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質宮 與生命相遇

在地質宮 與生命相遇

作者:魯鍾思

魯鍾思 攝

她是培養了共和國地質人才的科學殿堂,她是黃大年教授辦公室那永不磨滅的燈火,她是熱播劇《人世間》里的吉春火車站。如今,這裏已成為集科研、辦公、教學、觀光為一體的科學殿堂和旅遊之地,長春人親切地稱她——地質宮。

在長春市新民大街中軸線的北端,坐落著一座青牆綠瓦、紅柱白欄、崇閣巍峨、氣勢恢宏的高台建築。從偽滿時期溥儀新帝宮正殿地基上拔地而起,後作為長春地質學院(現併入吉林大學)教學樓使用,70餘載時光倏爾流逝,地質宮和她的名字一樣,惇厚雅正,薪火相傳,為共和國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地質人才。

乍暖還寒時,白雪掩映下的地質宮獨具一番凜然崇高的壯闊之感。湛藍天幕下的綠琉璃瓦頂上,落雪如珠,恰似雪中翡翠、山間寶石,與紅柱華牆交相輝映,欣欣然讓人不覺自醉。

以前只可遠聞其名、遠觀其姿的地質宮,今日終於能藉著限時開放的「東風」,一睹其內部的奧秘了!拾級而上的我不禁調整呼吸,緩緩推開了地質宮的朱漆大門……

和億萬年前的生物遙遙相望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生命的有窮與時間的無窮,這是一個恒久困擾著人們的永恒話題。人不能同時擁有青春和對青春的感覺,但在地質宮一樓的地質博物館,我看到一種蠢蠢欲動、銘記生命飽滿時刻的勃勃生機,雖然那種恣意的張揚舒展狀態已經距今幾億年之久。

在漫長的時光長河中,地球上曾有無數生物在這片土地上欣欣向榮地生活過,而它們遺留給後世的,是那些被泥沙掩埋起來的生命印痕,進而包裹成一塊小小的化石。我們的地質專家發現了它們,存儲在地質宮博物館,進行科研、教學與科普研究。

駐足於一塊塊化石前,彷彿穿越時空,和億萬年前的生命不經意間相遇——

1992年,孫革教授首次發現迄今最早的被子植物化石「遼寧古果」「中華古果」「十字裡海果」等。在這一枚枚化石上,似乎能看到微風輕拂、花葉蔚然的樣子,這幾朵最早的花兒,終於為世人所知;一尾尾靈動遊弋的小魚,它們的魚鰭魚尾仍然清晰可辨,乍一看,會以為這是哪位畫家的水墨大作,細細觀之,才發現這不是人工雕琢,而是大自然真實的記錄,記錄了那些小魚生命中的最後芳華。

「海百合」同樣令人驚歎。遠遠望之,像一枝枝扶疏參差的百合花,搖曳生姿,其態萬千。近距離觀察,看見凸起扭曲的身體,才驚愕到說不出話。海百合動物屬棘皮動物門,竟然是貨真價實的海底動物。

魯鍾思 攝魯鍾思 攝

最讓人一見傾心、見之忘俗的莫過於「朝陽中國蜓」。1.4億年前,一隻飛累了的蜻蜓輕輕停駐休息,那時陽光熹微,草色青翠,蜻蜓緩緩舒展翅膀……轉瞬多年已過,其間滄海桑田,雲流沙湧,周圍的生命周而複始,生生不息,只有它化作了永恒。又不知過了多少年,1958年,在遼寧大城子進行田野考察的張川波教授驚喜地發現了這枚晚侏儸世的蜻蜓化石。當他把蜻蜓從岩石上剝離的那一刹那,蜻蜓彷彿複活了一般,明明上一秒它還在安然小憩,下一秒週遭已略過了一億多年。「朝陽中國蜓」一經發現,便驚豔四座,成為地質宮地質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駐足於玻璃展櫃前,仔細觀察,中國蜓兩側網狀翼脈和石頭早已渾然一體,似乎還能搧動翅膀,在人們的遐想中翩翩飛舞。

走著走著,就來到了地質宮的恐龍館。仰望高達6米碩大的嘉蔭卡隆化石骨架,低頭欣賞55釐米高的長春龍,生命的千般姿態何其有趣,又何其神秘。流轉間,這些遠古生物雖已退場,卻為人類留下了石油、煤炭、寶石等不可再生的珍貴餽贈。

不滅的燈火

臨近地質博物館出口的展櫃前,擺放著三個看起來毫不起眼、裝著黑乎乎液體的小瓶子。殊不知這裏裝的正是當年大慶油田的第一口井——鬆基三井的原油!這可是獨一無二的絕品和珍品,更是地質專家刻苦鑽研的見證和榮光!

