人,感受到成就感和幸福感。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 實習生 柯欣然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2月24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