這些帶著生命印痕、從遠古沉澱而來的化石和石油,更襯托出了個體生命的短暫。生命的長度或許有限,但一代代的地質人卻用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務實的科研精神,用腳步丈量出了生命的寬度,用奉獻和大愛拓展了生命的深度。

緩緩走上地質宮洇滿歲月的台階,恍惚間好像漫步在20世紀的時光里。在一面復古的大鏡子前,我佇立許久,那是20世紀70年代的畢業生獻給母校長春地院的。凡是在地質宮里工作學習過的人都對這座惇厚、渾樸的建築感情非凡,地質宮是他們凝聚力量的所在。科教興國,實幹興邦,從地質宮走出來的地質人,在長白山,在阿爾泰,在北極村,在西沙群島……都留下了他們勤勉認真、不斷鑽研的身影。

黃大年正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地質宮507房間,這裏是黃大年教授生前的辦公室。從1977年入學,到2009年在校任教,再到2017年1月8日與世長辭,黃大年在地質宮那永不磨滅的燈火,就是從這裏,慢慢傳遞到全國。

在黃大年紀念館,回首黃大年中學時代畫過的畫,博士畢業穿過的西裝,工作時用過的電腦,點點滴滴,睹物思人。黃大年紀念館有一處觀眾自發的追思展板,上面貼滿了密密麻麻、五顏六色的紙箋:

「黃老師,請您放心,我一定會按照您生前的安排,為地球物理交叉學科的發展奮鬥,哪怕是奮鬥終身!」

「我長大要做科學家,我要好好學習!」

……

一座座科技創新的豐碑背後,是地質宮里這樣一群潛心研究、心懷赤誠的專家學者們的默默耕耘。黃大年教授的雕像前,不斷有參觀者自發地鞠躬、獻花。地質宮的燈火啊,今天仍在我們的心中,長明不熄……

魯鍾思 攝魯鍾思 攝

熠熠發亮的地質宮

從黃大年紀念館出來,我轉換情緒,在紀念品處購買了集合吉林大學6個校區的彩繪明信片。看著周圍等待蓋印章的男女老少,聽著天南地北的人們熱情的聲音,不由感歎:長春地質宮火出了圈兒!

前幾年熱播劇《人世間》中那個朱紅明柱的吉春火車站就讓全國觀眾記住了這座明豔大氣的建築,如今,作為長春老坐標之一,地質宮不光為本地人,還為慕名而來的南方小可愛們帶來了一次深層次的人文體驗和交流。南來北往的參觀者無不沉醉在這座青磚碧瓦、朱漆廊柱的地質殿堂里,和時光長河裡的許多「生命」匆匆一見,又匆匆別離,銘記了每一個生命最飽滿的狀態。或許,生命的厚度是歲月長河裡的一次石化,是一代代人們刻苦鑽研的默默奉獻,也是生命見證、永不熄滅的科學之光。

在推開厚重古樸的地質宮大門準備離開時,我向前遠眺,發現竟可極目半個春城的美景和冬日南湖風光。突然想到,70多年來,一代代從地質宮走出的師生,也是從這裏,奔向了為國為民、更加壯闊的科學人生……

再見了地質宮!

我吱嘎吱嘎地走在雪地裡,不禁拿起印有地質宮插畫和印章的明信片,回身和這座由一代代地質專家用知識、人格、風範、涵養深深浸潤著的學府,來了一張合照——藍天之下的地質宮斑斕獨具,孔雀翎般的碧瓦與漆紅廊柱流光溢翠,熠熠發亮。那是回望遠古時代的生命之光,又分明是此刻我們心中蓬勃的理想之光!

本文刊於2024年2月24日《吉林日報·東北風》週刊。